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道些……” 不等气急败坏的李孝常说完,刘仁轨已经召来了县衙的衙役,“王爷,下官得罪了,是非曲直我们一定会查清楚,还报案人一个清白。至于您叮嘱的事情,下官尽量办。来人,请王爷回避。” “你……我看谁敢?本王……” 李孝常失误就在,今日没带亲卫来,只有两个下人侍从。长安县令刘仁轨又是个胆大包天的主,所以最终在原告母子目瞪口呆之中,他被一众衙役的拖拽下,抬出了县衙。 车夫的妻子长吁了口气,“还好这位县令厉害,要不然今日咱们娘俩非被王爷杀了不可。” 她儿子哭丧着脸说道:“娘,刚才您没听那县令说吗?王爷叮嘱的事,他尽量办,恐怕他也是王爷的手下人,咱们逃不过去了。早知道就不该来……” 嘎!妇人真的吓昏了。 不多时,负责调查案件线索的刑捕头慌慌张张的跑了回来,气喘吁吁的说道:“不好了大人,有情况!” 第五十六章 刑捕头的真本事 看着慌里慌张的刑捕头,面上全是惊骇之色,刘仁轨知道事情不小,带着对方来到了后堂,只有刑捕头和师爷他们三人。 “怎么回事?查出来什么了?”刘仁轨镇定的问道。 刑捕头小声说道:“下手的人身份、身份很不凡。因为是冬季有积雪,尽管对方隐蔽身形很高明,但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人是朝东城去了。” “住东城的多是贵族功勋官员,这么说,对方不是个普通的百姓?也好,既然是贵族官员,总比江湖游侠要好的多。”刘仁轨是县令,破案之余,更多的考虑长安城的治安。 刑捕头继续说道:“对方反侦察能力很好,所以我们只知道他去了开化坊,然后就追不到了。” “开化坊?莫非要阖坊搜查?不行,只知道对方身手,不知道对方容貌长相,形体特征,是否受伤,无法阖坊搜查。”刘仁轨皱眉思考。 刑捕头接茬道:“大人,您忘了?对方能徒手打死飞驰的战马,不是一般的身手不凡,分明就是一名神力猛将。而且,朱雀大街现场,被他踩碎的地砖有脚印,初步判断,此人年纪不大。” 刘仁轨笑了:“果然不愧是长安城断案第三人的神捕,这么短时间,就能查到这么多线索。现在就好找多了:对方是个长安少有的年轻高手,且身份是贵族,住在开化坊。” “刑捕头,你是战场上下来的,根据你的所知,长安城内,有这号人物吗?” 刑捕头摇头道:“没有,能一拳打死一匹战马的猛将,无一不是朝中排得上号的人物,比如秦将军、尉迟将军、程将军等人,可他们这群人里面,最年轻的数薛家二猛,这两兄弟,也三十好几了。” 薛家兄弟,说的是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二人。 “再说了,这些都是成名的人物,谁也不会跟义安郡王李孝常的儿子过不去,传出去,岂不是以大欺小的恶名?” 刘仁轨点了点头,“不错,基本可以排除老一辈名将。唉,只有兵部走一趟了。可兵部的大人,谁会卖我一个小小长安县令的面子呢?” 刑捕头欲言又止,被师爷瞧见,连忙催促道:“刑捕头,您是不是有什么具体发现?别不敢说呀,咱们都是在帮县令大人办事,有大人撑腰的。刚才义安郡王来弹压,大人也给顶回去了,你还怕什么?隐瞒不报才是大忌。” 刘仁轨这才发现刑捕头情绪不对,笑着说道:“是啊,老邢,咱们相处也几个月了,你什么时候见我怕过谁来?咱们深受皇恩,只要把事情做好,有陛下撑腰,什么都不用怕。” 刑捕头听明白了,县令是陛下亲信。 壮着胆子小声说道:“大人,属下有个猜测,但不敢说出来。” 