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穿成恶毒小姑子怎么办(NP) > 第196章

第196章

学堂吧?” “哪怕退一万步来说,这上百个村落都只建设一个免费学堂,那一个学堂至少要有四五十个先生执教,一县之地一个免费学堂,四五十个指教先生,我大明共有一千一百余个县,那就意味着至少也要五六万名负责执教的先生,这还只是一县百里之地只建设一个学堂的数据,要是按照一个村镇建设一个,那这数量还得翻上百倍!” “咱们且不说这些先生从哪里找,就说这些先生的月俸谁来出?这些执教先生水平肯定低了,最少都得是个秀才吧?现如今朝廷又正在推行摊丁入亩的新政,废除读书人的功名,让他们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些秀才举人本就因此对朝廷感到不满,他们又岂会在此刻响应朝廷号召,去执教那什么免费学堂?” “再者俸禄给执教先生开低了,自然就没人愿意前去执教吃这份苦受这份罪,而俸禄开得开了那对朝廷而言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百万名执教先生每月的俸禄,都快要赶上大明官僚的数量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字!” “陛下啊,请您三思啊!” 夏元吉一口气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然后就垂首低眉,等着皇帝陛下斥责。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未等来斥责,反倒是等来了赞赏,来自于皇帝陛下的赞赏。 “不愧是执掌户部这么多年的老尚书啊,转眼间就理清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朱高煦笑呵呵地开口道:“但你担心的地方,朕其实都有考量,方才也已经与解爱卿商议过了。” “你且先听听我们商议出来的章程,然后再考虑此事是否可为。” “其一,三法司进驻地方肃清地方官场之后,七部将会是第二步进驻地方州府的机构,尤其是学部,将会于各大府县开设分支机构,由行省教育分部到州府教育局,再到地方县教育处,专司学堂、书院、科考等一切教育事业。” 听到这话,夏元吉脸色一沉。 皇帝陛下这是要疯狂扩大朝廷规模啊! 但是这样一来,就免不了会出现冗官冗员的局面。 但夏元吉也明白现在不是进言劝谏的时候,所以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其二,不管是维持学堂正常运转,还是先生俸禄,免费学堂一应开支都交由地方州府自行负责,中央朝廷只会拨出前期筹建学堂与招收先生的费用,后面一切都会交给地方州府自行负责,从税收中截留出一部分,用以这项开支,你要知道摊丁入亩政策推行之后,地方税收会是之前的百倍不止,哪怕是同时承担地方官员的俸禄和地方学堂的开支,也完全绰绰有余了!” “而且以后地方学堂的建设情况与地方学子的进学情况,将会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内容,由不得他们不加以重视尽力支持学堂书院发展,所以这一点你大可以放心。” 听完这第二点,夏元吉一颗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如果说户部只负责前期费用的话,那此事倒还可以接受,只要这些免费学堂由地方州府自行负责维持运转,那朝廷前期投入一些钱财自然是可以接受的事情,毕竟这可是惠及天下学子的仁政之举啊! “其三,至于你方才所说的执教先生问题,那就更加好办了!” “诚然,朝廷现在是在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引得那些士绅读书人不满,但若是朝廷出台规定,凡学堂先生可以不用当差不用纳粮呢?夏爱卿觉得那些士绅读书人还愿不愿意去做这教书先生?” 此话一出,夏元吉惊得身子一颤,满脸骇然之色。 学堂先生不用当差不必纳粮! 那岂不是意味着,他们就变成了跟朝廷命官一样,成了仅存拥有功名之人? 摊丁入亩这项新政,一是清查了士绅名下的田地,二是剥夺了他们的功名特权! 但是,朝廷命官并未被剥夺这项特权,毕竟你总不能让朝臣去服苦役吧? 可是现在,皇帝陛下却增加了一类人,那就是学堂里面的先生! 这突如其来的神之一手,简直就是妙到了极点啊! 不但可以分化那些士绅读书人,让部分士绅读书人抓住机会守住自己的功名,更会让教书先生这个职业瞬间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不再是先前那般无人问津的可怜地步。 