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玉门关兵马护送俘虏和伤员,我率领骑兵断后,谁若不从,军法……” 不等他把话说完,守将霍安顺大吼一声:“保护驸马!” 举着长刀就冲杀上去,其余玉门关老卒纷纷跟随,一场厮杀再起,萧锐等人愣住了。 来不及悲伤,苏烈急切道:“长史,突厥的目标是我们,只要我们入关安全了,他们也就不再纠缠。还是听霍将军的,不要让玉门关将士们白白牺牲啊。” 手中双锤不知何时已经换成了双刀,萧锐双目含泪,翻身上马悲痛的下令道:“走!” 有了几千步兵的阻挡,萧锐率领一千多骑兵残部,护送着突厥的俘虏,放开了奔袭,很快就冲入了玉门关之中。 赵德言眼睁睁看着萧锐入关,攥紧了拳头,恨声道:“没想到,小瞧了玉门关一群废物。倒是一群忠义之人。害我功业不成,找死?好,成全他们。” “关门,关门,快关门……”玉门关的政务官连忙下令手下关门。 萧锐怒喝道:“不要关门,苏烈留下守城。我去营救霍将军。” 长史…… 驸马…… 不要啊…… 谁劝得住?萧锐一骑绝尘,已经冲了出去。 苏烈暗暗叫苦,只能下了死命令,留下二百人看押俘虏和秦怀道等人,自己带着一千还有战力的骑兵,追随萧锐而去。 为什么要看押秦怀道等人?当然要看住,否则好不容易带他们脱离险境,他们再杀进去出事了怎么办? 远处,萧锐的怒吼声传遍四野,“赵德言,若敢屠戮我玉门关老兵,今日我必杀你!” 隔着好几里呢,萧锐的声音仿佛在耳边一样,惊雷乍起,赵德言差点被震下马来,满脸的惊骇。 “他来了,他来了,快,护驾,护驾……”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有消息了 “报、报……西北急报,有消息了,有消息了!” 皇宫中,长长的号子打断了正在进行的朝会,所有人都转头看向了太极殿外面。 内侍老高快步走出殿门,一名浑身灰土的边关信使,正在被宫门侍卫搀扶着上楼梯。 问明情况,老高亲自搀扶,步入大殿,送信士兵已经站不住了,直接瘫倒在地上,嘴唇上满是皲裂,嗓子沙哑说不出话来,只是指着身上背着的信筒。 老高取下,检查完火漆封印,确认无误后打开快速看了一遍,然后躬身送到李二面前:“陛下,西北玉门关守将八百里加急,有驸马爷的消息了。” 李二惊呼而起:“什么?终于有萧锐的消息了?快,拿上来。哦对了,把人送去太医院好生照顾,另外赐宴、赏金,等他恢复好了朕要亲自询问情况。” 信使感动的虎目含泪,第一次见到皇帝,这般高高在上的人物,竟然如此关心我一个小兵,激动地他只剩下磕头了。很快被人用担架抬去了太医院。同时有人去御膳房吩咐。 打开边关急报,李二快速看完,一连看了三遍,忍不住大声叫好。 旋即却皱眉骂了起来,“这个混账,不回来,又跑到西突厥去搅风搅雨作甚?虽然西突厥现在一盘散沙,但一个个都是恶狼,是好相与的?真是节外生枝,以为自己本事很大吗?” 众臣听得面面相觑,陛下好像是在骂萧驸马,但总感觉他又像在夸耀自己的女婿。听这意思,萧驸马没出事,而是转道去了西突厥,甚至还参与了西突厥的内斗政变? 骂完了人,李二传下那封信,“都看看吧,我们在长安提心吊胆的,萧锐这小子跑去西突厥吃香的喝辣的,都成了人家的座上客了。” 内侍老高拿着书信下来,第一个人是长孙无忌,没有翻看,笑着将书信转交给了萧瑀:“还是让宋国公先看吧。” 萧瑀道了声谢,连忙看了起来,跟皇帝一样,一连看了三遍,脸上的表情更加精彩,看完之后同样忍不住骂了起来:“这混账,既然逃出了颉利的追击,还不赶紧入关回来,滞留在西突厥作甚?为了区区一点战马?大唐已经不缺战马了!” 