不敢说出来?莫非真的让我猜中了,是义安郡王被绿,自己亲手杀了儿子?刘仁轨冷不丁的想到。 “此时就师爷我们三人,且说来听听,不用担心泄密。” 犹豫了一下,刑捕头小声说道:“大人,朝中新老权贵,多住在城东的东市周围,开化坊内,顶级勋贵不多,唯有一人。” 一人?开化坊内? 刘仁轨是长安县令,对治下的所有地方和人情,绝对是烂熟于心,瞬间就想到了:“是宋国公府?不对呀,宋国公是书香门第的文官,难道,是他雇佣江湖人士刺杀?可没听说他跟义安郡王李孝常有什么恩怨的,你没搞错?” 刑捕头苦着脸道:“大人,您不是说,您敬佩的是敢于为民请命的萧御史吗?将来如果升迁,一定要去御史台。那您是不是忘了,萧御史就是宋国公长子。而且他当街公审封言道之日,曾一人徒手剿灭封德彝上百私兵,这般身手,尉迟将军曾坦言,二人能打个平手。” 嘶……你是说,杀人的,是、是萧御史? 刘仁轨惊呼道,师爷连连给刑捕头使眼色,心说你这厮,让你分析案情,你也别胡说呀,萧御史是什么人?咱们长安县不单惹不起,而且还是大人心中的偶像,你没事提他干嘛?找死吗? 刘仁轨没有因为自己对萧锐的佩服,就责怪刑捕头,反而认真推理着可能性,从身份地位,恩怨情仇,到作案手法、行事风格,还有现场的证据线索等等,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 师爷连忙劝解道:“大人,不可能的,萧御史领了陛下的君令,听说在灞水边上营造巨型工坊呢。谁都知道萧御史敬业,已经几个月没回家了,怎么会突然出现了朱雀大街上,杀个纨绔呢?” 刑捕头连忙附和:“是啊是啊,坊间传闻说,因为这件事,宋国公到现在还睡书房呢。” 回过神的刘仁轨瞪了刑捕头一眼:“宋国公也是咱们能议论的吗?行了,老邢,你跟师爷把证据和证词之类的归置归置,照章办事,不用有所顾忌。我去入宫求见陛下。” 刑捕头担忧道:“大人,您真的相信是萧御史?” 刘仁轨笑道:“为何不信?现在本官才知道,为何刚才义安郡王极力反对追查下去,原来是他已经知道了仇家,要说现在长安城里谁最不能惹,呵呵,萧御史算一位。” 师爷颤抖的问道:“那如果真的是他,咱们、咱们敢去传唤吗?” 刘仁轨沉吟道:“萧御史为人,应该不会滥杀无辜,我相信他。等我面圣回来再说,对了,老邢,记得暗中寻访一下,看萧御史昨日回过长安没有。” 皇宫太极殿小书房,李二召见了刘仁轨,这是自己亲手提拔看好的人,上任几个月来,做的很好,且从未借助过皇帝的力量,这是首次求见,想必是遇到了难题。 听完刘仁轨的汇报,李二眉头微皱,不用询问内侍老高就知道,肯定是萧锐干的了。 朱雀大街上,昨日夜间,那个时间段,不正是萧锐从宫里回家的时间吗?这小子,都说了不要打草惊蛇,怎么把李孝常的儿子打死了? 回头给内侍老高使了个眼色,对方不动声色的退下,让人去探查,李孝常是否有异动。 “这件事,不是萧锐做的。昨日他确实回过长安城,不过是从工地送襄城回宫,因为回来的迟了,所以朕将他留宿宫中一晚,他当时就在跟朕汇报工地事宜。” 呼……原来是这样,刘仁轨松了口气。 如果让萧锐知道,老岳父亲自帮他遮掩,做不在场证明,怕是得抚掌大笑,这门亲事果然不错,这老岳父能处,将来找机会,一定得安排一把998足疗套餐回报一下。 “陛下,有件是很奇怪,义安郡王的儿子被杀,他竟然想息事宁人,不让微臣查下去,甚至对那车夫一家也下了封口令。微臣不知原由,只是奇怪,官小位卑,不敢多问。” 李二心中冷笑,李孝常,若不是做贼心虚,至于这般谨慎?