换句话说,只要朝廷这政策一出,那些个士绅读书人哪里还坐得住啊,只怕会为了这执教先生的名额抢破了脑袋! 这一招,真绝啊! 夏元吉心服口服地叹了口气。 “陛下英明,臣明白了!” “嗯,爱卿当尽力协助学部筹备此事。” 朱高煦意气风发地开口道:“办免费教育,这是兴国之策,如此才能真正为大明养士为朝廷取士!” 第847章 杨荣的手段!朝鲜国内斗开始! 科考一事,暂且告一段落。 鉴于眼下的形势,还确实不太好进行改革。 好在陈济提醒得及时,不然朱高煦还真会酿成大错。 但还不等他休息片刻,聂兴就匆匆赶了过来。 “陛下,辽东急报,朝鲜国似乎有异动!” 朝鲜国? 杨荣! 朱高煦立马接过急报一看,随即脸色就变得古怪了起来。 这封急报确实出自杨荣之手,不过并非是求援的,而是前来报喜的。 杨荣已经成功挑起了朝鲜内斗,前任王世子李褆在杨荣这位大明天师的鼎力支持之下,已经重新复起拉拢了一大批朝臣,正打着天朝旗号与朝鲜国王李裪明争暗斗。 而杨荣此刻上书,就是请求朝廷予以配合支持,陈兵于两国边境之处,威胁逼迫朝鲜国王李裪禅位给李褆。 不得不承认,杨荣不愧是历史上的三杨贤相之一,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此行驾临朝鲜之后,直接就开始了问罪。 问罪缘由也很简单,李褆乃是永乐六年他入大明朝贡时,永乐皇帝陛下亲自册封的朝鲜王世子,并且永乐皇帝还作御制诗一篇赐给李禔,并对他说:“朕犹尔父也!” 换句话说,李禔这个朝鲜王世子,乃是大明宗主国亲自册封的,以维护大明一直推崇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但是,这李禔不堪大用,为人狂惑淫戏,好驰马,不喜儒生,不事学问,喜欢狎妓享乐,沉湎于酒色之中,因此不似人君。 这小子离谱到什么地步? 朝鲜太宗李芳远曾讲武于平康,他不仅托故不去,还不在汉城大门迎驾,反而率亲信前往衿川、富平等处驰骋放鹰,游舟为乐,三天后才回来。 还有一次李芳远宴请大明天使,命他侍宴,而他正在狎妓,称病不出,咸吉道节制使曾进贡俊鹰,他在半路抢走,并用其他老鹰代替,又经常越墙出宫玩乐,在街上弹奏琵琶,或与亲信“小人”具宗秀、李五方等通宵喝酒。 李芳远大怒之下杀了具宗秀、李五方等佞臣,李褆也一度悔过,誓告宗庙,但不久又故态复萌,企图纳美女於里,事情被发觉后还顶撞太宗。 此外这小子还纳过凤池莲、小莺、楚宫妆等多名妓女在宫中享乐,其中楚宫妆还是朝鲜第二任君主李芳果,也就是这小子亲伯父临幸过的妓女。 看着杨荣的密报,朱高煦都有些瞠目结舌。 一旁聂兴也坏笑道:“陛下,这李褆可真不是个东西啊!” “他越荒淫无道,这对大明而言越好,是一个合适的傀儡君主!” 朱高煦轻笑了一声,丝毫不以为意。 李褆确实不是人君,但这关他这位大明皇帝屁事儿啊! 他要的就是李褆荒淫无度,要的就是朝鲜国王昏庸无能,不然大明怎么好找到理由与借口介入朝鲜,再将其直接吞并下来? 这李褆荒淫无道,而那李祹却是好学不倦,品学兼优,因此朝鲜太宗李芳远对他非常满意。 于是乎这么一对比之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在经过柳廷显等大臣上疏,在太宗与众臣商量过后,于永乐十六年六月废黜李禔的世子之位,降封为让宁大君;改立忠宁大君李祹为王世子,即现在的朝鲜国王,赫赫有名的朝鲜世宗。 这位朝鲜世宗可是个难得的明君啊,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用贤才,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文治武功上均有颇多建树,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贡献就是创制了朝鲜民族文字——训民正音。 李裪作为一位开创太平盛世的圣君,在现在就被誉为“海东尧舜”,更因创制训民正音而受到后世朝鲜半岛尤其是棒子国的极高推崇,堪称朝鲜半岛上面极其罕见的圣君明主了。 只是可惜,他越是贤明,大明王朝就越是容不下他! 现如今大明王朝周边各国都已经竞相归顺内附,不愿归附的也被一众藩王打得怀疑人生,破国灭族无一幸存,唯独就只剩下了这么一个朝鲜国。 其国王李裪也没有一点眼力见儿,你识趣一点自己主动归附,朱高煦还会大力褒奖于他,至少可以赏赐给他一个世袭罔替的大明侯爵,保证他老李家这王室一脉世代荣华富贵! 但是人家不乐意啊,就跟没看见一样,继续做着他的朝鲜国王,继续在朝鲜励精图治。 既然如此,那朱高煦只好自己去取了。 杨荣抓的理由很是巧妙。 