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穿成恶毒小姑子怎么办(NP) > 第47章

第47章

是疯了啊!我早说过他上次受伤,脑子绝对出问题了,您还不相信……” “闭嘴,朕看你脑子才有问题!”朱棣怒了,直接开喷。 赵王爷话还没讲完,突然被骂了一句,立马就老实了。 “老二不是在信中说得很清楚,倭国有一座超级大银矿,数万万两白银!南洋还有一年三熟的稻谷,只要打下来,我大明就多出了一个超级大粮仓!” “打了倭国有银子,打了南洋有粮食,为什么不打?” 朱高燧:“!!!” 银子! 粮食! 嘶……大有可为啊! “打是可以打,但是爹儿子担心那些朝臣不会同意……” “放心吧,老二把杨士奇黄淮赶去了南洋,还会带走一大批朝臣,你忘了老二捣鼓的那劳什子新学?” 朱棣笑了,充满了欣慰。 老二这些手段,真是越来越像自己了啊! 或者说,这叫做帝王心术! 朱高燧蒙了,“爹,那您让我回去干嘛?老二不是干得好好的吗?” “唔……这是老二的意思,他会重点关注倭国,南洋那边必须交给你负责,毕竟这是我老朱家的基业,交到自己人手里才放心!” 朱高燧:“???” 南洋? 交给我负责? 那老子以后岂不是南洋王? 一想到这儿,朱高燧立马来了精神。 “那爹咱可就这么说定了,儿子这就去收拾收拾回应天……” 话音未落,赵王爷陡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脚步一顿,脸色大变。 “等会儿,南洋?” “南派三叔?” “老二你大爷的!” 啪的一声脆响,朱棣抬手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子。 “混账东西,你骂谁呢?那也是你大爷!” 朱高燧:“!!!” 第193章 朱老四:老二呐,你再努把力! 突然挨了一巴掌,老三委屈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刚刚正在气头上,他哪里还记得,老二的大爷也是自己的大爷…… 老三心里苦,但是老三不说。 朱棣淡淡地瞥向他,再次叮嘱道:“你这次回应天,一切听从老二的安排,不要多生事端,听明白了吗?” 看着眼前这个最小的儿子,朱棣眼中藏着一丝溺爱。 朱高燧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才挨了一个大逼斗,现在哪里还敢吭声。 “爹这次御驾亲征,原本是想着趁我自己还能打的时候,肃清整个漠北草原,好让大明边境变得安稳下来,给大明百姓带来几年安生日子。” “这回打服了瓦剌,朝廷再执行老二的牧羊计划,我大明可能再无北虏之患,爹也可以享享清福,跟儿孙颐养天年了。” 话到此处,朱棣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自嘲道:“只是爹万万没有想到,我朱棣竟然还有一个野心如此之大的儿子!” “征倭国打南洋,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他是有并吞八荒之心啊!” 听到这话,朱高燧也是忍不住热血沸腾,破天荒地对自己那位二哥生出了敬佩之心。 “老三啊,爹已经老了,唯一能替老二做的,就是打服草原上这些狼崽子,让大明短时间内没有北虏之患,至于其他战场,就要交给他自己,交给你这个兄弟了,你明白爹的意思吗?” 此话一出,朱高燧脸色大变,抬头看向自己亲爹,脸上夹杂着难以抑制的惶恐与兴奋。 他方才是说,替老二做! 那岂不是意味着,父皇当真动了易储之心,老二要上位了? “儿子明白了,爹你就放心吧,南洋儿子肯定打下来!” “好。”朱棣闻言欣慰地笑了笑,“那你去准备吧,即刻赶回应天。” “还有,南洋那地方,比交趾还远,你这一去,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照顾好自己。” 朱高燧眼眶微红,老实地点了点头,正准备转身离去,却突然记起了一件事情。 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了三个锦囊,看得朱棣一愣一愣的。 “爹啊,这儿有三个锦囊……” “老三你啥意思?有毛病吧你?” 朱棣怒了,直接骂道。 你留锦囊是什么意思? 你赵王爷这是在教朕做事吗? 朱高燧一愣,没好气地回答道:“这不是我的,这是老二给我的,说北伐大军遇到难题,可以依次打开……” 话音未落,锦囊就被朱棣抢了去。 “行了,滚吧。” 朱高燧:“???” 你大爷! 你过分了吧? 区别对待? 