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快穿之肉欲人生 > 第283章

第283章

不如说是大唐人民普遍爱甜食——李隆基在兴庆殿上让748给文武百官分发巧克力, 翻倍糖的超甜口味远比纯黑巧受人欢迎。 还有高产的土豆、红薯和玉米。 今晚的长安城,米洲救荒粮成了很多权贵饮宴上的谈资。 “……听说最高能达到亩产4石。” “真的假的!?真能有4石?还不挑土地?这薛三怕不是在吹牛吧!” 亩产4石是个什么概念?江南和蜀中最好的上等田经过精耕细作一年也就这个产量, 能不能达到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薛三怎么敢说随便种种就能收上来4石?!他到底种没种过地啊! 但也就是嘴上说说, 没人真敢质疑薛三种田的本事。 开玩笑, 那可是改良了曲辕犁的能人,从榨菽油酿酱油起家的, 谁不会种地他也不可能不会。 薛三郎亲口说的产量,十有八九是这能达到的。 于是土豆还没在长安城正式露面呢,其高产的名声就响彻全城, 得到了某些权贵人家重点关注。 比如祁国公王守一。 开元十八年的王守一跟开元四年已然判若两人,人发福了不说,面上还满是红光, 早没有了当初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模样。 他是第一个给748送帖子的,请他晚上过祁国公府喝酒。 这要换成以前, 748估计也就接受邀请了。但现在不同,它回京之前已经从李琎口中得知了京城的情况。如今除了太子之外,朝中几位皇子各有拥趸。尤其是被王皇后抚养大的陕王李亨,李亨能接替李琮出任安西大都护,王皇后和王家都没少为他经营运作,王家已然隐有站队的意思了。 这个时候站队…… 748摸了摸下巴。 可不是件好事儿啊。 “可不是。” 大壮在代码箱里接话道。 “这老国公不在了,王守一就是沉不住气。当初老祁国公请咱们吃饭,统哥你明明都跟他家说的清楚,不管太子是哪位皇子来当,只要皇后娘娘不自乱阵脚,那她这个这个位置就能坐得稳。现在可到好,老国公这才走了几年,王家自己就要推举人抢太子之位了。” “王守一也不想想,陛下如今正值春秋鼎盛,还想着纳多些小妾证明自己雄风不倒呢,能愿意看现在就跟他抢班夺权的儿子嘛?!” 话糙理不糙,748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可惜财帛动人心,权势更能迷人眼。它走之前王守一夫妻一心沉迷羊毛生意,王皇后也利用羊毛裤重新博得了李隆基的心思,当时的王家完全是一副置身权力争夺之外的态度。 就是不知道这羊毛生意是不是做的太好了,现在都有余力扶持陕王。 大壮觉得陕王忽然接替郯王做安西大都护这事儿,其中必然有王家的影子。 陕王的生母杨氏虽然出身名门,但她本身只是李隆基的一个姬妾,父族并无什么权势,出生前还差点被李隆基扼杀掉,能依靠的也就是被中宫皇后亲自抚养长大的情分。 以前王皇后是被赵丽妃、武婕妤等一众宠妃压制,后来王皇后成功唤起了皇帝的旧情,博得了李隆基的信任,后位稳固,李亨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安西大都护这个位置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的。李琮能去是因为当时的碛西局势混乱,他自请去龟兹城也不是去享福镀金,而是去平定西域的烂摊子。 现在换成李亨,李亨接手的时候安西四镇局面一片大好,西域诸国皆俯首称臣,草原贸易把吐蕃、突骑施、后突厥等强敌牢牢粘合在供应链上,李亨只要不出差错,一个稳固西疆的功劳就有了。 所以这件好事儿为什么落在李亨头上呢? 要说这其中没有王家的运作,统和壮是不相信的。 李琎已经透话了,王家作为西域最大的羊毛商,王守一本人与新任中书令萧嵩的关系非常亲近。而萧嵩之前任河西节度使的时候曾经以平定突骑施叛乱获军功,还借此入主中书省,这其中一环套着一环的关联可复杂着呢。 只是大壮和748都没想到,王皇后竟然会插手太子之位的争夺。 不过想想也不是没可能,毕竟王皇后可是协助李隆基讨伐韦后、平定太平公主的幕后狠人,王皇后可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子,她能扶持夫君夺位自然也能抬举庶子登顶。 不得不说,大唐的女郎们还是有股子特殊的狠劲儿的,这在别的时空背景下可是不多见。 先有赵丽妃、刘华妃双双病逝,武惠妃又因为子嗣的原因避居深宫。当年得宠的对手一个个都偃旗息鼓,隐忍多年的王皇后哪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当然要伺机而上。 只是……她未免有点太着急了,李隆基还没老糊涂呢。 主统两个闲话八卦了一会儿,到底还是没敢去赴祁国公府的邀约。 