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斗罗:龙王之太极玄真 > 第139章

第139章

滑翔。 玩儿过了跳台滑雪也就是高台跳雪之后,镜头看了一下陈光孝这边的进度。 有专用设备,虽然是老式设备,不过还是挺好用的,已经平整了大半了。 最新的那种设备是国家级设备,林轩买不到。 如果到未来普及的年代去买的话,身份也是个问题。 林轩不可能为了一套设备就活生生的在地星过个几十年然后买一个设备。 就算有系统,也不是这么玩儿的,那多痛苦啊。 不过老设备够用了。 “这设备暂时还没搞好场地,那我们演示一下高山滑雪的场地速降。” “等下午在玩儿U型槽。” “滑雪消耗还是挺大的,中午得吃多一点补一补。” 刚刚雪地摩托到了跳台高处后,林轩就把东西放回地星去了。 顺便还去给大白喂了一把草。 现在林轩又把雪地摩托带了出来。 “安璐瑶!” 安璐瑶滑了过来:“要上去吗?” 林轩点头:“我速降下来,你们老实一点,慢慢滑下来。” “暮雪你学的不错,不过这个坡度有点大,你小心一点。” 万一暮雪没控制好,滑出了道路,那就进入不适合的雪道了,搞不好会受伤。 暮雪卓玛点头:“我用最慢的速度下来。” 林轩指着自己三人:“所以现在有一个专业选手,一个二把刀选手,一个菜鸟选手一起下,大家正好对比感受一下速度与激情。” 速降道路,没经过鞍部那个崩塌的区域。 所以比较平滑,比跳台平滑的多。 雪地摩托上山就简单多了。 “这种坡度其实不适合雪地摩托上去,如果经验不足很容易翻车。” “在商业场地中也不可能让车和人同道路,会出问题的。” “一般会建立一个简易的电梯,直接踩着电梯上最高处。” “滑雪运动非常有意思,不过准备开滑雪场的人都得注意,这项运动的运维非常的耗钱。” “只需要半天一天的时间,这种道路就会被压的支离破碎,需要人工造雪重新布置。” “加上各种登山设备,以及维护安全的团队,非常花钱。” 当然了,有钱人完全可以找野雪场玩儿。 但那比去商业化的雪场昂贵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雪地摩托到了速降赛道的顶端。 从下面往上看,看起来坡度不算什么。 但是到了高出往下看,就恐怖了。 暮雪卓玛尬住了:“我真的要从这里滑下去?” “这都算是初学者道路了,看起来高,其实没什么的,注意你们下来的时候,别去绕什么旗帜,就找最好的道路慢慢下来。” 安璐瑶:“行,明白了。” 暮雪卓玛鼓起勇气:“行。” 林轩:“好,你先下。” 暮雪卓玛:“???” 林轩:“没事,你下吧。” 这是野雪场,这是火山,比起普通的雪山山脉已经平滑很多了,也没有断崖什么的,暮雪卓玛无非就是摔跤,最多摔出去几米远。 只要速度不快就没事儿。 当然了,她想快也快不起来。 林轩自己,就是预备医生预备救援队。 任何可能产生的小伤都不是问题。 任何运动都有受伤可能,但只要安保提前布置好,就没问题。 林轩:“大家初学者可别独自在野雪场这么玩儿。” “我随时可以带着各种医疗设备来这边,自己也懂非常多的急救知识,所以我们团队其实是有医生的。” “如果是去野雪场,大家还是尽量带点救援设备和医生,至于更多的普通观众,还是等商业雪场吧,要是没人开,我们地星集团肯定开给大家玩儿。” 暮雪卓玛在林轩的鼓励以及安全保证下,开始慢慢的往下滑。 一个初学者,这个坡度其实不算特别困难,只能算是中上难度。 但如果不追求速度,只是一心想要平安的滑下去,还是挺简单的。 就算刹不住车,下面的平台足够大,完全有保障。 不过,暮雪卓玛花了足足二十分钟,才滑到底部。 暮雪卓玛刚想大喊成功了,然后止住了声音。 雪区出生的她当然知道声音太大可能会引发雪崩。 暮雪卓玛到底部,安璐瑶就出发了。 安璐瑶小时候在南河省的冬天是玩儿过很多次滑雪的。 看起来就比暮雪卓玛熟练。 