如此双标? 满腹憋屈的赵王爷只能走出大帐,收拾东西回应天了。 朱棣孤身坐在中军大帐里,看着手里老二的三个锦囊,脑海中思绪万千。 开疆雄主,终于有动作了! 征倭国打南洋,一出手便是惊人的大动作! 高皇帝十五个不征之国的祖训,在他眼中就跟纸糊的一样! 连自己都感到头疼的那群朝臣,被他打压的打压,贬斥的贬斥,甚至至今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他暗地里在搞新学! 这个老二,帝王心术用得炉火纯青,已经不亚于自己这个大明天子了。 毕竟,他是开疆雄主啊! 一想到这儿,朱棣忍不住露出了略显奸诈的笑容。 无论是开疆雄主,还是太平天子,对大明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至少开疆拓土这事儿,可是发生在永乐年间,怎么算也是他朱棣的文治武功! “老二啊老二,你再努把力,说不定爹真能成为千古一帝!”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大帐外突然传来了骠骑将军薛禄的喝声:“皇上,大事不好了皇上,那些王八犊子干起来了!” 朱棣听到声音,倒也没有着急,慢悠悠地将锦囊放入怀中,这才走出了大帐。 “说吧,又是哪两个混账喝多了酒在干架?” 现在只是备战时间,所以一些将士心中松懈,加上军中乏味枯燥,就喜欢饮酒作乐,特别是某些精力无处发泄的军中大将。 等到大军出塞,就会执行严格的战时军令,这种现象自然不会出现。 朱棣可以说自幼长于行伍,当年还跟随徐天德常遇春一同北伐过,加上四年的靖难之役,对军营里面发生的蝇营狗苟可谓是门儿清,这种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 一群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闲的没事就可劲逮着酒喝,喝了酒后嘴上更是没个把门的,什么粗鄙说什么。 上一秒还勾肩搭背的哥俩好,下一秒就是一记酒坛子,这不打架都对不起他们那发泄不完的精力。 所以对这种事情,朱棣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到人醒酒后再发配去喂马站岗,象征性地处罚一下。 然而薛禄却是神情古怪,支支吾吾了半天,这才开口道:“皇上,那些王八犊子都干起来了,安远侯柳升、宁阳侯陈懋、武安侯郑亨、江阴侯吴高……他们此刻正在军营门口大打出手!” “几乎所有领军大将,为了争抢那批刚刚抵达的物资,脑浆子都快打出来了!” 朱棣:“???” 啥? 所有领军大将? 全都在军营门口打起来了? 这他娘的还有王法吗? 这他娘的还有军律吗? 他们当老子这个皇帝是死的吗? 以往这些混账喝了酒打架,也会留下分寸,加之各自都有亲卫在场,自然出不了什么大事。 但是现在,所有领军大将光天化日之下,在军营门口当众斗殴,这不是让三军将士看笑话吗? 他朱棣御驾亲征瓦剌,结果自己手底下的骄兵悍将先窝里斗起来了,这让他这个皇帝的脸往哪儿放? “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朱棣也不着急去斗殴现场了,反倒是询问事情起因。 打吧,打死一个算一个,省得老子心烦! 薛禄神情变得有些古怪,硬着头皮解释道:“皇上,这事儿吧他也巧,安远侯柳升与宁阳侯陈懋饮酒作乐,完事儿去撒尿,恰好撞见了刚从应天运来的物资进营地。” “二人本就喝了酒,估计是想从这批物资里偷摸取点美酒,督粮官哪里敢拦他们,只能任由二人翻找,结果美酒没找到,他们却翻出了精盐!” “一车一车的精盐,晶莹剔透,雪白无暇,跟宫里的贡品一样……” “二人眼睛瞬间就红了,纷纷抢着要这精盐,很快惊动了其他几位喝酒的领军大将,结果最后就造成了领军大将在军营门口互殴……” 听到这儿,朱棣忍不住心头一动。 晶莹剔透,雪白无暇,跟宫里的贡品一样…… 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老二搞出来的新盐,马上就要推入民间了。 但是这新盐怎会如此上等,跟宫里的贡盐一样? 想着,朱棣淡淡下令道:“薛禄,随朕过去看看,朕倒要看看他们想做什么!” 听到这话,薛禄心中一惊,为那几位领军大将暗自默哀。 收拾他们几个骄兵悍将,皇上一个人就够了。 第194章 新盐入军!三军将士尽欢颜! “打起来了!” “什么?这回是谁跟谁?” “都打起来了,那些将军一个没落,正在互殴呢!” “……” 北伐大将在军营门口互殴,一个不落地全都参与其中。 