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公之所以有此一问,就是怕这场“鬼火”引发的意外,坏了水月庵的规矩,以至于不能将司清嘉送到此地清修。 天知道,这个女儿有多晦气。 万一她真是灾星,万一当年道士批命有误,她并非什么皇后命,而是天煞孤星,刑克六亲,又该如何是好? 秦国公秉性凉薄贪婪,他好不容易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庶子,爬到今日一品国公的位置,就算在朝堂上未受重用,手中也有些权柄。 要是被清嘉这丫头妨害了,日后怕会懊恼得捶胸顿足。 如此,还不如将清嘉扔进庵堂,对她,对自己,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档口,老夫人和赵氏一齐看向秦国公,都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变了脸色。 明明日前赵氏提出要将清嘉送至此地清修,秦国公百般不愿,夫妻俩闹得颇僵,甚至还得老夫人发话,才让他应允下来。 即便如此,秦国公依旧想方设法,还找到了二老爷司长辉,将清宁一并带到了水月庵。 他打的什么算盘,老夫人岂会不知? 无非是觉得,高门贵女入了庵堂清修会影响闺誉,但若是假借研习佛法之名,小住一段时日,还有府上其他姑娘一并作陪,便能最大限度的压下此事,不至于让旁人疑心清嘉的品性。 当时老夫人还以为秦国公虽自私自利,但对自己血脉相连的女儿,仍保有几分慈父心肠。 怎料在他眼里,女儿的安危,根本比不过所谓的晦气、所谓的灾星之名。 明净师太都说了,清嘉身上燃烧的不是“鬼火”,他又何至于痴愚至此? 简直荒唐! 老夫人懒得理会秦国公,强忍怒意,道:“师太,火供仪式虽未完成,清嘉应当也能以香客的身份入到庵堂中,处理伤口吧?” 明净师太点头。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信众缺医少药。 兵荒马乱了好一阵子,丫鬟婆子才将司清嘉送进水月庵,找了间最近的禅房安置。 女子躺在榻上,望着深青色的帐幔,哀哀流泪,被疼痛和恐惧折磨得几欲发狂。 更让她感到绝望的,是父亲方才的态度—— 他厌弃了自己。 他认定了“鬼火”缠身的自己是灾星,否则岂会在火供仪式过程中被逼出“晦气”? 从小到大,司清嘉一直享尽秦国公的宠爱,是他最看重的掌珠。 能获得此等青睐,并非因为她是赵氏所出的嫡女,而是因为有道士批命,说她命格贵不可言,将来能登上后位。 再加上,她幼年取血救母,纯孝之名传遍了偌大的京城。 年岁渐长后,既出落得秾丽娇艳,又得了大儒教导,美貌与才名被人交口称赞。 秦国公越发笃定,老道士的批命没有错,他的嫡长女贵不可言,将来定有大造化。 这种想法日复一日在秦国公脑海中翻涌,同时,也滋长了他的野心。 让他误以为只要司清嘉嫁入皇室,将来登顶后位,他便能获得权柄,一步步走到大齐的权力中心。 而非像现在这边,虽贵却无权。 在秦国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司清嘉也觉得自己前途远大,未来可期,心安理得享受着父亲的疼惜与溺爱。 但今时不同往日,秦国公笃信命理之说,失去了“皇后命”带来的光环,自己对于父亲而言,与弃子无异。 想到此,司清嘉惊恐到了极点,仿佛即将毙命的溺水之人,面皮涨得通红,大口大口的喘息着。 她不明白,司菀究竟是何时何地对她下的手。 “鬼火”缠身,不仅骇人听闻,手段也十分诡谲,绝非江湖术士所能为之。 司菀一个没读过几本书的庶女,才疏学浅,仅凭她自己,只怕根本想不出如此周密的计划。 背后定有高人指点。 司菀和太子交往甚密,那位殿下常年领兵作战,府邸养着的幕僚也不在少数,帮司菀设计自己,也并非难事。 司清嘉咬住下唇。 既恨司菀走了狗屎运,攀附了太子;又恨太子小肚鸡肠,不甚体面,放任幕僚陷害尚未出阁的自己。 水月庵不独明净师太一人医术精湛,其余比丘尼亦钻研医理多年。 她们的能耐相较于宫中太医也不逊色,很快便处理好司清嘉的伤口,上了药,包扎妥当。 在此期间,公府众人都在另一间禅房等候。 司菀将汤婆子放在膝头,一抬眼,便见秦国公踱步至明净师太跟前。 他拱了拱手,全然不见早些时候的自恃身份,语调颇为恭谨: “师太,小女身上沾染了晦气,司某实在放心不下,还请师太能通融一二,即便火供仪式尚未完成,也让清嘉入庵清修,否则若待在公府,只怕会害人害己。” 听到这话,司菀险些没笑出声。 这会儿秦国公倒是不提司清宁了。 看来,在他眼中,司清嘉已经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深海gl (ABO)
失身酒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挚爱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痛之花(H)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成瘾[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