李芳远错就错在,他改立王世子,并未上报给宗主国大明王朝,而那李褆恰恰又是大明永乐皇帝亲自册封的朝鲜王世子,于是乎一个不尊上国的帽子就这么扣到了朝鲜头上。 而恰恰因为那李祹太过贤明,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所以罢免了不少贪官污吏与心术不正之人,这些人背后又或多或少地站着一些家族,当那李褆重新复起并且得到大明宗主国的鼎力支持后,这些家族就立马弃暗投明,选择全力支持那李褆上位! 表面上来看,这或许很难以理解。 毕竟那李褆是个不折不扣的无道昏君,他若上位朝鲜国只怕会迎来一场灾难。 但是,即便那李褆上位,真正受苦受难的,也不过只是朝鲜百姓罢了,那些个朝臣官员,反倒是可以窃取大权身居高位,继续做他们的权贵老爷! 他们这一套,其实都是华夏王朝玩剩下的罢了。 朱高煦叹了口气,果断下令道。 “传令给刘荣和王狗儿,调集大军陈兵边关,策应杨荣行事!” “若最后事不可为,这朝鲜国王始终冥顽不灵,让杨荣直接带兵破国,朕没有那么多闲工夫跟他废话!” 聂兴闻言神情一肃,当即领命离去。 朱高煦则是陷入了沉思。 朝鲜半岛,这是位于东亚地区的半岛,和大明以及沙俄相连,和现在的宁国隔海相望。 对于想控制吞并东亚,乃至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比如宁国)而言,只有控制了朝鲜半岛,这个国家才能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以军事手段威胁大明,乃至亚洲的其他国家。 而对于东亚地区长期处于中心位置的大明而言,只有将朝鲜半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大明才能保持在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绝对政治影响力,以及大明在亚洲朝贡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所以,朝鲜半岛必须拿下,哪怕动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第848章 朝鲜国王易主! 朝鲜国,汉城! 正殿里面,国王李裪满脸愁容。 他没有想到,自己励精图治,却引来了大明的忌惮! 没错,就是忌惮! 大明天使突然降临,问罪整个朝鲜! 并且原本安分了十多年的让宁大君李褆也突然蹦跶了起来,纠结一众世家大族,对他这位朝鲜国王发难! 从这一切都不难看出,那位大明皇帝,分明就是对朝鲜动了心思啊! 一想到这儿,李裪就满心苦涩,神情落寞到了极点。 一旁他的左膀右臂,左议政黄喜与右议政孟思诚见状,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黄喜和孟思诚是主持朝政大局的士大夫,也是士大夫的领袖,类似于中原王朝的宰相。 他们辅佐国王李裪励精图治多年,终使得朝鲜天下大治,迈入了巅峰鼎盛时期,本可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偏偏在这个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大明天使杨荣降临朝鲜国,一言不合地就问罪当场,甚至还暗中扶持让宁大君李褆纠集党羽祸乱朝纲,让原本形势大好的朝鲜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偏偏,他们还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这杨荣抓的借口很是巧妙! 当年太宗擅自废除了王世子李褆,改立今上为王世子,此事确实没有上报大明宗主国,只是在永乐十七年,朝鲜才上奏请求大明宗主国册封李裪为朝鲜国王。 换句话说,李裪这个朝鲜国王,其实也是永乐皇帝亲自册封的,按理而言并没有任何问题。 可问题就在于,当年废李立李裪,此事并没有上报。 而偏偏这李褆当年又是大明永乐皇帝亲自册封的朝鲜王世子,并且说出了那句“朕犹尔父也!” 这就给了杨荣发难的机会! 你朝鲜国乃是大明的藩属国,改立王世子这等重要的事情,为何不向大明宗主国上报? 更何况这李褆还是永乐皇帝陛下亲自册封的朝鲜王世子,你单方面说废了就给废了,事后也没有什么解释,直接在几年后就上奏请求册立李裪为朝鲜国王,是不是不把大明宗主国放在眼里? 而且大明乃是礼仪之邦,一向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度,那李褆才是李芳远的嫡长子,就算他再昏庸无道再荒淫无度,这朝鲜国王的位置也该是他李褆的,而不是李裪的! 