儿子死了,你大闹长安都不过分,现在呢?此地无银三百两!蠢货。 “此事你不用管他,民不告,官不究,你用心办车夫的案子即可。朕会派人协助你。” 第五十七章 奇怪的小长乐 听说长安县令入宫一趟,出来就不再过问义安郡王府的事,义安郡王李孝常笑了,看来陛下还是信任自己的。 果然,没过多久,宫里来旨,慰问义安郡王丧子之事。于是乎,李孝常更加放心,联络其他几人,计划继续。 自从在工地吃了一顿食堂大锅菜之后,回了宫的小长乐似乎对这道简单好吃的美食,产生了异乎寻常的执念,整天缠着御膳房的人,要在宫里做一次大锅菜。 御膳房的人怎么可能答应?我们可是御厨,做那种百姓吃的粗糙菜品?那不是自甘堕落吗? 这帮人看小长乐是个孩子,就敷衍的说,御膳房设备不足,做不了大锅菜,首先要有超级大锅,还有大铁铲之类的。 小长乐信以为真,转而去找老爹李二帮忙,跟工部打造了一口大锅,还有一个大尺寸铁铲。 只不过,两样东西都是按照小姑娘比划的尺寸,怪异的是,铁铲对比大锅,有点点大,大概有大锅的三分之一直径。 不怪小长乐给的尺寸不准,她给出的是她自己能比划的最大直径,张开双臂,这么这么大的一口锅。 铁铲倒是说明白了,将作监直接给了一把新的大铁铲。 交接清楚之后,将作监的人听到了长乐公主的碎碎念:这下,应该足够做一顿好吃的大锅菜吧? 啥玩意?打造这么大的东西,是当作做菜的锅???小公主是要宴请多少个人呀,用这么大的锅?那铁铲该不会是……炒菜的? 将作监的人感觉脑子不够用了。 次日,御膳房的人看到对应的器具,全都傻眼了,真、真的打造出来了? “什么???你们不会做大锅菜?那你们为什么早先不说?还骗我去打了这么大一口锅,你们知不知道,为了这口锅,我花光了这个月所有的零用钱。” 小长乐哇的一下大哭起来,气不过的她,直接抄起比她脑袋还大的铁铲,追着御膳房众人拍打起来。 后宫立政殿:“娘娘,不好了,长乐公主在御膳房跟人打起来了,说是要拆了御膳房!” 什么??? 长孙皇后颇为惊讶,长乐?她是几个孩子里面,最乖巧的一个,怎么会跟人打架?而且,拆了御膳房?她才几岁,根本不可能。 当皇后带人赶到的时候,看到的是御膳房一片狼藉,小长乐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已经成了小花猫。那铁铲也被她丢在一边。 这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孩子受了多大的委屈呢,皇后哪里还有心思责怪女儿。 问明了事情因果,长孙皇后脸色相当难看,冲着御膳房众人训斥道:“尔等好大的胆子!欺负公主年幼,就敢戏耍于她?来人,全部杖责五十,赶出宫去。” “我等不敢,娘娘开恩啊!那道什么大锅菜,我们真的不会做呀。”御膳房的人吓得匍匐在地。 襄城公主站出来呵斥道:“不会做为何不早说?若是实话实说,小妹何至于欺负尔等?哼,咎由自取。堂堂御厨,连个大锅菜都不会做?” 长孙皇后为女儿出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杀鸡儆猴,整肃御膳房也是目的。所以这次手腕很硬,将此次涉及的御厨,全都打一顿轰了出去。 御膳房主官被降职一级,留职听用。 “娘娘,御膳房如今人手不足,一下裁撤这么多人,今日公主和皇子们的菜品供应……” 也幸亏长乐找的是专门负责公主们膳食的御厨,若是整个御膳房被她找上,怕是今日皇宫得吃不上饭了。 小长乐噘嘴道:“母后,他们太笨了,大锅菜都不会做。