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气。 好好一个能臣,偏偏要去出海。海上其实那样容易来去的?风里来雨里去立下的功劳,还不如这群在殿内阿谀奉承之辈擢升的快,陛下真是最近越发独断专行了。 李隆基可不知道他的紫微令正在心里吐槽他,今天他是真的高兴。 去年岭南曾经送来奏报,说广府八月天现异象,入夜后亮如白昼,百姓尽皆惊慌不安。 消息传到长安城,也是引发朝中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 天降异象,那民间说什么的就都有了,虽然有官府严加控制,但也堵不住悠悠万民的嘴巴。 李隆基那时候刚提拔了武惠妃不久,马上就遇到广府异象的事儿,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别扭。 难不成真像那些朝臣私底下议论的,武氏崛起会导致李唐龙气衰败? 吓得武惠妃当天晚上就跪在紫宸宫前请罪,还怀着身孕的小娘子泪水涟涟,在秋夜的风中颤抖着给他磕头。 李隆基原本心里有点芥蒂,但一看她这模样马上消散了不少。 他觉得自己功比高宗,但武惠妃肯定做不成则天大圣皇后。就这样一个娇儿哪里能有他皇祖母的手段?她如今心心念念不过是养个孩子,一个惠妃就让她诚惶诚恐了。 乱政……当他李隆基是死的吗?! 封妃的事儿虽然被李隆基一力压制,但广府夜昼一事,李隆基却一直压在心底。 到今天,他仿佛终于找到了答案——八月薛三到了靺鞨黑水部,发动全部族收集并炮制出黄花蒿。黄花蒿乃是克制疟疾的良药,能够拯救万民生死,所以上天降下祥瑞。 广府的异象并不是什么武氏乱政的示警,而是老天爷对大唐的赐福,与他龙气衰败没一丁点干系! 对,就是赐福!岭南夜如白昼,象征天光已开,疟病退散! 逻辑自洽后李老三感觉浑身轻松,对他那出海远行的薛招抚使越发上心。 薛三虽然有时候干讨人嫌的事儿,但关键时刻这小子是真能靠得住,这朝中上下哪怕只有一个有一说一的实在人,那肯定就是薛三没错了! 他说这黄花蒿能治疟疾,那就应能治,但凡他拿出手的东西都耐得住校验。 “赏!当赏!” 李隆基大手一挥。 “薛三升正七品上招抚使,赏金百两,文书及赏钱待他回朝后一并颁发。” “高仙芝升正九品下仁勇副尉,赏银500两。” “海里古赏银100两。” “着太医署并兵部核验青蒿素的药效,若是果真如薛卿所奏,命各地府衙收集黄花蒿,由太医署炮制后输送南征大军,克制瘴疟!” 召令一下,太医署和兵部先动了起来,一遍按照748给出的药方制药,一边开始着手试验倪属利稽带来的黄花蒿药粉。 开元年间治疗疟疾的方子有很多,最主流的还是使用常山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张仲景的治疟药方蜀漆散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但常山有个缺点,就是很容易导致呕吐,喝下去的药汁经常被患者呕吐出来,导致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 大唐征南军目前面临的就是这样的窘境。 南地山林密布,气候湿热,林中多有瘴气毒虫,大军进山不久后便有兵丁感染了疟疾。 军队这种人群聚集性的地方,疫病的威力尤其明显。几乎每天都有人倒下,随行的郎中虽然脚不沾地地给病人救治,但本就出现水土不服症状的军兵遭遇常山的副作用,那几乎都是吃半口吐一口,完全看不到好转。 人越倒越多,领兵的军将头大如斗,每天都在骂郎中。 郎中也很冤枉,方子都是经过验证的,截疟效果肯定有,只要病人能吃下肚子肯定会有改善, 但人吃不下他有什么办法?已经想方设法在克制常山的发吐问题了,但张仲景孙思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一个普通随军郎中能干啥?骂他也没用啊! 疟疾大爆发严重影响了征南军的战力,许多兵丁根本没有力气举刀,上了战场手脚酸软不说,跑都跑不动。于是南诏诸部趁此机会联合伏杀,唐军仓皇逃窜,大营里到处都是被砍杀的尸体,血流成河。 南诏占领姚州。 青蒿素就是这时候被送来的。 “什么?朝廷送来的新药?” 军将一脸狐疑。 “可是用了常山?都说多少次了,常山不入口,抵挡不了瘴疟!” 随军的郎中倒是比他有耐心,他看押运粮草的军吏体貌如常,便问他是不是吃了这新药才入免于瘴毒之苦。 “之前也是染了疟疾的,但吃了药之后养了两日便好了,也没有呕吐。” 那军吏实话实说。 “听说这药是从北地来的,由薛招抚使在靺鞨黑水部发现,太医署的医正医监都验过了,是得用的。” 军将不大相信太医署的结论,毕竟之前治疟疾的方子也是太医署给的,效果也就那样。 但他听说军吏是吃了药治好的,马上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心里半信半疑。 