大家越发迷糊了,到底萧驸马在西边做了什么? 很快,信件传到众大臣手中才解开疑惑,看着上面报告的一桩桩一件件,这帮老臣的认知再次被刷新了,这怎么可能?他们一行人不是正逃命呢?哪还有余力去干涉西突厥的政局? 这时,房玄龄抚掌大赞:“妙极!记得不久前灵武郡传来消息,说突厥陈兵灵武郡久久不去,似乎有大事件。现在看来,陈兵灵武边境是为了埋伏,萧驸马从玉门关走丝绸之路回来,灵武是必经之路。” “不错,突厥人想必料到了驸马的归途。但却万万想不到,驸马却会在西突厥滞留多日,害得他们傻等多天。难怪前不久灵武又说突厥蛮子撤了,想必是知道了消息,追去了西突厥。”杜如晦附和道。 “不好!如果是这样,怕是他们追到西突厥境内,也不会放过驸马爷。再久留下去,必生危险,凭玉门关的几千老兵,怕是……” 短暂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庆贺呢,杜如晦的一声不好,再次把皇帝和萧瑀的心情提了起来。 萧瑀担忧道:“那现在派人前去接应支援,还来得及吗?” 房玄龄派人拿来前几日灵武郡的奏折,叹息道:“迟了,突厥伏兵已经出发七日,如果指挥兵马的人不是个傻子,肯定会先堵住玉门关,然后去跟西突厥要人。” 那现在怎么办? 李二沉声道:“哪怕迟了,也要派人去支援。传令……” “陛下,为了营救幽州,山西出兵五万,关中出兵五万,共同拿下了定襄。又派了五万去洛阳接应马匹,合计十五万大军。国库空虚,不耐久战,已经养不起一批大军长途跋涉去玉门关了。”萧瑀作为宰相,此时他站出来劝说最合适。 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一个合格的宰相,是公私分明的。 所有人都知道,长安去玉门关,大军行进,哪怕是轻装简行也得一个月。所以,来不及救援了。 闻言,李二沉默了,脸上再次显出纠结和痛苦之色,萧锐!如果能活着回来,那就是冠军侯再世,哪怕今生再不上战场,对四周蛮夷也是一种威慑。 就在所有人都沉思和惋惜的时候,杜如晦站出来建议道:“陛下,派去接应不需大军,只要他们入了玉门关,行走在大唐境内,就安全许多。何不派三千玄甲呢?” 玄甲军?萧瑀眼前一亮,对,玄甲军全是重甲骑兵,虽然重甲难行,但可以不穿重甲,轻装骑兵赶路,说不定十几天就能赶到。 可是玄甲军此时已经被皇帝李二派去看护仙粮土豆了,调走了他们,萧家庄周边那么多土豆,出了事怎么办? 沉声良久,李二攥紧了拳头道:“传旨,命三千玄甲军,全部轻装简从,一人双马,火速驰援玉门关。找到萧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萧瑀感动的双膝跪地,“老臣谢陛下隆恩。” 至于萧家庄的地怎么办?只能加派人手守卫看护,外松内紧,玄甲军不在,萧家庄周围十里,进一个陌生人都不容易。 李二是理智的,玉门关的消息暂时压住没有传给萧家庄的女眷们,毕竟突厥的追兵也去了,后续如何都是猜测,谁也不知道萧锐这才能不能度过劫难,所以还是按住不提的好。 与此同时,北边定襄城上,攻守易型,李靖和李绩合兵十万,攻破了定襄城,擒住了突厥大王子阿史那杜敏。此时颉利十万兵马攻城,二李守城,已经对峙多日了。 颉利损伤有点大,毕竟突厥人不擅长攻城,好在唐军死守定襄,是座孤城,没有补给不耐久战,所以颉利还是有点耐心的。 “李靖,识相的,交出我儿,本汗答应放尔等平安退出定襄城。否则城破之日,尔等一个不留,全都得死!” 精神矍铄的老李靖身经百战,岂是被吓大的? “哈哈哈哈,颉利,感谢你把定襄经营的如此富裕,城中粮草吃用,足够我们半年消耗。