咱们去外面吃吧,大哥哥给了姐姐一个牌子,说是在醉仙楼吃饭不要钱的。那里做饭比咱家的御厨好太多了。” 御膳房主官满头黑线,可这是事实,那醉仙楼是萧驸马开的馆子,御膳房也惹不起,唉,人家骂的合理,我们就是笨蛋废物。 襄城公主笑道:“小妹,你想出去吃饭,改日我带你去就是了。但是今日,因为你的任性,裁撤了御膳房太多的人,皇宫的饭食就供应不上了。咱们怎么能一走了之呢?” 小长乐吐了吐舌头,小声嘀咕道:“又不是我要欺负他们,是他们要骗我。” 皇后点了一下女儿的脑门笑骂道:“你呀,这么大了还任性,该找个礼仪先生教教你了。襄城,你可有什么主意?” 襄城公主皱眉深思,眼角余光瞥见了地上的大铁锅和大铁铲,眼前一亮,“母后,不如,让人尝试真的做一顿大锅菜?如小妹所说,我们一起在锐哥的工地食堂吃过,做法简单,还非常好吃。”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板着脸对御膳房主官说道:“听到了吗?今日给皇子公主他们,就用这口大锅,做一顿大锅菜。” 啊?可是我们…… 御膳房主官刚想辩解,看到皇后的眼神,立马缩回了脖子,不敢说话了。 长孙皇后什么没见过?你们堂堂御厨,百姓家的大锅菜都不会做?蒙骗小孩子还行,若是当着本宫的面糊弄,本宫不介意换一个御膳房。 襄城笑着说道:“母后,我跟锐哥参观过他的工地食堂,大概知道制作流程,不如让女儿留在这里指点他们,也让弟弟妹妹们换换口味。” 长孙皇后欣然答应,“来人,去通知宫里的所有皇子公主,今日立政殿摆宴。都到立政殿吃饭。包括太子。” 皇帝李二闻讯,也在饭点赶到了立政殿,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宠女狂魔李二又派人问责了一遍御膳房,御膳房主官差点被吓死。 立政殿内,吃着八分像的大锅菜,听着子女们赞不绝口,一个个不用人伺候,全都抢着吃的喷香,一家人其乐融融,皇帝李二很是欣慰,心说萧锐这小子,倒是有些奇思妙想。这样方式的家人聚餐,以后得多搞。 次日,皇后果然给长乐公主安排了个礼仪先生,从个人教养,讲到宫廷礼仪,再讲到女子道德…… 小长乐迷迷糊糊的听了好几天,只记住了一句话,“男女授受不亲,女孩子的身体,是绝对不能让男孩子触碰的。” “那如果被人亲亲了呢?” 这个问题,差点把讲课老师呛死,这公主才多大呀,知道这么多?不过没有多想,随意回答了下:“要么问责打死对方,要么嫁给他。” 小长乐皱眉想到:“打死大哥哥?呜呜呜……绝对不行,大哥哥人很好,我也打不过他。所以,我将来也要嫁给他?” 画外音:萧锐:小长乐啊,哥哥我还没活够呢,你别乱说啊! 第五十八章 谁来协助? 长安县衙内,面对县太爷刘仁轨给到的压力,邢捕头都快哭了,“大人,您就饶了属下吧。我就这点微末本事,查到开化坊已经是极限了,现在真的找不到任何其他线索。要不,您下个协调公函,请其他两位试试?” 这两天,邢捕头快被逼疯了,好不容易抽丝剥茧,查到了开化坊,并且推断出萧御史的重大嫌疑,现在县令却说,萧御史的嫌疑可以排除了?必须换个思路,重新推理。 重新推理?还怎么重新推理?无论从哪里推理,证据确凿的是,人消失在开化坊了。我们对开化坊里面,每一个百姓,能有多少了解?里面大大小小,基本住的非富即贵,谁敢明目张胆的查? 所以,邢捕头开始叫屈,他说的其他两位,分别是刑部和大理寺的两位断案高手,单论推理查案,邢捕头排长安第三,另外两人占据榜首。 