雪杖用的水平也不错,身体一直保持着流畅的动作。 将近五分钟,安璐瑶到达了速降道的底部。 林轩抄起雪杖,做好出发动作:“我,可开始了!” 什么叫做,风驰电掣! 0205、美,地星的运动特色! 林轩一开始,利用滑雪杖不断的加速。 进入旗门,立刻开始按照旗帜行动。 观众还以为林轩那个角度会冲出去。 结果林轩一个压弯,用雪杖压住旗帜,顺着道路滑了下去。 随后,在第二个旗帜,又走了外侧。 其实,滑雪运动员不是傻子,知道容易往外侧摔出去,所以身体往内侧压得很厉害。 但这就容易物极必反。 为了不往外滑出去,往内压,结果就是容易往内倒下去。 不过往外滑出去会画出雪道,很容易出事情。 往内倒,大不了就是成绩作废罢了。 现在,并没有一个机构给林轩评分,所以林轩挑战的是自己。 尽量的往内压弯。 “错过一个。”林轩自己也很恼怒,错过了一个旗帜。 路线错了。 不过观众大概知道这有多难,并且第一次看这种运动,他们压根没在关心林轩完成的路线是不是正确路线。 他们都在感叹这项运动的刺激。 速降这东西,并不是滑雪特有的。 还有自行车和摩托车。 其中最刺激的是山地自行车。 从崎岖的山间林间一路速降,很容易受伤。 但这种运动之所以吸引人,就是一种类似于强迫症的癫狂。 以危险,逼迫自己做到尽善尽美。 否则,只要有技术动作变形或者落点不对,很容易受伤。 也正是因为这种压力,这项运动入门非常难。 但一旦开始入门,经验就会飞速增长。 直到达到国际级水准,就会卡住。 毕竟每个人的身体天赋是不一样的,神经反应速度不一样。 短跑运动员只需要在发令枪一瞬间做出快速反应。 而速降类型的运动员,必须随时做出最快的反应。 滑到旗门在做压弯动作?那已经来不及了。 你必须对自己的速度有一个几乎完全正确的估计。 然后还要对自己任何时候距离下一个旗门的距离和角度,有完美的计算。 然后才能滑下去。 才能以三个数据计算出自己在什么位置要开始做自己的压弯动作。 每一个速降运动员,无论是滑雪还是摩托或者自行车,都是数学大师。 或者,也有一部分人没有那么好的计算能力。 只是单纯的节奏好,天赋好。 以强大的天赋代替了计算力,不过这是成为不了顶级运动员的。 林轩现在高度紧张,一直在计算之中。 林轩一开始在地星学习这项运动的时候,听老师讲要计算。 林轩还觉得有些扯淡。 因为速降时,速度反正趋势是一致的,加速度也是稳定的,速度更是稳定的。 只要卡点不就行了? 但是后来,摔了几次后,林轩就明白了,得算,得用脑子。 因为任何一个线路上,如果雪地不平,你速度就会产生变化,卡点怎么卡得住? 比赛中,很多喜欢卡点的运动员,老是压错门。 所谓压错门,就是过弯的时机错了,可能压多了也可能没压上。 这就对速度有很大影响了。 如果漏掉的旗帜太多,你还想赢? 这个老师,并没有讲滑雪运动员的例子,而是以迈克尔泰森的训练告诉林轩进入专业运动领域的计算有多重要。 迈克泰森有一次在节目上,他说打拳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神经反应和心里计算位置。 算的准,才打得准。 靠眼睛看去打,只能是挨打的,不可能是拳王。 女主持人就让他证明自己是利用计算和神经反应打拳的,于是迈克尔泰森提出了投掷飞镖! 大家都以为他会展示闪躲或者脚步踩位置一类的。 都没想到他要尝试的是飞镖。 他问主持人要了一个眼罩,把眼睛蒙起来。 然后凭借蒙眼之前的感觉,去投掷飞镖。 直接投资到了二十分区(飞镖中,中心是一百和五十,往外是扇形的二十分区,再往外的小格子各有各的分数。) 女主持人告诉泰森,他第一次投掷飞镖,距离靶心有两英寸,位置偏下,偏左。 迈克尔泰森第二飞镖直接扎在了圆心的五十分区。 准确的说,是飞镖尖扎在了分区铁丝上,往下滑了一格,落在了五十分区。 女主持人告诉迈克泰森后,迈克泰森第三次投掷,擦着第二次飞镖的飞镖杆斜上方直接落在了百分区! 