正所谓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 你朝鲜单方面破坏宗主国的嫡长制度,册立了一个你认为贤明的王世子,这不是对大明宗主国的不敬吗? 总而言之,杨荣真心想要搞朝鲜国,理由和借口都太多了。 一想到这儿,黄喜和孟思诚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王,事到如今,我们当如何是好啊?” “那大明天使杨荣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大王于三日内退位让贤,将王位还给太宗嫡长子李褆,不然他就会兴师问罪了啊!” 黄喜忧心忡忡地开了口。 而一旁孟思诚也叹了口气。 “大王,据前线消息,大明辽东总兵官刘荣已经率军北上,直奔我朝鲜而来,据称有三十万之众!” “如若我们……反抗的话,只怕朝鲜会有灭国之危啊!” 刘荣! 三十万大军! 听到这个噩耗,李裪顿时脸色惨白如纸。 他再也难以忍受心中的悲愤,满腔悲凉地哭喊道:“为什么?为什么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本王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为了朝鲜夙兴夜寐,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朝鲜也在本王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迈入了巅峰鼎盛之际,为什么大明就是容不下本王啊?!” “李裪!”杨荣面无表情地走了进来,“这个问题,还是让老夫来回答你吧!” 一见到杨荣,李裪满脸怒容,但紧接着他好似想到了什么,难以置信地看向了黄喜和孟思诚。 这是他这位朝鲜大王的宫殿! 他并未召见杨荣这位大明天使,那杨荣是怎么进来的? “你们……”李裪难以置信地看着黄喜和孟思诚,二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朝鲜大王的质问眼神。 “为什么?” “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本王视你们为肱骨臂膀,何时亏待过你们二人?” 面对李裪的追问,黄喜和孟思诚都起身跪倒在了地上,满脸苦涩神情。 “大王,臣这是为了您好啊!” “若您继续负隅顽抗下去,那只会给朝鲜引来战火,而您这位朝鲜大王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会化作泡影啊大王!” 孟思诚也哭诉道:“大王,老臣不愿见到大王因此而丧命,更不愿见到我朝鲜子民陷入战火之苦啊!” 听见两个心腹的话语,李裪如遭雷击,随即满是鄙夷地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 “真是讽刺,真是可笑啊!” “我李裪一生励精图治,没想到竟会有一天也会落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你们这些乱臣贼子难道就没有想过吗?那李褆坐上了王位,朝鲜子民会是什么下场?” “放心!”杨荣适时开了口,“他只是个傀儡罢了,不会祸害你朝鲜子民的,他也没有这个资格。” “李裪,念在你这些年的功绩,我大明武德皇帝陛下承诺,会敕封你为我大明朝鲜侯,世袭罔替,入大明帝都生活。” “而这李褆上位之后,他也会被圈禁起来,朝鲜政务会交给黄喜、孟思诚等人管理,你提拔的那批贤才干吏我大明也不会做出任何改动,如此进行平稳的权力交接。” 听到这话,李裪满心悲凉。 他终于明白,为何黄喜和孟思诚会背叛自己了。 说是“背叛”,其实并不恰当。 因为他们并未背叛朝鲜,也没有背叛子民,只是背叛了他李裪一人。 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他李裪沦为了弃子! “为什么?”李裪双目无神,发出了最后一声质问。 这一次,他问的是杨荣。 杨荣闻言叹了口气。 “说实话,你李裪确实当得起圣君之名。” “但是问题也就在这儿了,大明不会容许朝鲜出现一位圣君,因为大明吞并朝鲜势在必行!” “其实如果你李裪的话,就应该早早地举国内附,那老夫也不用亲自来走这一遭了,你也不看看大明周边现在还有其他国家吗?一众藩属国也全都成了我大明的宗藩藩属国,其国主必须是我大明宗室成员,现在你明白了吗?” “你们……真是狼子野心!”李裪怒骂道。 