虽然嘴上是这么叫苦,但邢捕头心里却不服,心说就算那两位来了,也得跟我一样折戟沉沙,能查到的不会比我强多少。 他不敢说的真话是:大人前后言行差的太远了。具体怎么排除的萧御史嫌疑,他缄口不言,只是去了一趟宫里,回来就让重新查?十有八九是受了圣人的嘱托,故意帮萧御史脱罪。我老邢职业许多年,少有纰漏,这次应该错不了。 刘仁轨眉头紧锁,相处多日,他能猜不到邢捕头什么意思?看对方的眼神就知道,他是坚持怀疑萧锐的。可不行啊,圣人亲自作证,萧锐有不在场证明的。那就说明,在开化坊里面,有一位其他的大高手。 问题是,长安县衙级别不够,不敢大肆搜索,而且时隔许久,谁知道凶手走了没有?一时间,刘仁轨也发起了愁。 “老邢,别嚷嚷了,你甭想撂挑子不干。上面确实派下了人协助,不日就来,到时候别打了你的脸。” 啥?真、真的让那两个家伙来顶替我?邢捕头慌了,说归说,闹归闹,如刘县令所言,如果真的让其他同行查出了真凶,邢捕头可就打脸了。 “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魏相到!”师爷小跑着进来报号。 里面争执的两人,同时愣神的往外看,师爷慌慌张张冲进来打着手势:“大人,快、魏大夫到了,他还不让通报,您快出去迎……” “不用迎接了,同为朝廷同僚,魏征不曾高人一等。”老魏一脸和煦的走了进来。 刘仁轨连忙拱手行礼,“下官长安县令刘仁轨,见过魏大夫。” 而师爷跟邢捕头连报号的资格都没有,恭恭敬敬的跟着行礼。 亲自上去扶起刘仁轨,“刘县令不必多礼。本官此来,是奉皇命,协助你查办朱雀大街杀人案的。所以,未来几天,听你调派。” 魏征素来冷面,这突然的温和起来,面部肌肉还有点不适应,所以看起来有种皮笑肉不笑的滑稽感。 “啊?您、您亲自来、来协助?”刘仁轨脑子僵硬,怎么也不敢相信。 邢捕头跟师爷已经开始悄悄往后撤步了,大佬不仅降临县衙,而且这意思是要待几天,大家一起共事? 谁都知道魏黑脸的大名,平日里,背着人家议论两句可以,但真的当面时,谁敢说自己不紧张?就连皇帝李二,面对魏征时候,也得注意分寸。 史料记载,一次皇帝在御花园石桌旁休息,手中把玩着一只他人进贡的鸟儿,恰逢魏征来汇报正事,皇帝知道不好,连忙将小鸟藏在桌下。可魏征还是看到了皇帝玩鸟,于是当场劝谏一番,搞得李二十分苦恼。 “魏大夫,您就别戏耍下官了,查一件小案子而已,怎么用您亲自出马?”刘仁轨苦着脸说。 魏征认真道:“小案子?人命关天既是大案,这是长安城,是朱雀大街,有人被当街打死,长安的治安何在?百姓的安全何在?刘县令,人命关天无小事!” “是是是,下官失言。”刘仁轨冷汗直流,人家魏大夫说陛下的时候,叫劝谏。说我们这帮小趴菜的时候,那叫训斥,搞不好乌纱帽的都保不住,压力山大。 魏征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不闲聊,说明来意,然后就开始询问案情,几人一起推理。 听着师爷跟邢捕头的汇报,魏征沉吟道:“这么说,长安城内,身手能徒手打死一匹马之人,都有嫌疑。” 刘仁轨点头道:“确实,但如此人物,几乎全都是当世猛将,义安郡王之子是个晚辈,下官想,谁会跟一个小辈动手?而且,李义安也不敢对这帮猛将冲撞下手吧。” 魏征训斥道:“糊涂!办案勘察,要讲证据,岂可主观臆断?好几天了,你可曾询问过这些人当夜的去处?” 啊?询问去处?我?一个小小的七品长安县?您还是杀了我得了,那可都是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下来的将军,公侯一流,而且这样的人,有几个脾气好的?