也就是靶心。 要知道,泰森是蒙眼的情况下,按照主持人的指示投掷的。 这就是计算力和神经反应。 林轩也看了那个视频,有些感叹,然后才开始认真的进行科学的训练。 普通人看迈克泰森,是一个打拳的。 而运动员角度去看的话,迈克尔泰森毫无疑问是一个运动大师,精通非常多的运动。 只要是要用到神经反应和计算的运动,他都非常在行。 林轩在地星训练的时候,实际上没有这么舒服的场地,所以这一次,林轩也是抱着创造好成绩的想法进行的。 风驰电掣之间,雪花飞洒。 一个一个的旗门精准的被压下。 自从漏掉了一个旗帜后,剩下的全部非常精准的压下。 每次都是内侧板距离旗帜二十厘米,然后身体和滑雪杖压下了旗帜。 几乎没有太大的波动。 这状态可以说是林轩自己最好的状态了。 剩下的三分之一,林轩开始尝试距离旗帜更近。 专业运动员经常面临的是,前一个选手创造了非常好的成绩的压力。 只能逼迫自己到极限。 如果滑雪板距离旗帜十厘米甚至五厘米压过去,自然是速度最快,最好的线路。 但是很容易直接没压上旗帜。 或者干脆撞上了旗帜,把旗帜撞断。 林轩尝试着压五厘米。 这一次又漏了一个旗帜。 然后才适应下来。 最终,林轩滑到了坡底,一个帅气的漂移铲雪刹车。 滑到底的林轩还是很激动的。 这么多旗帜,就两个漏过了,其他都压得很好,也没有出现撞杆的情况。 在职业运动中,玩儿起来更复杂,不过林轩大概已经把这项运动的精髓给演示出来了。 林轩:“吁~这是我自己滑的最好的一次。” 果然是天生适合节目的,自己就是为节目而生的。 无论是跳台滑雪还是速降,林轩都在节目里创造了自己个人的最好表现。 这个世界的新手们要做到这个程度,起码要好几年的摸索适应,才能在庞大的运动员群体中出现超过这个成绩的。 此时,陈光孝拿着摄像机,用主摄像机拍摄:“有什么感想吗?” 林轩:“哈哈哈,又不是得金牌,还感想什么感想。” “你要不要玩儿一下试试?” 陈光孝:“行,我试试。” 陈光孝学滑雪,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北方人,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做特种兵的时候,是当做科目学习的。 这个世界的北欧有一个特种兵学校,最主要的一堂课就是滑雪射击。 他们玩儿的不是运动,也不是冬季两项那种越野滑雪,然后停下打靶子。 他们是要在滑雪的过程中,用狙击枪锁定对手,进行射击。 陈光孝是沉浸参加过这个特种兵学校的。 所以滑雪是专门训练过的,不比林轩差多少。 这个世界的特种兵学校,北方的更多,而亚马逊训练营并不出名,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林轩骑着雪地摩托送陈光孝上了坡顶,然后一起滑了下来。 林轩是直接大直道下降。 陈光孝则是去尝试过弯。 最终,陈光孝用了一分三十秒完成了全部雪道。 他害怕自己错漏旗门,所以比较保守一些,距离旗帜外侧很远绕弯绕过。 每次都是用雪杖打一下旗帜,表示压到了。 虽然实际上的速度不比林轩差,但因为路程绕远了,所以用了一分三十秒。 滑雪和滑冰不同,滑冰不需要林轩去科普,在全球都已经有很高的热度了,大概有地星一半的运动人口。 滑冰因为很容易找场地,而且夏季还有旱冰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压根没见过冰,先把滑旱冰学会了。 再去学滑冰,就快很多了。 滑雪,这太费钱了。 试想一下,这种天然适合的雪场有多少?很少。 滑冰只需要很小一块地方就可以玩儿。 而滑雪呢?这条雪道有多长?好几百米! 还有跳台也是两百多米,还有U型槽,也是接近两百米。 太贵了。 不过,好运动就是好运动,有些运动,并不需要天天玩,每个人都会有想法,去感受那么一次。 