这等惊天动地的大场面,瞬间吸引了所有将士的注意,一个个地跑去看热闹。 毕竟,爱看热闹,这是国人的天性,不分男女老幼。 一位周姓大文豪曾经说过:“国人都爱看热闹,看热闹的时候一个个都像鸭子一样,伸长了脖子来看。” 当朱棣来到现场时,差点没被直接气疯掉。 只见冰天雪地里面,柳升陈懋等七八个军中大将,褪去了铠甲脱掉了上衣,正光着膀子互殴。 你给我一拳,我给他一脚,他还你一肘……打得不可开交。 就在军营前不远处,督粮官正蹲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好戏。 这可是大场面,大制作啊! 柳升一拳打在了陈懋眼睛上,痛得后者怪叫连连。 “柳瞎子,你他娘的来真的?老子扒了你的皮!” “陈大头,这精盐是老子的,就算是皇上他来了,也会优先分配给我神机营……” 话音未落,江阴侯吴高在旁怒骂道:“放你娘的狗屁,你那神机营就是个三板斧,三轮齐射过后就是些废物,真正打仗杀敌,还得看老子的三千营……” “狗屁!这批精盐我五军营要了,不然老子揍死你们!” 一位位军中大将怒喝出声,争抢这批精盐的归属,还不忘时不时给其他人来一下黑的。 旁边则聚满了三军将士,他们非但不上前劝架,还他娘的唯恐天下不乱,给自家将军呐喊助威。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去劝架,而是不敢劝架。 这他娘的都是靖难杀出来的大将巨头,一个个都是侯爷伯爷,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 他们上前劝架不成,说不定还会挨一顿毒打。 朱棣在一旁看在眼里,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就他娘的为了些食盐,你们这些家伙至于吗? “薛六,全都给朕记下来,还有那些起哄的,一个都别放跑喽。” 听到这话,薛禄心中咯噔一跳,他意识到皇上好像动真怒了。 “皇上,这些家伙都是喝醉了撒酒疯,所以才会口不择言,满嘴喷粪。” “再者说来,那可是盐啊,还是精盐,这诱惑力太大了……” 听到这话,朱棣一愣,有些不解。 薛禄叹气道:“皇上可能不知,就算在这军营里,您用的盐与将士们用的盐,那也是不一样的。” “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激烈厮杀,需要补充大量的盐分,才能维持住体力,否则士兵们就会颓丧无力,哪还能作战?”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不过他心中还有着不少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新盐,才会让这些悍将不惜大打出手? “走吧,再让这些混账东西打下去,朕的脸都被他们给丢光了!” 薛禄见状陡然高喝:“陛下驾到!” 啥? 皇上来了? 刹那间,所有将士全都跪倒在地。 柳升陈懋等人愣了一下,只见满脸铁青的皇帝陛下正走了过来,当即酒醒了大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完了! 完犊子了啊! 朱棣也不说话,围着几人走了一圈,又上下打量了几眼。 “好啊,真是好得很啊!不愧是我大明的公侯贵戚,一个个就是嚣张跋扈啊,堵在军营门口打架,真给朕长脸啊!” 听到皇上这话,柳升几人吓得死死低下了头,根本不敢吭声。 他们清楚皇上这已经暴怒了,否则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上一批被大明皇帝怒斥嚣张跋扈的开国功臣勋贵,现在坟头上都已经长满草了! 朱棣冷眼看着这些骄兵悍将,冷喝道:“都给朕跪好喽,跪直喽!” 柳升等人立马照做,根本不敢违背。 朱棣看着他们这副怂样,心中的气已经消散了大半,上前一脚将柳升踹了个狗吃屎,头都栽倒在雪堆里去了。 “谢皇上赐脚!” 柳升这一声大喝,惹得朱棣哭笑不得。 他也没有厚此薄彼,每个人都用力地踹了一脚,这才总算是消了气。 “行了,天寒地冻的,都滚起来吧!” “不过别以为这事情就结束了,有一个算一个,轮流去喂马,什么时候开始打仗,什么时候结束!” “要是再让朕知道,你们几个混账东西酗酒作乱,别怪朕不讲情面!” 听到这话,柳升等人身子一颤,如小鸡啄米一样疯狂点头,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他们今儿堵在军营门口互殴,不但丢光了自己的脸,还丢尽了皇上的脸! 