我敢去问吗? 看刘仁轨脸色,魏征就知道:“怎么?害怕官小,不敢去过问?哼!本官来时,陛下还夸你精明强干,是个好苗子。没想到,也是一个没骨气的。如此,你就别管了,去查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吧。此案本官全权负责。” 训斥完,魏征转身大步离开,马不停蹄的直奔兵部,找李靖咨询过后,就开始挨个猛将的去走访。 刘仁轨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魏大夫的话,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连义安郡王李孝常都敢怼,去询问几个将军就不敢了?如果这么胆小,还提什么实现大志? “师爷,随我去拜访义安郡王,他肯定隐瞒了些什么。邢捕头,你去查查被杀的李义安,最近接触过什么人,得罪过谁?一个郡王世子,在晚上回家途中,被一名高手无缘无故的击杀?呵呵,此案怎么看,都不像是巧合,未必没有仇杀的可能。” 刘仁轨被老魏刺激的支棱起来,不仅堵上了自己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可他却不知道,老魏是故意这么言语刁难的,目的就是接过此案的办案权,然后借查案之名,办皇帝交代的事。 谁都以为御史大夫亲自出面,是皇帝安抚义安郡王李孝常的特批,可没人知道,魏征查案是假,趁机串联各路将军是真,等李孝常等人动手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不过是一只可怜的小丑。 第五十九章 宿卫作乱 贞观元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夜,长安城因为年节临近,所以暂停宵禁,所以入夜时分,长安城各个街道上,依旧人来人往的繁华。 可这天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天,午夜三更时分,负责长安城内夜间巡逻的武侯、卫兵,竟然渐渐的朝着皇宫朱雀门聚集而去。 朱雀门外,四名身穿盔甲之人为首,身后跟着五百精锐亲兵,后方还有陆续聚集赶来的武侯兵马。 这四人有义安郡王李孝常,滑州都督杜干才,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及其下属统军元弘善。 朱雀门今日值守的将军,乃是右监门将军长孙安业,此时他正站在城头,笑眯眯的看着下方越聚越多的兵马。身边和宫门内外,全是长孙安业的心腹,所以今日里应外合反叛,万无一失。 “舅舅,这是我们长安县的暗桩传回来的情报。”统军元弘善送上一份情报,同时朝着李孝常看了一眼。 刘德裕打开略略看过,转而递给了旁边的李孝常,语气悲痛道:“王爷,令郎被害一事有眉目了,长安县查出了凶手,却不敢上报,我们的人冒死传回了消息。” 哦?李孝常说不关心是假的,只是为了大事,一直隐忍。 伸手接过了情报。 “没想到,竟然是萧锐那个煞星!好、好、好得很!听说他号称长安纨绔克星,但我儿常年跟我在利州,才回长安几日,根本不认识他,与他无冤无仇。他竟然如此辣手。二郎,过了今日,父王一定手刃仇人,亲手为你报仇。”李孝常将那情报攥在手里,怒火使得他紧握的拳头咯吱响。 