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果所震惊。 什么?发现了能亩产2石-4石的作物?! 要知道江南的水稻田亩产最多才到3石,那还得是上等田且精耕细作,北方的旱地产粟、麦最多也就一石半。 而且薛招抚使在奏本上还说这粮食不挑田亩,只要有土就能种,还不用特别伺候,耐寒耐旱,简直就是救荒的大宝贝啊! 萧嵩看得激动,但心里也是半信半疑,很担心这招抚使是在吹牛。 他私底下找人打听过薛大壮的来历,知道此人之前曾助张孝嵩大破拔汗那,收复渴塞城,知道这人还曾经驾驶布球为陛下贺寿,抢了武惠妃献宝的功劳。 八年前薛三出海,说是为了陛下和大唐寻找良药良种,结果一年不到就招抚了州胡岛和黑水靺鞨,据小道消息说这厮还去了倭岛,炸了倭岛太政大臣的别院,吓死了倭岛女王,竟然还能拍拍屁股平安走人,到现在还是长安城权贵饮宴上的热门话题。 是个……没法定义的人。 是以看到薛三这篇玄而又玄的奏折,萧嵩也没办法确定真假,索性便把这本奏折放在显眼的地方,由陛下自己定夺。 李隆基一眼就看到了大壮的奏章。 他拿起来翻了翻,越看眼睛瞪得越大,直接拍案而起。 “好好好!” “真好!” “薛三什么时候进京?!” 刚说了一句,他忽然想起招抚使进京要礼部宣召,于是便又命人将中书令、礼部尚书、适中等一应重臣近臣都宣如御书房,商议薛三进京的事。 于是来的路上,几位大唐顶级权臣对于薛三这俩字的含金量有了新的定义。 这小子出去这么多年,归来还能得陛下的看重,这而不是一般二般的能耐,毕竟以当今圣上喜新厌旧的性子,能让他记了小10年也不容易。 “众卿。” 李隆基满面红光。 “薛三走了8年,说带回了海外的良种,还发现了新的土地,不日便要返京,诸卿怎么看?” 怎么看……还能怎么看?当然是捧着陛下的臭脚吹啊! 礼部尚书是第一个开口的,毕竟薛三这个招抚使是他们礼部的官职,说起来薛三立功就是礼部立功,这发现海外疆土的功劳可是不小呢,所以他马上高呼他天佑大唐,陛下乃是天命圣君,德佑大唐,礼·部的招抚使方能在天子功德的护佑之下,在海上所向披靡,扬大唐之国威。 重臣:……妈的你小子嘴是真快啊,把我们的词儿都给抢了! 没办法,在场的都是人精,谁还看不出陛下的心情,当然都得捡好听的说。 至于薛三是不是真找到了他自己说的那些东西……谁在乎呢?欺君罔上也是他自己的事儿,毕竟他们吹得也不是薛三,是陛下。 李隆基听得龙心大悦。 他就说他眼光毒辣,不可能看错人,什么被人骗钱出海寻仙之类的笑话跟他李隆基一点都不挨着。 他当初给薛三钱,是因为薛三的确拿出了让他相信的东西,飞天气球和救命良药,光这两样古往今来的君主有哪一个见过?造船出海这不也真带回来成果了嘛! 心情愉悦,大笔一挥,命招抚使即刻携船进京面圣。 本来李隆基还准备亲自迎接,第一时间看看薛三这回又带回什么新鲜玩意儿。 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好歹也是大唐顶级掌权者,接一个正七品小官成何体统,还是找个儿子代迎吧。 他想了想,还是派了长子李琮。 这几年太子李瑛不怎么受他待见,得他看重的几个儿子又都派了出去,李琮两年前从龟兹城回来一直没安排什么差事,此时正在长安城里的郯王府赋闲,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倒不是李琮犯了什么错,而是大唐的皇帝是他李隆基,底下的皇子可以人人都出色,但不能有人太过露头冒尖,不能打破彼此间的实力平衡,相互牵制才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 李琮在碛西干的不错,是太好了,但他又当不了太子,所以必须换下。 不过他也会补偿长子,李琮跟薛三关系不错,这次出海造的船也是李琮拿了大头,让他去接应薛三正好。 于是就这样,李琮奉旨去明德门迎接远航归来的招抚使薛大壮。 其实在此之前,李琮的心情还是十分郁闷的。 任谁辛辛苦苦在龟兹城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把西域从一团乱麻八方觊觎变成一家独大诸国归附,这其中的艰难苦困他是自己吃了个遍。眼看着局势稳了,日子好起来了,他又得给后面的弟弟让地方,这换成谁谁都得生气。 但什么办法呢?他是一早就被放弃的,必然不能太出风头。 正郁闷的在家喝酒,忽然收到宫里下来的旨意,父皇让他出城去迎礼部招抚使薛大壮进城。 