有本事破城就来,老夫倒要看你有多人人命往里填。” 你……颉利气急,明知道对方是虚张声势,但却无法,李靖这话一出,他这个可汗不信,但手下兵马会信呀,这是攻心计。 第一百六十九章 春风不度玉门关 老李靖冷哼道:“颉利,定襄本就是我中原的城池地盘,被你霸占多年,也该归还了。你儿子本帅会好生善待,只要让我见到萧锐平安归来,我就归还你儿子,让你们安全返回草原。否则的话……” “否则怎样?李靖,少胡吹大气,萧锐屠我王庭亲族数百口,本汗不可能放过他!”颉利愤怒道。 李靖不屑道:“那行,想来你也不缺这一个儿子了。明日杀了阿史那杜敏祭旗,本帅领兵出城和你决一死战,兵力相等,若是让你平安回到草原,本帅就不叫李靖!这定襄城,就是你们父子的埋骨之地。” 颉利暴怒道:“好好好,有种今日就决一死战,若是李二那厮也就罢了,凭你一个老朽?也配威胁本汗?” 身边的执失思力等将领,赶忙拉住颉利劝解:“不要啊大汗,切莫冲动,如今我们围城困敌是优势,只等草原传来消息,我们另一半兵马归来,攻破定襄指日可待,万万不可跟唐人对等拼杀呀,他们的兵甲精良,我们没优势的。” “是啊大汗,再等等,万一军师擒住了萧锐,到时候看他李靖还不乖乖就范?” 一帮人连拉带拽的将颉利劝回,然后派人通告李靖,暂且休战,只等双方寻到萧锐再说。 下了城头回去,李绩小声问道:“药师,如果颉利答应,你真的打算明日出城决战?” 李靖哈哈大笑道:“怎么把你也骗到了吗?城中粮草还够半月,守城伤亡很小,我可没傻到要放弃优势出城送死。吓唬颉利罢了,现在双方都在等萧锐的消息,是战是和?全看这小子是死是活,落入谁手了。” 落入谁手?玉门关外的战况已经进入尾声,这天下能擒住萧锐的,怕是还没生出来。 一声怒喝过后,萧锐单枪匹马一路杀到了赵德言面前,染血的君子剑架在了赵德言脖子上,逼他放过玉门关剩余残部。 赵德言面色惨白,浑身都是颤抖的,万人敌,这是真正的万人敌之将,传说中的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竟然是真的?怕是唯有当年的霸王项羽、西府赵王李元霸,才有这个本事,现在又出了一个萧锐,他藏的好深啊! 眼看事不可为,赵德言无力的挥了挥手,下令撤兵。 萧锐收回君子剑,冷声说道:“赵德言,回去转告颉利,识相的话就好好在草原做个大汗,如果敢不长眼进犯大唐,我萧锐必杀他。” 旁边一名突厥将军不服道:“我大汗身边二十万控弦勇士,会怕了你一个人?” 萧锐伸手拔出赵德言腰间的文士之剑,随手一丢就刺穿了对方的胸膛,当场倒地死亡。周围的护卫瑟瑟发抖,无一人再敢反抗。 “老子三千骑兵能屠了你们的王庭,不是因为三千人的战力,而是我为了救下这三千骑兵。如果只有我一人,二十万大军又如何?一天杀一千,总有一天能够杀光!不信尔等可以试试。” 这话谁受得了?突厥人哪怕再害怕,此时也是愤愤不平的。 赵德言连忙开口道:“萧驸马武艺冠绝天下,不用试了,我一定如实转告大汗。如果没有其他的事,告辞了。” “滚吧!” 眼睁睁看着赵德言带着一万多残兵向北离去,萧锐这才驱马来到玉门关守军这边。 短短的两刻钟啊,五千人老兵,此时不足两千了。而且个个带伤,萧锐不禁悲从心来。翻身下马,面带惭色:“各位,萧锐指挥失当……” 话没说完,一千多老兵齐刷刷全都单膝跪下,重重行了一个军礼,整齐的高声呼喊道:“万胜,万胜!” 嗯???这什么情况?萧锐愣住了。 守将霍安顺裹了裹身上残破的盔甲,虎目含泪道:“驸马爷,多少年了,我们戍边多少年了,第一次,生平第一次啊!” 什么第一次? “第一次正面打退草原蛮子。