就足够了。 毕竟运动不是生活的主旋律。 起码冬季运动不是。 “U型槽,这一项场地之后,就没有场地挑战了。” “我计划着要从山坡最高处以野外速降的形式完成最终的滑雪挑战。” “这个挑战,也比我们现在进行的运动展示,要更有挑战意味。” U型槽,林轩在出发点站着,换上了单板。 “这是单板。” “在地星单板滑雪发展规模很大。”林轩:“以前大家在追凶特辑的时候不是问我那小滑车是什么吗,那是滑板。” “滑板就是夏季单板。” “夏季,也有滑板U型槽,不过没有坡度,而滑雪U型槽有坡度。” 雪的摩擦力是很大的,没有坡度的话,没办法完成成套动作。 “开始了!” 第一个下降上升的过程,林轩从U型槽中腾飞而起,没有做动作。 反向落下,从右侧飞起来的时候,林轩才做了一个空中抓板的动作。 相比起速降,只有少部分人能体会出其中的精彩和刺激。 毕竟,刺激是暂时的,帅才是永恒的。 谁又能拒绝学会一项帅逼运动,然后在妹纸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呢? 毕竟别说人,野生动物求偶都要靠类似的行为。 左侧起第二次时,林轩完成了空中转体一百八,反向降落。 右侧第二起,林轩完成了空中三百六。 接下来,不是转体,三百六,而是空翻三百六。 在接下来,翻身空翻三百六,也就是转体一百八接三百六空翻同时完成。 林轩U型槽的水平比起速降差远了,毕竟单板林轩没有太多的练习。 但这些动作,还是能完成的。 第四次右侧起,林轩又萌生了挑战自己的想法。 翻身三百六,接转体三百六。 险之又险的完成。 第四次左侧起,林轩直接翻身五百四,空翻三百六同步完成。 “啪!” 落地的时候没落稳,直接摔了出去。 爬起来后,动力不够了,只能简单的上下了两下,最后到了U型槽的底部。 “没挑战成功啊。” “我在地星看专业运动员比赛的时候,看到过有人完成转体五百四加翻身三百六,结果我失败了。” “不过专业运动员做这个动作也容易失败。” 安璐瑶兴奋:“这个好玩儿,我要试试。” 这U型槽,摔也不会太疼,毕竟有防护,而且衣服那么厚。 加上雪本身是软的,摔了也不疼。 暮雪卓玛不敢挑战这个,她毕竟还是个才学了两天的新人。 陈光孝也挑战了一下。 林轩:“太可惜了,这项运动我没专门练过,所以表现的不是特别好。” “一般这种运动,会以评委打分的方式完成比拼。” “标准动作有基础分,腾起高度和美感也有分数,完成度和落地也有分数,但不允许摔倒,摔倒的话,几乎就是基础分分值。” “地星有非常多的这一类运动。” “比如体操的多个项目,跳水的各种不同高度,滑板,花样滑冰,花样游泳,都是以这样的标注评分的。” “蓝星貌似没有这一类的运动。” 安璐瑶腾起后本身很害怕。 不过适应了两次后,居然做出了转体一百八翻身落地的动作。 不过一屁墩蹬了出去,摔倒了。 摔倒后安璐瑶也很开心:“哈哈哈,我也挑战失败了。” 陈光孝完成度很高,甚至比林轩完成度都高。 到了终点,林轩扛着主摄像机去采访陈光孝:“你居然完成了转身五百四翻身三百六?” “这个动作地星很多专业运动员做,都容易出错。” “讲讲你怎么做的?” 陈光孝拉起裤腿:“看到这是什么了吗?” 林轩疑惑:“腿毛?” 陈光孝比了个大力士动作:“这是腱子肉。” “跳得高,做动作的空间就多,就容易完成了。” “我们就是玩儿玩儿嘛,没有心理压力

相关推荐: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蛇行天下(H)   永乐町69号(H)   九品道士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妙拐圣僧   长夜(H)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