当该用还是要用的,毕竟除了这药也没别的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本地土人随便屠杀朝廷官员吧!? 姚州已失,若是昆州再保不住,那他这颗项上人头可以直接留在南诏了!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随军郎中给军中疟患用上了青蒿粉。 原本以为怎么也要几日才能起效,谁知刚过了一天,之前那些还上吐下泻打摆子的军兵,精神竟然一下子好了许多,体温也逐渐趋于正常。 这么有效? 随军郎中精神大振,开始在军中大肆发放药粉。 别说,这个做法还真的很有效,因为疟原虫的发作是有潜伏期的,通常在10日左右,所以即便没有症状也不代表没感染,用上了药粉一样有效。 征南军的战力逐渐开始恢复,至当年夏天,南疆最酷热难耐的暑期,征南军头一次没有因为疟疾大爆发而出现批量减员,逐渐适应本地水土的军兵连战连捷,成功收复姚州、巂州两地。 消息传进长安城,朝野上下俱皆欢欣鼓舞,为李隆基大吹法螺。 恰逢宫中武惠妃诞下一女,玉雪可爱,李隆基甚是喜欢,封为咸宜公主,实封一千户,大大超过大唐公主通用的五百封。 朝中有大臣反对,李隆基便拿南征大捷说事儿,说咸宜一降生南疆便传来捷报,给大唐带来了好运气,理应多封。 朝臣们这个气啊!南疆大捷不是全靠大唐军将浴血拼杀,跟个小娃娃有什么关系?! 非要说运气,那也应该是外出寻药的薛招抚使有运气,在苦寒之地都能找到治疗南疟的良药,这才真是给大唐带来好运气的人。 怎么没见你给人家升个官呢?! 对了,薛招抚使呢? 薛招抚使…… 薛招抚使正在吟诗。 “太平洋啊,走哪儿是水。” “二驴子啊,一共四条腿。” “高芝芝啊,不是海里古他妹!” 高仙芝从里舱探出头,抗议道。 “为什么不说‘海里古不是我妹’!?” “因为我不是女的!” 海里古得意地挺了挺胸脯。 “大人,这就是你说的太平洋吗?!” 高壮的汉子站在小帆船的桅杆下,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天相继。 “这海可真大啊!咱们走了三天还没走到头。” 他这样说大壮就淡定一笑。 这是他们从虾夷岛出发的第三天,视野之内已然看不到任何土地,举目四望尽是蔚蓝。 三天算什么,他统爹说这可是天底下水最多的地方,距离下一个可以上岸的土地至少还有一个多月的船程呢。 太平洋,本大壮,来了! 第207章 海上仙山 平心而论, 三人组在海上的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 他们出海的时候正值初夏,北太平洋上的海风温润徐缓,鼓着小帆船的帆一路向东,平稳的行驶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 三人组从虾夷岛出发的时候, 黑水靺鞨的族人把小帆船塞的满满当当, 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米粮、风干肉食,以及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风干菜。 一个冬天748都在黑水收集各种菜种, 小帆船上的种植箱还能正常使用, 它准备挑选适合的蔬果拿去船舱里种。 漫长的航海中维生素的补充是个重要问题。在千年以后才会开启的大航海时代, 西方的海员因为缺乏维生素的饮食习惯而死于坏血症。不过小帆船就没这个困扰了——即便没有船上种植箱的奖励,黑水部送的那些干菜腌菜也能够支撑还一阵子,更别说大壮出海之前还买了好几筐茶叶。 高仙芝不明白, 问大壮为啥要在黑水部买茶叶,毕竟这苦寒之地根本也不产茶, 茶都是经渤海郡的商人贩运过来的,又贵又不好。 “嘿嘿, 高芝芝你这就不懂了, 这是送给别人的伴手礼。” “伴手礼?” 高仙芝真不懂,心说咱不是去航海的吗?海上能送给谁?难不成是给海妖精的买路钱?! 大壮笑而不语, 他也没法解释到了新大陆可能会遇到本地土著的事儿。 不过他私底下跟他统爹确认过,这个时间米洲大陆的确是有人的,而且人还不少, 最南边甚至还有个大帝国,叫玛雅的,也有巨大的城池和宫殿。 不过他们这次去不一定会到玛雅国, 748只准备简单探索一下米洲北部的大陆,那边更多的是一些散布的小部族, 从他们手中购买一些本地作物的种子。
相关推荐:
他来过我的世界
将军男后(修改版)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蛇行天下(H)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永乐町69号(H)
炼爱(np 骨科)
妙拐圣僧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