往常我们都是城头死守待援的,今日竟然看到他们撤退了,没白活,没白活啊……” 萧锐笑着说道:“放心,无论是戍边,还是杀敌,各位都是大功于朝廷的。这次叙功,萧锐亲自上表朝廷。” 嗯?? 所有人都沉默了,霍安顺赶忙解释:“驸马爷误会了,我们不是在意功劳。兄弟们杀出来,都没想着活下来的。常年戍边守城,岁月老去,那一腔热血未凉,谁不想反过头杀入草原一次?今次驸马爷带领我们圆了心愿,我们感动,有此一次,值了!” 所有老兵再次对着萧锐跪倒:“大唐万年!” 仿佛被他们的情绪同化了,萧锐同样举起手中的君子剑,高呼:“大唐万年!” 山呼过后,霍安顺指挥手下,收拢袍泽尸首,带回关内登记安葬。另外突厥人的尸首也收拾,堆在一起焚烧处理,免得发生瘟疫。 回到玉门关,汇合了苏烈等人,萧锐吩咐,这次玉门关五千老卒拼命来援,与我们是救命之恩,所以这次牺牲的老卒,除了朝廷的抚恤之外,我们这帮官二代们,也该有一份谢礼。众人没有意见,吩咐表示要出重金抚恤,同时照顾牺牲老兵的家属。 萧锐最大气,直接写下文书,以后萧家商队行走西域,留下三成收入给玉门关戍边守军。 “驸马爷,使不得……我等戍边是为了大唐,不是私人行为,您……” “霍将军,霍将军……” 霍安顺连忙劝阻,可说着说着,整个人扑通倒下了,吓得众人手忙脚乱的救援。 “霍将军,你受伤这么重,怎么不早说?硬撑什么?肠子都流出来了!”苏烈激动的喊道。 霍安顺脸色惨白,淡然的笑道:“看到驸马吓退突厥骑兵的时候,我就撑不住了。可还想再回关内看一眼……驸马,别费劲了,有今日一战,末将霍安顺,值了!” “你呀!早些说出来,说不定能救你一命的,谁人不知道萧驸马是长安第一神医?你硬生生把自己拖死了。”苏烈愤怒道。 取出金针,点刺五根金针渡劫,萧锐悲戚道:“说吧,还有什么心愿?你还有一炷香时间。” 霍安顺挥手召来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后生,语气艰难道:“这、是我的义子霍安,让、让他继续镇守玉门……” “父亲……”小将霍安声音沙哑的哭喊着。 萧锐死死握住霍安顺的手,“放心,有我萧锐在,霍安今后我保了。” “安儿,切记,此生忠于大唐……” “是,孩儿谨记!” 说完,霍将军撒手而去,玉门关哭声一片! 三日后,萧锐办完了玉门关守军的丧事,在西突厥众部落首领的见证下,于玉门关外亲手立下一块巨大石碑,上面写着一行字:“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萧锐” 随着萧锐的名声越来越大,玉门关也因为这座石碑的存在,往后三百年再无战事。 第一百七十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报!大汗,军师发来密报!”这个传令兵是个聪明人,递上了密信,悄然躬身退下了。是他不知道密信内容吗?不,是他太知道大汗的秉性了。 换那些个没长眼的,怕是还未走到大营门外,就喊出了事件的吉凶。是喜事也就罢了,是坏事的话,这般喊叫,岂不是打击士气?找死呢! 书信的内容大致意思是:西边战局失利,错估了萧锐的实力,也错估了西突厥的问题,从而导致夷男部落死伤三万余,仅仅存活下来一万残兵;铁勒部分五万人,被西突厥杀得七零八落,最终半数活下来的逃去了北方铁勒老家。萧锐已经平安从玉门关返回中原,抓捕失败了。 “刀呢?本汗的刀呢?”颉利一把扔掉了羊皮书信,遍地找刀。 刀?此时谁敢给他递刀?怕是暴怒的大汗,第一个砍死的就是递刀人。