薛先生回来了?! 李琮从榻上一跃而起,酒也不喝了,忙不迭让人备水沐浴更衣,他要齐齐整整地去码头接人。 于是等“琮琮号”进入官河河道,礼部以及郯王府的一众人马已经早早拉开架势,等在渭河码头上了。 入眼所见,一艘小帆船徐徐驶来,一开始众人还没怎么在意。 毕竟这船太小了嘛,渭河上这种规模的船简直不要太多,都是在官河河道里来回运货的。 但李琮手里是拿着望远镜的,他举着望远镜四下查看,很快就发现了站在船头的748。 748今天穿着正七品招抚使的官服,两手背后,河上凛冽的秋风吹得它面部变形,但也不影响它觉得自己威风凛凛,气场轩然。 开玩笑,小帆船已经够寒酸的了,要是没有它亲自在船头坐镇,这么灰头土脸的进长安谁还能把它们当个事儿?戗风也得挺着! 统的姿态摆的太高了,高到李琮一眼就认出了748。 他其实心里是有点不敢相信的,因为他印象中的“琮琮”号应该是一艘壮丽的大船,有三根高大的桅杆,有尖尖上翘的船头,船上至少有两层宽大的甲板。 但这眼前的是啥?好像就是一艘很普通的小帆船啊! 虽然这帆船的样子跟大唐常见的海船并不一样,但再不一样也不影响它有限的容积,这上十个人就转不开的甲板真能对抗风浪? 这个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748解释说因为真正的琮琮号是海船,海船吃水线比较深,担心在内河河道中搁浅,所以特地换了在海外建造的小帆船。 真正的琮琮号现在正停在扬州港呢。 原来如此。 李琮点头。 他就说嘛,当初花了那么多钱,怎么可能只造一艘小帆船,薛先生就不是那种会昧钱的人! “所以这就是能亩产4石的良种?!” 李琮一眼就看到了小帆船甲板上放着的大南瓜。 这东西果然看着很大,金灿灿的,一见就令人喜欢。 “哦,这个不是。” 748忙给他解释。 “这就是南瓜,吃起来甜甜的,容易种植,是米洲特有的瓜菜。” “能亩产4石的是这个,土豆,切块就能出芽繁殖,耐寒耐旱淀粉含量丰富,非常好养,是可以救荒的作物。” “这个是玉米,这个叫红薯,亩产量都十分可观,而且不挑土地,大唐从南到北都能种,只要春天给块地,秋天就能收获一仓的粮食。” “玉米后面的那袋子就是橡胶种,还有咖啡和可可,不过这些只能种在气候炎热的海岛上。” “可可和咖啡都是经济作物,产出的果实价值高,在米洲只有贵族富人才能享用。” “橡胶的用处就更大了,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水性,用在海船上能有效提高航行里程和安全,橡胶还能做静脉输液的胶管、各种封闭容器,用它在水下再也不用担心会泡烂了……” 748叭叭叭地给李琮展示了橡胶鞋、爆米花、土豆粉条咖啡豆,还请李琮喝了一杯果仁碎巧克力。 然后,统在李琮听的目瞪口呆、看得瞠目结舌的当口,忽然爪子一挥,对着李琮说道。 “按照咱们出发前的约定,您是琮琮号最大的股东,占股90%,可以拿到本次航海的绝大部分收益。” “所以现在船上的这些东西,都是殿下您的啦!” 第250章 给皇帝献礼 ——现在船上的这些东西, 都是殿下您的啦! 有那么一瞬间,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懵的。 今天在渭水码头的可不单单只有郯王府的人,还包括礼部、吏部和光禄寺的一些官员。 李隆基对于招抚使返唐这件事还是十分重视的,毕竟当初是他亲自挑中的人, 薛三能荣耀归来他脸上也有光彩。 所以今天来的人很是不少, 748吼出来的那一嗓子,很多人都听到了。 什么?这一船的宝贝都归了郯王吗?! 众人面面相觑, 心下却都是震惊的。 之前他们都有点看不起这艘小帆船, 想着不管薛三吹成什么样, 就这么一艘小船能有多少价值?! 可真等薛三源源不断地往外掏东西,尤其是那双神奇软弹的橡胶鞋一出现,码头众人的想法开始迅速掉头, 隐约觉得薛三这回是真干成了一件大事。 然后他们就听到薛三说,这些东西都是郯王的。 郯王出资造船这事儿朝中不少人知道, 但谁也真没把“投资入股”这事儿当真。毕竟谁也没想到薛三这能找到良种,默认郯王这笔钱是被坑了冤大头, 钱就是打水漂了。 现在薛三真带回了都好东西,
相关推荐:
病娇黑匣子
女儿红
邻家少妇
罪大恶极_御书屋
呐,老师(肉)
掌中之物
他来过我的世界
大风水地师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