杨荣闻言轻笑了一声,道:“狼子野心也好,壮志雄心也罢,反正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李褆不似人君,这对大明而言是一件好事,他上位后会经常干出一些天怒人怨的荒唐事情,让朝鲜子民对你们李氏感到失望,然后我大明会派遣一位宗王过来,多行义举救济百姓,最后他将在李褆的禅位之下,坐上朝鲜国王的位置,这就是最终的计划。” “而李氏也不会灭绝,会由你这位朝鲜侯带领着,进入我大明帝都生活,世代荣华富贵。” “哦对了,李裪你还有一个重要的差事,那就是作为太子侍读,陪伴我大明当朝太子殿下进学修德。” 杨荣笑眯眯地开口道,完全一副吃定了李裪的模样。 李裪闻言勃然大怒,恶狠狠地低吼道:“若本王不答应呢?” “那也好办!”杨荣无所谓地摊开双手,“辽东总兵官刘荣会在两国边境制造摩擦,然后以朝鲜不尊大明宗主国为由,悍然率三十万大军杀入朝鲜境内,攻城拔寨踏平朝鲜,直至最后杀入这汉城,将你朝鲜李氏杀光诛尽鸡犬不留,最后陛下再派遣一位大明宗王过来,多行义举救济百姓,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是过程有些区别罢了。” “所以啊,朝鲜大王李裪,你是选择前一种温和的方案,还是选择后面这种血腥的方案呢?” 李裪呆呆地看着杨荣,又看了看跪在地上以头触地的黄喜和孟思诚,沉默良久之后,泪流满面地站起了身。 只见他一步一步走上前去,然后将自己的王冠取了下来,郑重地交给了杨荣。 “朝鲜国王李裪,谨遵大明天使之命。” “惟望天使大人守信,勿伤我朝鲜子民!” 话音一落,李裪就眼前一黑,彻底昏死了过去,摔倒在了地上。 黄喜和孟思诚急忙上前,将他给抱在了怀里。 “大王?” “大王啊!” 两位贤臣痛哭不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内疚。 杨荣最是看不得这种感动场面,所以他捧着王冠就走出了大殿。 而大殿外面,朝鲜太宗嫡长子、让宁大君李褆正在焦急不安地等候。 当他看见杨荣手中的朝鲜王冠时,顿时就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地冲上了前来。 “天使大人,这……成了吗?” “李裪那畜生当真愿意禅位?” 畜生? 你才是个畜生! 杨荣神色不善地看着这厮,嘴角泛起了一抹冷笑。 “对啊,李裪答应了,从今夜开始,你李褆就是朝鲜国王了啊!” 此话一出,李褆激动得手舞足蹈,满脸狂喜之色! 当年他被李芳远强行废除了世子大位,还被迫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在百姓子民面前宣扬自己是敬佩这李裪的才学,所以才将世子大位白白让给了他! 天知道那段时间,李褆是怎么熬过来的,这简直就是杀人又诛心。 每每一想到这儿,李褆就对父亲李芳远和弟弟李裪恨之入骨! 现在,他终于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朝鲜国王的位置,原本就该是属于他李褆的! 李褆满心欢喜地一把抢过了朝鲜王冠,随即就小心翼翼地将王冠戴在了头上。 正当他准备彰显一下朝鲜国王的威严时,身旁却传来了一道清冷的声音。 “来人,打断李褆的双腿!” 杨荣笑眯眯地开口道。 此话一出,李褆大惊失色。 但不等他有所动作,杨荣麾下的禁军甲士就冲了过来,将他强行按倒在了地上。 而一众朝鲜大臣将士全都只当做没有看见,甚至还觉得很是解气! 片刻之后,一道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夜幕。 李褆双腿被禁军甲士硬生生地打断,而他刚刚才戴上的朝鲜王冠,就摔在了距离他不远的地上。 可是现在,他只能一边哀嚎着,一边艰难地爬过去,试图用手够到王冠。 杨荣见状俯下身子拾起朝鲜王冠,擦拭掉了上面的尘土。 “李褆,记住这个教训。” “我大明给你的东西,你才能要!” 第849章 震惊!太子太师李裪! 眨眼时间,一年过去。 大明王朝也日益繁荣昌盛。 前朝鲜国王、现大明朝鲜侯,此刻正跪倒在地上,叩拜大明武德皇帝。 朱高煦看着眼前这位“海东尧舜”,心情也很是不错。 至少朝鲜国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了。 其实倘若这朝鲜国王不是贤明的李裪,而是那纨绔的李褆,大明哪里还需要这么麻烦,直接就可以像踏平安南那般,命辽东总兵官刘荣率军攻城拔寨、破山伐庙就行了。 但问题在于,朝鲜国王偏偏就是这个李裪啊! 朝鲜在李裪的治理之下,可谓是四海升平,天下大治。 他李裪本人也因此深得朝鲜民心,盛赞他为圣君明主。 