幸亏刚才报信人跑得快,否则不被砍死,也要挨上几脚! “萧锐没抓到,定襄城也丢了,唐军不但从幽州收获了几万骏马,还杀我草原部众无数,屠戮我王庭,抓走几百俘虏,这仗是怎么打的?我们不是去幽州兴师问罪的吗?好端端的优势,为何成了这样?” 颉利咆哮着,不光他想不通,下方的左右贤王、诸位首领,全都犯迷糊,是啊,明明是我们优势,十万兵马西去突袭幽州,为何变成了这样?到底错在了哪里? “契苾何力!都是这厮,如果不是他丢了我们的脸,被人抓了俘虏换战马,我们怎么会有今天的大败?”执失思力一把揪住了躲在角落的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自知理亏,本来就瑟瑟发抖的蜷缩在阴暗角落,不想被人提起,没想到啊,还是跑不掉!死定了! “大汗,大汗饶命啊!末将知罪了,我不该贪功冒进,本想着借突利一支兵马,欺负大唐幽州一顿,立下战功扬名的,没想到被契丹骗了,害得、害得……” 吓傻了的契苾何力,一股脑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全倒了个干净,到此时,大家才真正明白,闹了半天这场大战,全是因为这货的私心? “大汗,杀了这厮,害我们吃了这么大亏,损兵折将,还被人屠了王庭,奇耻大辱啊!” “大汗,杀了契苾何力!我来动手!” …… 七嘴八舌的,群情激奋,都是喊着杀的,没有一人为这位昔日的突厥先锋求情,可见契苾何力这货平时人缘不咋地。 契苾何力真想直接被吓死得了,以后我哪里还有脸在草原活着了?草原人的眼神太可怕了,全都想吃了我。 颉利到底是位雄才大略的,暴怒过后,头脑竟然能恢复清醒,此时众人请杀契苾何力,他却一言不发死死盯着对方,“你觉得自己该不该死?” 契苾何力吓得面色惨白,听到问话,毫不犹豫马上磕头,“末将该死,末将该死!不用大汗动手……” 说着,就要抽刀自刎,颉利却摇头道:“既然这样,那就死得有价值点。今夜你带二百亲兵偷入定襄城,救出大王子,本汗饶你一命。否则的话,你这条命如果能杀够五十唐军,也够赎罪了。本汗可免去你部落的连坐罪责。” 契苾何力右手狠狠锤在胸口:“救不出大王子,末将死在定襄城头。” 颉利嘴角微弯,“城头?呵呵,如果从城头摸上去,那就真的是让你送死了。定襄城下有一条密道,本汗当年派人秘密挖掘的,连大王子都不知道,否则也不会被擒住了。今夜你带人从密道进去,摸进城中放火起事,我们里应外合争取夺回定襄,最不济也要救回大王子。”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有些不敢相信,大汗竟然修了一条逃生密道?怎么可能?当初夺下定襄,大汗把粮食财宝都屯在这里,各种耀武扬威的羞辱大唐,什么时候怕过?暗中修了密道什么鬼? 颉利没解释,契苾何力长舒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虽然自己被迫当了死士,但能够有条密道摸进去,也比城头强攻死的慢些。 长安城中,捷报频传,玉门关外,驸马爷带领三千骑兵,和玉门关五千戍边老卒,硬撼突厥两万精锐骑兵,一场惨烈大胜,杀得玉门关周边蛮夷瑟瑟发抖,全都派来使臣朝拜大唐皇帝,目前送礼的队伍已经进了玉门关。 萧驸马更是借着势头,在玉门关外勒石震慑蛮夷。 消息一出,朝野震动!大家原本还在担心萧锐的生死呢,派去的玄甲军都没走到。人家根本就不用支援,八千对两万?什么概念?冠军侯霍去病可以吗? 长安城中,百姓茶余饭后,更是津津乐道,这几天,但凡有跟萧锐有关的消息,百姓们全都喜欢围在一起认真的听,许多老兵听着说书先生描绘的战斗场面,热血沸腾的大声叫好,甚至还有人求到萧家门前,要求重新入伍,哪怕给萧驸马牵马坠蹬,只要能跟着他一起杀一场蛮子过过瘾就行。 