开玩笑,他们回长安第一个晚上就直奔外戚家喝酒,这让李老三怎么想?现在的王家可跟以前不一样了啊! 但也不好得罪皇后娘娘的娘家,于是748选了一个万能的理由——甫从海上归来身体不适,生怕让京城里的贵人们过了病气,现在要闭门谢客养病了。 它说养病倒也不是假的,漂流太平洋的劳顿铁人也扛不住,心情一放松,当天晚上大壮就发起了高烧。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大壮这一病足足病了小半个月,期间朝中的风云变幻和他都没什么关系,薛家在胜业坊的宅子每天大门紧闭,一直到半月之后宫里的内侍前来宣旨的时候才打开。 来宣旨的人是王荪,高力士的小徒弟,之前在闽州与薛大壮见过一面。 王荪是知道薛招抚使的分量的,来的时候笑容可掬,一见面便主动跟薛大壮寒暄,态度十分亲近。 “自从闽州一别,我师父甚是惦念大人,时常把大人挂在嘴边,总夸赞薛大人乃是大唐第一等肱骨栋梁。” “今日陛下降下旨意,也是看到了大人可昭日月的赤胆忠心。我出来的时候师父还特地叮嘱,让我这腿脚抡得快些,好让大人早得佳讯。” 接下来他便拿出圣旨宣读,内容跟大壮预想的差不多,是派他去南洋群岛种地。 不过种地跟种地还是有差别的,大壮的官职连跳,从正七品上一路跳到正六品下。 正六品司农寺丞,主理南洋岛农庄建设及米洲新作物育种。 比预估的官职还要高一级,应该是高力士使力了。 大壮心领神会,从袖子里掏出之前便准备好的银票塞给王荪。 环游太平洋后,他现在的身板也算丰厚硬气,区区一叠银票并不算什么,却能让王荪眉开眼笑,连连道谢。 难怪自家师傅如此看重薛三郎呢!出手大方为人还通透,这样的人谁能不喜欢!? 高兴之余,王荪也乐得跟大壮多聊两句,聊得主要还是设立南洋都护府的事儿。 这消息之前李隆基不让李琮说,现在跟内阁商量的差不多了,便在朝中正式宣布,郯王李琮已经领旨准备筹建南洋军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军权! 消息一出,满朝文武皆惊。 倒不是大唐的皇子不能领兵,而是除了太宗以外,大唐几乎没有皇子亲王独立设军的先例,这等于是皇帝将部分兵权分隔给了儿子。 主要这个儿子还不是太子。 所以在大壮养病的这段时间,每次朝会都像在打仗。 朝中文武憋足了劲儿上奏折,或苦口婆心或疾言厉色或痛心疾首,仿佛这个南洋军一旦成立,整个大唐就要从盛世走向衰败。 之前还相互不对付的各派势力,在南洋军的问题上倒是有志一同,这次竟然联合起来反对朝廷设立南洋都护府。 但说到底,开元十八年早不是贞观光景,李隆基不是李世民,此刻朝堂上也没站一个铁头魏征,在大朝会上喷的口干舌燥,也阻挡不了李隆基放儿子去南洋群岛种田的心情。 高力士从江南采选归来,回宫复命时的一句话提醒了李隆基。 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证他这个皇帝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活下去,有他在多少皇子都能生,不管是李瑛还是李亨,亦或是后面那些还没成年的,只要他活着都可以慢慢培养。 让薛三去南洋种田,那是种田吗!?那是给他积攒能救命的良药! 李隆基到现在还记得他当年生的那场重病,他亲妹妹亲妹夫都觉得他活不成了,是薛三的药把他拉了回来,所以南洋必须开设农庄,而且还有给足人手和材料,早一天做出神药他就早一天安全。 和他的命相比,一个区区南洋海岛的军队算什么呢?难不成还能翻了天去?! 第254章 你俩不能比那俩货差! 一想起青霉素的效用, 李隆基开发南洋群岛的念头就不可遏制,任谁说什么都没用。 他也不觉得让郯王李琮去经略南洋群岛有什么问题。 李琮的能力在安西都护府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不管是领兵还是治下,李琮在碛西做的都可圈可点, 让李隆基很放心。 身为大唐的皇帝, 他才不会天真的以为仁德真能感动四海,教化番夷。 番夷能被教化的前提是恐惧和敬畏, 要从内心里对大唐臣服。 没有强兵能将, 就算喊破嗓子说是大唐的地盘, 有心人依旧会装作听不见,更别提种植园的巨大利润,养活几个小国都不成问题。 所以不但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永乐町69号(H)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大风水地师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炼爱(np 骨科)   进击的后浪   恶女嫁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