这个时候,大明要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直接率军攻打,那只会使得朝鲜上下同仇敌忾,视大明王师为侵略者。 哪怕最后大明强行打下了朝鲜,也因此会遗留很多大问题,如安南那般不得人心,反叛不绝! 所以,直接打是不合适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朱高煦派遣他杨荣前去谋划朝鲜,就是这么个原因。 好像杨荣也没有让他失望,前前后后用时不过一年多,就成功将朝鲜变成了大明实际掌控的附属国。 接下来的事情,那自然就简单多了。 派遣驻军,开发朝鲜,救济百姓,带动朝鲜子民一起发展,建设直道驿路,促进两国友好和睦地共同发展…… 等到朝鲜子民与大明子民逐渐融合之后,那剩下的事情,就是挑选一位贤明的宗室成员,前去就任朝鲜王一职了。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所以必须要掌控在大明王朝手中! 除了老朱家自己人外,朱高煦对谁都信不过! 退一万步来说,哪怕最后老朱家自己爆发了内乱,不管谁输谁赢,至少这江山的主人还是华夏子民,不会是那些个外邦蛮夷,更不会是那些西方列强! 就算打了个稀巴烂,这碗粥也必须烂在锅里面! 朱高煦打量李裪的同时,李裪也有些违礼地打量着武德皇帝。 他很是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气吞山河的雄主英主,才会如此鲸吞蚕食,逐渐吞并了大明周边的所有藩属小国,连朝鲜都不愿意放过! 其实直到现在,李裪神情都还有些恍惚。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面,大明这个宗主国,自开国皇帝朱元璋起,那都是比较好说话的,讲究一个礼仪,讲究一个脸面。 即便两国因为一些小事爆发了摩擦,大明宗主国也最多不过派遣天使过来申饬一番,然后让天使吃好喝好,事情就都结束了。 反正自己打理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互不干涉,互不打扰。 结果到了武德皇帝这里,一切全都变了。 什么“礼仪之邦”,什么“天朝上国”,什么“仁义道德”……这些在大明武德皇帝面前,就全跟放屁一样! 他视大明太祖高皇帝列出的不征之国于无物,先后鲸吞蚕食了大明周边所有的藩属国! 甚至为了吞并朝鲜,这位武德皇帝还派出了杨荣这个该死的阴谋家,暗中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朝鲜国的行动,最终逼迫他李裪这位正统国王禅位给李褆那个畜生,又在当夜打断李褆双脚,让李褆沦为一个被囚禁在宫廷之中的废人! 朝鲜大权自此全部落入了杨荣或者说大明手中,无人胆敢反抗!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眼前这位野心勃勃的大明武德皇帝! “李裪,听得懂汉话不?” “陛下明鉴,臣听得懂!” 李裪身子一颤,下意识地垂下了头回答道。 “嗯,听得懂就好。”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也不要这么沮丧,不过是失去了一个小国国主之位罢了,却换来了我大明的世袭侯爵,真要说起来的话,其实你一点都不亏啊!” 听到这话,李裪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大明王朝的世袭侯爵,与朝鲜国王之位,二者似乎还真没有可比性。 毕竟如今的大明王朝,实在是太大了,如若算上所有宗藩属国与大明海疆的话,那是一个何等恐怖的庞然大物? 但是,朝鲜毕竟是他李裪的家乡故国啊! “陛下,臣……” “行了你不用说了。”朱高煦摆了摆手,“朕是看在你李裪的面子上,才没有下令直接出兵攻打朝鲜,否则早在数年前刘荣就会领兵杀入汉城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李裪,你这位朝鲜国王在位期间,表现极其优异,所以朕准备交给你一个差事,那就是就任太子少师一职,给朕的太子授业解惑!”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别说李裪本人了,一旁站立的杨荣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子少师,虽然多为虚衔无实职,但它却是无可争议的太子之师啊! 哪怕是一个虚假的名头,那至少也有一个名头存在。 等到太子即位称帝之后,太子少师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帝师了! 