萧家庄内,太上皇老李渊开怀大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就知道萧锐这小子没事。 对了,快马传令,让他返程的路上勤着写书信,重点详述一下此次杀入突厥的经历,还有斡旋西突厥、杀红玉门关等场面。 说白了,老爷子无聊了,跟萧锐要最新鲜的故事呢。 襄城公主无力的叹道,皇爷爷越来越贪玩了,锐哥好不容易脱离险境,应该赶快回到长安才对,路上骑马,哪有时间写画本? 裴寂小声说道:“公主放心,派去的人我已经叮嘱了,说公主十分担心驸马爷,让他快些平安回来。” 人老奸马老滑,裴寂不愧是做过多年宰相的老滑头,不管是真是假,此时哄得襄城公主行礼致谢,不仅不计较了,而且也放下了担忧,转而跟其他几个女孩子庆祝去了。 在长安城连日的欢庆中,北边定襄传来消息,战事不利,定襄城不慎夜里被偷袭,损失惨重。不仅俘虏被救走,且城池也丢了,李靖和李绩带着六万溃兵,已经撤回了延州驻守。二人的请罪奏折也在路上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终回长安 “陛下有旨,幽州长史萧锐,少年有为,战功卓著,特加封为正三品冠军大将军,赐爵大唐冠军侯!钦此!” “萧锐领旨,谢陛下隆恩。” 解释一下萧锐的加封,冠军侯的爵位当之无愧,他做到了当年大汉冠军侯霍去病的功绩,顺理成章就是大唐冠军侯。只是这个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可不是杜撰,大唐确实有这么一职位,属于正三品武散官。有地位有荣誉,却没有实权,不用带兵。 地位等同于大唐十六卫大将军。甚至名誉还要优越一点,毕竟冠军侯有两重意思:年轻、能打! 在大唐,能打的将军不少,甚至百战百胜的也不是没有,但年轻到十七八岁的不多,如果能打加年轻,唯独萧锐。 至于为什么是冠军大将军这样一个没有实权的武散官?是萧锐自己的意思,也是李二、萧瑀、太上皇等多人的意思。 皇帝和太上皇两人认为,萧锐太年轻了,刚刚出了这么大风头,颉利恨之入骨,要让他稳一稳,先藏一下,等风头过了再给实权。 萧锐的想法很简单,十六卫的大将军都是有主的,我抢谁的饭碗?而且自己也不喜欢带兵练兵,回到长安逍遥自在的度假多好。 萧瑀的想法就更简单了,少年成名,冲的太高不是好事,若掌了大权,他拿得住吗?而且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太能惹祸了,还是给他个闲职,留在长安当个纨绔,咳咳、是纨绔克星,有个平安就好。像这次千里奔袭突厥王庭的举动,再来两次,萧瑀非被吓死不可。 千里迢迢终于回到长安城,皇帝携文武百官,出城十里亲自迎接。此时此刻,没人觉得萧锐是个毛头小子,也没人觉得大题小做配不上,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都在感慨,生子当如萧藏锋。 曾有人跟萧瑀吐槽皇帝太过偏宠萧锐,萧瑀还没说话,黑脸魏征就怼了回去,羡慕的话,让你儿子也去做一番功业,不需要太多,哪怕能达到萧锐这趟行程的其中一样,我老魏亲自帮你儿子请功。还是说你觉得自己功劳比萧锐大,应该让陛下更偏宠你?呸!尸位素餐之辈,只会饶舌。 对方被骂的狗血喷头,抱头鼠窜,后来大家才知道,这货是在捧太子李承乾的臭脚,内地里是太子嫉妒萧锐的得宠。