皇上没有一怒之下宰了他们或是废了他们,已经算是很仁慈了。 正当这个时候,薛禄提着一小袋新盐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督粮官。 “打开吧,朕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盐,让这些狗东西激动成这个样子。” 薛禄打开布袋,露出了晶莹剔透的新盐。 即便是朱棣见了,也感到大为震惊。 这新盐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如同雪花一般,光是这个卖相,就足以与宫廷里的贡盐比肩了。 想着,朱棣伸出食指沾了一些新盐,小心翼翼地放入了口中,下一刻整个人眼睛瞪得滚圆。 这盐……味道怎会如此纯正? 即便是宫里的贡盐,都多多少少地带了那么点涩味苦味! 越好的盐,味道自然是也越纯正,那些贡盐之所以贵,就是因为贡盐当中含有杂质非常少,味道相对其他盐而言很是纯正,所以才会力压群雄成为贡盐! 可是现在,眼前这包新盐,它的味道还要更纯正,没有一丝的其它味道,盐味十足,关键是这个颜色非常的好,晶莹雪白,犹如细沙一般。 这样的极品盐,朱棣都是第一次见到。 而且最令他激动的是,老二曾经可是说过,朝廷已经掌控了完整的新盐制取工艺,并且马上就要将这极品新盐推入民间! 这也就意味着,日后大明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上这样极品的食盐! 这何尝不是一项傲人的政绩? 千古一帝,文治武功! 有着老二帮忙,朱棣相信,自己并非没有可能! “皇上,这盐给我神机营吧,有了这盐,我神机营的兄弟能瞄得更准……” “皇上您别听柳瞎子吹牛,这盐要是给了我三千营,末将保证让皇上看到我三千营风驰电掣般的战斗速度……” “别啊皇上,我五军营将士只要吃了这盐,到时候兄弟们砍起鞑子来,那是一个比一个有力气……” 此时,某位小年轻也忍不住加入了战场:“皇上,我幼军……” 朱棣眼瞅着这些悍将又开始了争吵,顿时烦不胜烦,怒喝道:“都闭嘴!” 可怜的太孙殿下刚刚开口,话还没说完呢,就被喷了一脸口水。 “不就是一点新盐吗?争什么?抢什么?这么点够谁吃的……” 督粮官却在此刻弱弱地举起了手,朱棣见状眉头一挑,喝道:“说!” “皇上,新盐要多少有多少,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汉王殿下说了,优先供给北伐大军,所以……” 朱棣:“???” 一众大将:“???” 第195章 震惊!万民拜谢汉王爷! 应天,帝都。 春节过后,朱高煦便始终闭门不出。 他答应过兵器大家胡元澄,会送他一些科学典籍,助其见到真正的世界。 然而话是这么说,可真等朱高煦着手开始编纂教材时,却又是犯了难。 这他娘的,就是是写一本基础科学普及教材,那也是令人摸不着头脑啊! 万般无奈之下,汉王爷经过深思熟虑后,准备按照后世教材,将科学细分成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科,先普及一些基本常识再说。 等到后面什么时候有空了,再与胡元澄“坐而论道”,顺手将他培养成科学家。 汉王爷虽然闭门不出,但整个朝野上下还流传着关于他的传闻。 如那推入民间的雪白新盐,就在帝都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南市。 这是帝都人流量最大,最繁华的集市。 此刻一间官设盐铺前面,聚拢了不计其数的百姓,显得异常喧闹嘈杂。 户部主事周忱一身便衣,身后跟着王文显、汪福光等几名盐商巨头,正向人群中挤去。 毕竟今日乃是新盐上市,推入民间的重要日子。 所有户部官员在户部尚书夏元吉的强硬要求下,全都结束了休沐奔走于帝都各大盐铺盐店,确认百姓子民是否能够接受这新盐。 要知道朝廷盐法经过汉王殿下改革之后,盐税已然成了朝廷收入的重中之重,绝对不容许出现任何闪失。 就连户部尚书夏元吉都带着盐商亲巡盐铺,更别提周忱这些户部官员了。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却是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丈,正满脸惶恐地看着手中那袋新盐。 “店家,老汉只是想买些平日里的那种盐,不是要这种精盐啊。” “这盐这么好,老汉哪里吃得起啊,店家您是不是拿错了……” 盐铺伙计早就得到了命令,今日是新盐上市的重要日子,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所以面对这位老丈的质疑,他也没有丝毫不耐烦的神色,而是耐心地开始解释。 “老丈,没错,就是这盐。” “你们可能不知道,汉王府研制出了精盐制取工艺,并且为了造福天下百姓,将这制取工艺无偿献给了朝廷。” “现在我大明天下间所有盐场都只生产这种精盐,以前那些粗盐劣质盐也全都被提炼成了这种新盐!” “所以乡亲父老们,你们以后吃的,都是这晶莹剔透的新盐,不会再有粗盐劣质盐了!”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围观百姓们议论纷纷,简直不敢相信还有这等天大的好事! 朝廷得了汉王府的精盐制取工艺,将粗盐劣质盐全都提炼成了眼前这种新盐! 那岂不是意味着他们日后,不用再吃那又苦又涩的粗盐了? 那名老丈愣在了原地,好半天才消化了这个惊人的消息。 然而他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是更加惶恐不安,甚至将那袋新盐颤颤巍巍地还给了盐铺伙计。 “店家,这新盐看着晶莹剔透,跟雪花一样白,老丈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好盐。” 伙计愣了,下意识地追问道:“对啊老丈,这盐可比以前宫里贵人吃的盐还要好,您为什么又不买了?” “买?”那老丈苦涩地笑了笑,满脸褶皱的苍老面容上,尽是惶恐不安。 “这样的好盐,哪里是我们这些穷人老百姓吃得起的,只怕这一斤盐都要好几两银子……” 听到这话,原本嘈杂的人群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对啊,这盐这么好,怎么可能便宜得了? 以前一斤盐价格差不多一百二十文一斤,最便宜的时候一百文一斤。 可是那盐又苦又涩,卖相与这新盐相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么一算起来,这新盐的价格,只怕贵得离谱啊! 想着,围观百姓就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反倒是感到了惶恐不安。 方才这伙计已经说了,朝廷勒令各大盐场全力生产这新盐,原来的粗盐劣质盐都被提炼成了这新盐,那也就是说以后整个大明都只会有这新盐! 可是这新盐,他们这些穷人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起啊! 这……这该怎么办? 周忱见状叹了口气,正欲开口解释,盐铺伙计却抢先了一步,朗声高声道:“乡亲父老们,你们都误会了,这新盐不但没有涨价,反而更加便宜,只有六十文一斤!”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六十文一斤? 这怎么可能? 这新盐这么好,怎么价格反而降下来了? “这是朝廷的恩德,也是汉王府的恩德,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吃得上盐,吃得起好盐,汉王殿下献出新盐制取工艺时,特意将价格定在了六十文一斤!” “这是官方盐价,整个大明都一样,如果有人敢卖高价,父老乡亲们可以去报官,一斤新盐只要六十文,天下各地都会张贴皇榜!” 六十文一斤,这是盐商售价。 其实朱高煦真正的定价,只有五十文一斤,但那是官方售价。 也就是说,盐商从盐场拿盐是五十文一斤,卖出去六十文一斤。 虽然这一斤盐转卖出去,盐商只赚了十文钱,但是胜在基数大,盐商一年卖出去的新盐何止一斤? 只怕是千千万万斤! 而且以往他们这些盐商拿盐引买盐再到指定区域卖盐,这一套流程走下来,他们光是喂饱那些贪官污吏,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反倒是现在,一斤盐赚十文钱,这是看得见算得清的金山银山! 店铺伙计再次抛出的这个重磅消息,彻底打消了老百姓心中的疑虑! 那老丈立马掏出了六十文递给伙计,后者又将那袋新盐递给了他。 “老丈,一斤新盐,收您六十文,请拿好!” 那老丈看着怀里的新盐,忍不住伸手嘬了一口,下一秒眼里流出了两行清泪。 “这盐……真……好啊!” 话音一落,老丈竟然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痛哭道:“老汉感谢朝廷的大恩大德,感谢汉王殿下的大恩大德……” 周忱等人见状,都有些动容,眼眶不自觉地红了起来。 老百姓只是想吃上盐,有错吗? 没错。 