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经济情况的报告。一份关于苏联军事化工生产的报告讲述了这门工业正在向东部转移的情况。俄国西北部地区一九三七年的军事化学用品产量占全国这类产品产量的百分之二十四点六六,一九四二年则只占百分之十四点七三,而西西伯利亚同时期的百分比从零增加到百分之四点二五。一九四三年,公共经济部利用法本化学公司实验室对缴获的九十枚俄国炮弹所作的分析,断定德国的入侵对苏联炸药工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公共经济部报告,战前制造的炮弹里装的多半是梯恩梯,而一九四一年和以后制造的炮弹里面,威力弱得多的硝酸铵的成份比例却越来越高。公共经济部认为,这是因为俄国三分之二的炼焦厂在一九四一年夏季落到了德国人手里的缘故。 公共经济部的其他报告对战争产生了更直接、更恶劣的影响。托马斯所管的部门要求它提供有关敌国工厂的照片和地图。公共经济部这方面的资料并不多,因而不得不影印技术报刊上的图片。有一次,公共经济部应军方的请求,配合着航空照片和法本化学公司一位熟悉英国克利夫顿镁厂情况的雇员捉供的看法,详细解释了这家工厂的各种建筑物的用途。这是在为空袭作准备。 以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的观点来看,法本化学公司绕过它直接同托马斯所管的部门联系,给它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谍报局有它自己的经济谍报机构,如果没有这些机构,它就称不上是组织机构齐全的收集情报的机关。这些机构中最活跃的一个,或许正是同法本化学公司打交道的那一个。 原因在于阿尔布雷希特・福克少校。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二零年,他曾经是一位很活跃的炮兵军官,在工业部门发迹后,担任一个货车制造厂的经理。后来在谍报局预备役军人夏季训练期间,他的朋友、谍报局经济情报处处长思斯特・布洛赫少校看中了他在实业界的经历,说服他重新服役。大约自从一九三六年以来,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科隆站没有经济情报小组,这个小组是谍报局前哨站设立的第一批经济情报小组当中的一个。其所以在这个地方,设立这个小组,或许是因为在莱茵河下游几英里的勒弗库森,有法本化学公司生产阿斯匹林的大型制药厂拜尔制药厂。可是这个小组没有什么作为,一半因为这个小组只有一个军官。一九三八年下半年,福克成了这个小组的第二个军官,他立即开始扩建这个小组。 福克个子虽小,脑子却很灵,他在莱茵和鲁尔地区穿来穿去,同法本化学公司和其他企业进行接触,摸取情报。虽然他有时同拜尔制药厂驻国外的代表直接接触,但通常他只同勒弗库森厂的经理、副经理和药厂营业主任(所有这些人都是法本化学公司的董事)打交道。福克的助手是一个年青人,鲁莽固执,引起了营业主任的不满。他从法本化学公司的一位比他年轻的负责人那里收集真实文件。这些文件包括拜尔制药厂的来往信件和该厂驻国外营业代表的报告摘要。 福克同拜尔之间的关系,就好象是他们上面的马克斯・伊尔格内尔同布洛赫之间的关系。布洛赫是犹太混血儿,德国人说他有“血统缺陷”,他现在成了光荣的雅利安人,弥补了这一缺陷。 尽管如此,法本化学公司一贯激烈反对泄露情报,一九三九年,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召集法本化学公司各厂中代表它的利益的经理和董事们在法兰克福开会。会议的目的之一是要加强提供情报的工作。但是,福克后来说,“除了在法本化学公司美餐一顿之外”,会议“没有取得多大结果”。后来的两年中,事情越来越糟糕,他不得不把一些董事(他们是德国最有权势的工业家)召到他的办公室,教训他们要以民族利益为重。可是不管用。有一天,他对法本化学公司的人发表讲话,给他们打气,说公司的情报对改善谍报局的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后来,一位董事走到他跟前,不但没有表示要提供比较多的材料,反而问法本化学公司能不能不订谍报局的报告!伊尔格内尔本人也在耍两面手法。 “我不理解,”有一次他对福克说。 “你肯定收到了我的旅行推销报告,” 当福克否认之后,伊尔格内尔把一个部下叫来,臭骂了一通。这个部下难受得象一条可怜虫。这个部下和福克一块离开房间的时候,便对谍报局的这位军官说:“你看到了他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完全知道你没有收到这些报告。” 法本化学公司利用各种借口不向外提供情报。一九四四年春,当谍报局正准备把自己的一摊工作移交给党卫队保安处的时候,谍报局的一位军官来到这家公司索取资料。 “听说你们在为党卫队工作,”法本化学公司的经理对柏林说。 “可是军队里有一个人到我们这儿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福克说这就是“典型的法本化学公司的手法”。他觉得所有的大型企业对战争的贡献远远不如一个普通人,法本化学公司尤其不如。他认为这个卡特尔只是在保护它自己的经济利益,不过原因比这还要复杂。这个大型企业又一次把它自己的利益置于任何别人或任何别的东西,包括自己的国家的利益之上。 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谍报局也向其他企业搜集情报。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日,谍报局德累斯顿站的古斯塔夫・博德少校向座落在耶拿、离捷克边境不远的大型光学仪器公司卡尔・蔡斯公司的经理奥古斯特・科特豪斯写了一封信。博德首先在信中有礼貌地对科特豪斯表示感谢,因为“您愿意在我从事经济调查的工作中支持我”,然后接连向他提出了七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斯科达公司的哪一家工厂生产曲轴?这家工厂的最新计划是什么?该厂建筑物有哪些确切特征。其他问题问的是关于布拉格的一个企业生产的电子监听设备及其图纸的情况。四个星期以后,科特豪斯寄来了答复。另外两个谍报站的军官也同蔡斯公司进行接触,索取情报,蔡斯公司给予合作,提供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俄国、法国和美国的光学以及精密仪器工业的材料。一九三七年夏天。蔡斯公司的经理们参观了华沙最大的精密仪器和光学设备工厂。他们获悉,这家工厂在一个半岛上为保卫格但斯克而修建的一座堡垒上安装了炮火射击控制系统。他们寄来了――份报告。 谍报局还接触了规模最大、但名声最臭的一个德国企业:军火制造商弗里德・克虏伯股份公司。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二日,谍报局海军少校赫尔曼・门策尔在埃森同克虏伯的一位代表进行了磋商。 吖飞策尔要求克虏伯从它们在国外的代理人,以及通过其他渠道收到的关于外国军备的情报(但不包括报纸上已经发表的消息)转给谍报局,”克虏伯的这位代表说。 “至于我们这方面,我们将提供情报。”在他们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门策尔对这位商人的明显不安安慰了一番。他保证不把克虏伯为谍报局收集的任何情报转交给克虏伯的竞争者。 有一个竞争者已经在为谍报局工作,而且为它提供了比较多的情报。这个竞争者就是制造枪炮的大型公司莱茵博尔西格冶金公司。为什么在这家公司身上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呢?因为谍报局吸收了它的一位前雇员。 纳粹党的情报机关也同样谋求大型工业企业给予合作。 瓦尔特・舍伦贝格在一九四一年六月担任德国保安总局六司(对外情报司)司长之前很久,就考虑过搜集经济情报的必要性。在三十年代初期,他处理过经济问题,后来在鲁尔地区执行党卫队保安处反间谍任务时,同一些企业打过交道。 他在担任德国保安总局六司司长之后,立即拜访了德国经济部长、有些女子气的瓦尔特・冯克。据说冯克比较喜欢二十八岁的舍伦贝格,让他在自己的部里建立一个联络处,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六司打进一些重要企业。这当儿,舍伦贝格在六司内部建立了经济情报机构:六司经济情报处。 后来他几乎同德国的所有重要企业进行了接触,向其中许多企业派遣军官作为六司经济情报处的联络官。譬如,在德累斯顿银行,六司经济情报处就同纳粹党员卡尔・拉舍博土打交道。舍伦贝格的人同德国无线电器材公司、标准电气公司,汉堡航运公司和其他同外国有联系的公司,以及象德国工业集团这样的工业协会进行交淡,他们把获得的情报送到六司经济情报处,在那里经过分析整理,然后提供给象军备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这样的顾客。 独立的研究机构和政府研究机构也为德国情报活动作出了贡献。几乎所有这些机构都是早在战前为了研究经济问题而成立的。例如,市场分析研究所在一九二五年就开始经济研究工作,那时它还是德国统计部的一个工作小组。到战争爆发时
相关推荐: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薄情怀(1v1)
痛之花(H)
火影之最强白眼
碧荷衍生文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