几位老谋深算的谋臣智囊纷纷摇头,这位太子,区区十岁就这般心性?未来堪忧。 着急回家的萧锐,推掉了当晚的庆功宴,回家磕头拜见了母亲,母子二人洒泪团聚,然后留下书信一封给老爹,亲自驾车带着母亲直奔萧家庄。 当晚,萧锐不在,苏烈和一群小子成了主角,连带着萧瑀也被拉着灌醉了。 次日一早,萧瑀才看到书信,气得直跺脚,这个逆子,回来没给我磕头也就罢了,把你母亲拉走作甚?然后忽然想起一事,连忙派人跟朝廷告假一日,骑马追去了农庄。 他却不知道,萧锐思念母亲,想尽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身边还带着姑母萧皇后呢,没有个长辈女眷陪着能行? 只有萧皇后的问题,萧锐作担保,在萧皇后没有点头之前,先不大操大办,只以萧氏私人身份暂住娘家,也就是萧瑀府中。当然了,为了更安全,和少些麻烦,萧锐直接一起带着去了萧家庄,任凭皇帝李二抓耳挠腮,他也不可能跑去萧家庄要人,老爷子李渊还在呢,他敢对萧皇后不敬? 老李渊跟杨广是亲姨表兄弟,萧皇后是大业帝杨广的发妻,李二的亲表婶。 历史上的萧皇后一生命苦,大业帝身死,乱世中她先被王世充掳走,后来又被送给河北窦建德,再然后经过前隋和亲草原的义成公主引荐,利用突厥的威势,逼迫窦建德送萧皇后去了草原,说是托庇突厥可汗颉利身边,其实是被颉利强占了。 堂堂中原大隋朝廷的皇后,母仪天下,被迫委身颉利伺候蛮夷?可想日子有多么悲惨。 自古红颜多薄命,更何况萧皇后还是出了名的不老美人。哪怕现在真实年龄六十岁,容颜依旧是三十多岁雍容华贵、风韵犹存的美人样貌。否则当初萧锐在王庭见到她时,也不会认不出了,怎么看也不像六十的人,比之当前大唐长孙皇后,怕也不相上下,甚至更有味道一些。 史书记载,贞观四年大唐灭了突厥颉利,俘虏了萧皇后,然后皇帝李二纳了这位萧美人为妃,当时李二皇帝三十三岁,萧皇后六十三岁,他也下得去手……啧啧,不怪男人饥不择食,应该是萧皇后美的让人无法拒绝。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一岁,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凄惨一生。 历史上,萧瑀挡不住皇帝李二,眼睁睁看着苦命的姐姐,再次住进了皇宫,说不心疼那是假的。贞观二年萧瑀因为思念姐姐,托人顺路给草原的姐姐捎了一封书信,因此还有人举报弹劾,萧瑀还因此被训斥罚俸,此一件,足以证明萧瑀对姐姐的挂念。 今日换做萧锐,李二还真的不敢用强。萧锐也聪明,直接把萧皇后接到农庄,在太上皇李渊的眼皮子底下,李二不敢乱来。这跟历史又不太一样,历史上太上皇李渊从退位后,一直被软禁在大明宫,直到贞观九年病逝。 这次幽州之行,收获最多的当然是萧锐,但跟风去的一群二代们,同样收获不小。被送去幽州学(镀)习(金)之时,皇帝李二象征性的给了几人一个从六品的散官职位,现在,征战千里活着回来,清一色的宣威将军,从四品上的武散官。 就连护送战马的房二、柴哲威都是正五品头衔,红衣!年纪轻轻的红色官袍。 一群小子还不是最高兴的,他们的父亲才是最有面子的,一些中国式的攀比,可算从古至今最有默契的品质了。 萧锐的两位夫人,一文一武也各自赏了封号。 安乐城五品守将苏烈苏定方,加封从三品云麾将军。虽然是武散官,但待遇和身份地位,已经是天翻地覆了。从此苏烈在大唐也是叫得上号的名将。 另外李靖、李绩二人,虽然在定襄打了败仗,可朝廷不仅不罚,反而也有封赏。皇帝看都不看二人的请罪文书,只说了一句话:定襄城、俘虏突厥大王子等,本来就不是你们的战略目标。 