这是天下文臣缙绅都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啊! 杨荣嫉妒了,嫉妒得面目全非! 李裪本人也是大吃一惊,直接愣在了原地。 朝鲜国一切政治文化体系,几乎全都是借鉴华夏王朝的,甚至发展出了朝鲜本土的儒家文化,不过还是以李唐文化为主。 是以李裪自然也明白,这太子少师的含金量。 太子太师,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在元朝以后称三公,之前或又称“东宫三师”,作为太子的导师。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是三公的副手,但也是太子名义上的老师。 那可是足以成为帝师的至高荣誉啊! 皇帝陛下就这么赏赐给了他? 李裪震惊了,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怎么?” “不满意?” “那就太子太师吧!” 此话一出,杨荣顿时坐不住了。 这特么地日后李裪要是报复起来,他肯定遭不住啊! 但李裪却抢先一步开了口,道:“陛下恕罪,臣寸功未立……” “谁说你寸功未立了?”朱高煦温声笑道:“朝鲜子民也是我大明子民,你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民生,造福天下黎民百姓,这就是大功一件嘛!” “朕希望你来到大明之后,基于百姓考量着想,将一身才学见解全都教授给太子,毕竟太子乃是大明储君,日后的大明天子,不管是朝鲜子民也好,还是大明百姓也罢,以后可都要仰仗这个太子执政啊!” “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吗?” 话听到这儿,李裪也是感慨万千,心中那丝不快也终于散去。 他泪流满面地高喊道:“蒙陛下不弃,臣定当誓死以报之!” “很好!”朱高煦大笑着开口,随即踹了面瘫太子朱瞻壑一脚。 “混账东西,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把你老师扶起来!” 朱瞻壑嘟囔了几句,但还是立马上前,恭恭敬敬地将李裪扶了起来。 “先生在上,请受瞻壑一拜!” 第850章 杨荣心慌慌! 李裪略显慌张, 朱瞻壑温声安抚了几句。 然后师徒二人行礼离去,准备做一番详谈。 等他们二人走后,杨荣就坐不住了,急不可耐地开口道:“陛下,这李裪怎可为太子太师啊!” “他本是朝鲜外夷,骤然间来了大明,寸功未立却身居高位,只怕会引起朝野非议啊陛下!” 朱高煦笑呵呵地看着杨荣,这老小子炸毛,还真是不多见啊! “行了行了,你那点小心思,朕难道还不知道?” “你这老家伙放心吧,李裪乃是有德之人,不会在事后报复的!” 没错,杨荣就是害怕被李裪报复,基于李裪太子太师的崇高身份。 这等到日后太子朱瞻壑即位称帝了,那李裪可就是真正的帝师了啊,不用多想就知道他肯定会进入朝廷中枢,执掌大权。 万一到了那个时候,李裪存了报复的心思,那他杨荣该怎么应对? 就算不死也会被扒层皮! “你真以为人家就那么小气?” “他李裪可不是什么蠢货,否则也会成为朝鲜子民人人爱戴的圣君明主了!” 朱高煦轻笑道:“你忘了,李裪麾下不是有个叫黄喜的心腹大臣嘛!” “这黄喜本来是废世子李褆的人,在李芳远一朝官至判汉城府事,因为反对废黜李褆而被罢官,随后流放南原。” “李裪得知其有才,于是亲政之后,就将黄喜从南原召还,拜他为议政府参赞,委以重任,由此可见李裪用人之专,其气度远非常人可比。” 话听到这儿,杨荣顿时安心了不少。 但是,此事终究是一个祸患。 “再有李裪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要忘了,他是朝鲜的大王,他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朝鲜子民能够安居乐业,所以这恰恰就成了李裪的命脉。” “杨荣啊,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听到这话,杨荣苦涩地笑了笑。 “陛下教训的是,臣明白了。” “嗯,此次你立下了大功,想要什么封赏?” 朱高煦直接果断地开了口,对于有功之臣,他从来不会吝啬赏赐。 杨荣闻言陷入了沉思。 这一

相关推荐: 将军在上   开局成了二姐夫   我的风骚情人   弟弟宠物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交流_御书屋   篮坛大亨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