错的是那些鱼肉百姓的人! 周忱急忙上前,将老丈扶了起来,高声道:“诸位乡亲父老,本官乃是户部主事周忱,刚才这位小兄弟说的都是真的!” “我大明日后只有新盐,而且定价六十文一斤,全国各地都一样!” “日后我大明子民,人人都吃得上盐,人人都吃得起新盐,这是朝廷给你们的承诺!” 话音一落,全场寂静,鸦雀无声。 王文显见状心思一动,当即一甩衣袖跪倒在地,朗声高喝道:“皇上万岁!汉王千岁!” 围观百姓见了,这才从感动中回过神来,自发地跪倒在地,接连高呼了起来。 “皇上万岁!汉王千岁!” “皇上万岁!汉王千岁!” “皇上万岁!汉王千岁!” 第196章 朱高煦:老夏头,注意心态啊! 相似的一幕,出现在帝都很多盐铺盐店。 尤其是第一声高喝出现后,那声音久久不衰,响彻了整个帝都! 周忱没有停留一处,带着王文显与汪福光等人,又抓紧时间悄然巡视了另外几家。 事实证明,新盐销售成绩很是不错。 毕竟质量摆在那里,那纯正味道暂且不提,光是晶莹雪白的卖相,就足以甩之前那些粗盐劣质盐好几条街了。 不过一路走来,“皇上万岁!汉王千岁”的声音始终未听,周忱听了忍不住眉头一皱。 他扭头看向王文显,意味深长地笑问道:“王文显,这是你的手笔吧?” 上次品鉴会,王文显成了应天府新盐代理人,又参与了盐商后续规则制定,所以周忱对此人颇为重视。 而且这王文显的表现,也确实没让他失望。 确认自己成为应天府盐商代理人后,他第一时间同户部接洽,接手了应天府内官方设定的盐铺盐店。 这之后,王文显作为盐商巨头的经商智慧就体现了出来,他先是亲到距离帝都最近的盐场,核查新盐质量,随即确认盐场交货日期。 而后王文显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帝都,召集所有盐铺盐店的伙计,亲自给他们培训上课,灌输以礼待人的思想。 直到今日,新盐正式上市,王文显前期所做的铺垫与努力,也取得了喜人的回报。 这响彻整个帝都的欢呼高喝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只是周忱此刻很是担心,这欢呼高喝声,落到太子爷与朝臣耳中,对汉王殿下而言,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面对周忱的质问,王文显并未显得慌乱,而是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周大人猜的不错,这的确是小人自作主张。” 让盐铺伙计介绍新盐的时候,着重提及汉王殿下的贡献,这的确是他王文显故意为之。 听到这个答案,周忱都有些惊讶,再次问道:“为什么?你可知你的自作主张,很有可能给汉王殿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皇上万岁! 万民高呼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值得载入史册! 但是,紧跟后面的,却是“汉王千岁”! 汉王千岁! 万民高呼这句话,原本也没有问题,然而大明朝现在,可是有着两位储君! 太子爷,朱高炽! 太孙,朱瞻基! 太孙随皇上北伐去了,但是太子爷,此刻可是还在帝都啊! 不用怀疑,此刻太子殿下,乃至在京的满朝文武,只怕都听到了这声高喝! 如此一来,你让他们怎么想? 汉王朱高煦,这是在笼络人心,这是在夺取民意!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王文显的自作主张,很有可能会把自家王爷架在火上烤! 然而,王文显依旧没有慌乱,而是不卑不亢地低声道:“周大人,我等能有今日,全是汉王殿下的恩德!”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将来荣登大宝之人,是如今的太子殿下,那我等盐商前途如何,还尚未可知……” 听见这话,周忱面色狂变,低声呵斥道:“闭嘴!这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 王文显顺从地没有多言,但他这番话,却是在周忱心间掀起了滔天巨浪! 然而一旁的汪福光却突然笑了笑,开口道:“周大人,老王这话说的,没有毛病。” “对啊周大人,有些事情,我们这些卑贱商贾,心里也清楚。” “周大人,王爷的恩德,我们从未忘却。” 一名接一名的盐商开口,旗帜鲜明地支持汉王朱高煦。 周忱满脸骇然地看着他们,只觉得自己心肝儿都在发颤。 为什么? 这些盐商……为什么? 难道说汉王殿下从改革盐法开始,就是存着这样的心思? 