你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拖住突厥大军,迫使颉利回援,解了幽州之危。至于定襄的事,是你们主将个人的作战谋划,朝廷不过问。朝廷只看到,你们成功了,颉利回援了,你们拖住了突厥的大军,幽州安全了,萧锐等人回来了,所以这一战完胜,当赏! 李靖还好,毕竟萧锐是他孙女婿,赏就赏吧,也算沾了后辈的光,与有荣焉。 李绩就难受了,这赏赐拿的打脸啊……竟然被突厥偷袭入城,七万兵马守城,最后还丢了城池,奇耻大辱! 一直在跟李绩较劲的侯君集偷笑了,还是我稳,帮助柴绍布置好了幽州,柴绍也够意思,如实报功,自己也混了一波赏赐,总算压李绩半头了。 萧家庄内,马蹄声响,襄城公主就开始往外跑,看到马车上萧锐的那一刻,公主瘫坐在地上,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一样,只知道盯着那人傻乐,眼泪却止不住的开始往下淌……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这么准吗? “好了好了,快别哭了,脸上的妆都花了,快成小花猫了。”萧锐搂着襄城公主,不停的给擦拭眼泪。 伸手往脸上一摸,襄城羞涩的推开对方,嗔怪道:“哪有化妆,又不是在宫里,住在这里我从来不化妆。” 萧锐哈哈大笑了起来,将襄城横抱着转了好几个圈,“我不这样逗你,你要哭到什么时候停呢?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嘛,而且以后再也不出长安了,就好好陪着你。” “羞死人了,你快点放我下来……” “怕什么?自己家门口,谁还敢笑我们?” 咳咳…… 身后的咳嗽声传来,萧皇后牵着孙儿杨政道的手,“小子,光天化日这般,伤风败俗!滚屋里抱去。” 萧锐面色一僵,不舍的放下襄城,拉着她的手过来行礼,“来,襄城,跟我拜见姑母。” “姑母恕罪,怠慢了。这是咱们家,我这就给您安排住宿。” 襄城紧张的行了一礼,萧皇后打量了一下,温柔而慈祥的上前拉起了襄城,“不错,这姑娘真不错,锐小子你哪里来的好福气,找到这么个好媳妇?” 什么意思?你侄儿我也不差吧?我不是倒贴呀。 “回禀姑母,这是襄城,当今陛下的长女。” “嗯,原来如此,门当户对倒是般配。” 这话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说的,当世唯独萧皇后敢这么说,萧瑀都不敢。谁敢说跟皇家门当户对?唯独萧家和杨家,萧锐是前朝西梁皇帝萧岿的孙儿,萧锐的亲姑母是前隋萧皇后,这出身是正牌的皇室子弟。 这时,马车里萧锐的老娘下来了,打量着前面妇人的背影,带着紧张的试探喊道:“是、是姐姐吗?” 嗯?这声音耳熟。 萧皇后转过身来,四目相对,两人都愣住了。 还是独孤氏先回过神来,不用萧锐搀扶,直接跳下马车,快步小跑上来,一把抱住了萧皇后,“真是姐姐。多年不见,可想死我们了。我和夫君日
相关推荐: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狂野总统
宣言(肉)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阴影帝国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归宿(H)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