一时间,周忱心乱如麻。 王文显、汪福光等盐商却是面无表情,聆听着那经久不衰的欢呼高喝声,甚至还很欣慰。 其实他们早就看明白了,自己这些卑贱商贾,只有紧紧跟着汉王朱高煦,才会有肉吃。 太子朱高炽,与他身后的文官集团,最看不起的人,就是他们这些卑贱商贾! 一旦皇上宾天新君即位,太子朱高炽即位称帝,在那些文官朝臣的怂恿之下,谁能保证他不会改革新盐法? 毕竟,自己这些盐商,现在可以说是与文官朝臣抢肉吃! 以前的开中法,朝廷与盐商吃的是残羹冷炙,真正的大头全都进了这些文官朝臣手中。 现在的新盐法,变成了朝廷吃肉,盐商啃骨头,文官朝臣连汤都喝不上一口!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他们这些盐商一个个都是人精,这些个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 今儿个王文显给他们开了一个好头,汪福光等人也知道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做了。 恰在此时,户部尚书夏元吉正好走了过来,只是脸色不太好看。 他一见到周忱,立马上前低喝道:“周忱,这是你的手笔?” 周忱闻言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有心解释清楚,奈何老夏头根本不听他废话。 “你随老夫去汉王府一趟,其余人都滚吧!” 王文显等盐商当场懵逼,却又不敢发怒,只能陪笑着行完礼,这才匆匆离去。 汉王府。 朱高煦正埋头苦干,致力于编纂科学教材。 门外突然传来了朱八的声音,“王爷,户部尚书夏大人与主事周大人来了。” 听到这话,朱高煦手中动作一顿,有些惊讶。 现在不是休沐日吗? 夏元吉与周忱来做什么? 难道是新盐上市出了什么问题?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坐不住了,立马让朱八将人请到了大堂。 “我说老夏头,什么风把你吹来了?难道是新盐上市出现问题了?” 汉王爷一见到夏元吉,立马出言问道。 谁料老夏头先是抿了一口茶水,不阴不阳地嘲讽道:“汉王殿下真是好手段啊,连老夫都骗过去了。” “老夫本以为汉王殿下当真一心为国,一心造福百姓,所以才改革盐法研制新盐,谁曾料想汉王殿下原来是包藏祸心,早就算计好了一切……” 朱高煦:“???” 啥? 你说啥? 我他娘的干啥了? 老子怎么就包藏祸心了? 汉王爷满脸懵逼,随即看向神情古怪的周忱,怒道:“你丫干啥了?” 周忱闻言挤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指了指外面,“王爷您静下来听听。” 朱高煦一愣,扯着耳朵一听,下一刻脸色变得很是精彩。 “皇上万岁?汉王千岁?这也没错啊……” “没错?汉王爷,你置太子爷于何地?你眼里还有没有上下尊卑……” 眼瞅着老夏头越说越激动,险些又嘎过去了,朱高煦急忙上前扶住了他。 “老夏头,心态,注意你的心态啊……” “你狼子野心……” “心态,心态!” “你昭然若揭……” “多大点事儿,心态最重要……” “你不当人子……” “你要是嘎了,那国库里的银子可都是我汉王府的了……” “你……放屁!” 第197章 本王的命令就是王命! 得,一提及银子,老夏头可就不困了。 你跟他讲家国大义,他能用儒家圣言喷死你。 但你要是跟他讲国库里的银子,他可是立马就老实了,唯恐汉王爷真个对国库动手。 朱高煦见状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他哪里知道周忱这王八蛋干了什么。 “行了老夏头,别说那些废话了,本王问你钱庄建设得如何?何时可以开业?” 大明钱庄计划,乃是足以影响大明国运的重大国策,与新盐法地位相差无几。 建设了这么久的大明钱庄,现在应该也建成了吧? 谈及正事,夏元吉立马答道:“按照汉王殿下的吩咐,朝廷先于帝都、扬州、”开封三大繁荣之地试点,加之皇家制造局二局提供的水泥,如今钱庄已经建设完毕,完全可以正式开业

相关推荐: 交流_御书屋   乡村桃运小神医   白日烟波   镇妖博物馆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顾氏女前传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猛兽博物馆   虎王的花奴(H)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