刘德裕趁机说道:“王爷,那萧锐一个黄口小儿,仗着昏君的宠信,竟然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长安城大小官员,早就看他不顺眼了。等我们做成大事,杀了他给大家泄愤,想必,朝局不稳的隐患,就可以消弭了。” 李孝常惊喜道:“哦?竟然还有此等美事?如此说来,无论如何,那萧锐都该死了。” 转头看了一眼,身后聚拢了约莫三千兵马,李孝常自信的朝城头朗声喊道:“安业兄,此时不开宫门,更待何时?” 城头上长孙安业哈哈大笑,大手一挥:“开门,过了今日,尔等加官进爵,封侯有望!” 一群心腹瞬间红了眼,宫门开的更快了。谁不盼着能封公封侯?光耀祖宗? “昏君无道,滥用奸佞,我们杀进去,铲除无道,匡扶天下!随我冲!” 马蹄声起,李孝常、刘德裕、杜干才等人,率先策马冲进了朱雀门,统军元弘善招呼下属步兵武侯,全部跟上。 于是,喊杀声起,夜色下逐渐肃静的长安城,瞬间热闹起来,无数百姓闻声而动,点点烛火渐渐点亮,不一会儿,整个长安城就亮起了万家灯火,许多百姓都走出家门,疑惑的看向宫城方向。 一路横冲直撞,不多时跑过了三省六部的衙门,眼瞅着太极宫就在眼前,李孝常等人眼中喜色渐露,距离成功更进一步了,拿下太极殿,就能改朝换代,掌握天下! “杀入太极殿,活捉李世民!” 几千兵马如同见了血的鲨鱼一样,很快陷入了狂躁,一股煞气弥漫,看起来相当唬人。 就在这时,太极宫内的烛火竟然依次被点亮,同时被照亮的,还有太极宫的三道宫门——永安门、承天门、长乐门。 直到此时,李孝常等人才逐渐看清,整个太极宫门前宽阔的道路上,全都站满了刀甲如林的禁军。 只一眼,整个几千人的宿卫叛军的气势,瞬间就矮了一半。 “长孙安业……”李孝常大喊,他以为是长孙安业背叛了大家。 “喊什么喊,这几天我一直在盯着,宫中没有增添兵马,那一定是李世民虚张声势,让宫中太监伪装的。你别忘了,他最擅长玩这个,去年长安城外,颉利就被他骗了。”跟着策马冲杀的长孙安业,给了一个蹩脚的解释,勉强提振一下信心。 “好!事已至此,杀过去就知道了,随我冲!” 冲?拿什么冲? 原本一片黑暗死寂的三省六部衙门区域,竟然同时亮起了灯火,这一下,瞬间把叛军吓了一跳,几千人乱作一团,再不复刚才冲锋的气势,反而像受惊的兔子般,拥挤踩踏起来。 一员大将持刀驱马出现在左侧,“李孝常、刘德裕,尔等事发了,张士贵在此恭候多时。” 右侧,一群暗青色衣甲的兵马缓缓出现,为首一员大将镔铁长戟、一身威武虎头甲胄,“玄甲军翟长孙在此,叛军听着,传陛下口谕,投降免死!” 唰! 所有叛军,不约而同齐刷刷的转头看向了右侧,玄甲军?是闻名天下的玄甲军,号称三千破十万的玄甲军? 都不用动手,单单听那名头,看到那玄青色的铠甲,这几千叛军就吓得腿软。人的名树的影,即便是在夜间,不容易分辨真假,可谁也不敢赌自己的小命。 “大家不要慌,长孙安业将军证明,他们全都是假的,虚张声势,是太监宫女临时装扮出来的,太极宫里根本没有这么多兵马……”刘德裕、李孝常等人,纷纷出言安抚下属。 长孙安业的脸色像死了亲妈一样难看,谁说我要证明了?我怎么证明? 一种叛军下属也不是傻子,宫女太监装扮的?且不说那浑身杀气,还有那整齐的队伍,如林的刀枪,单单人数就不对,四面合围,得有上万人吧?宫里有这么多宫女太监? 禁军首领张士贵举起长刀怒喝道:“给尔等三息,手持军械者,死!” 咣当! 不知是谁手中的刀掉在了地上,仿佛是拧开了泄洪的闸门一样,只听咣当、咣当……兵器落地,砸在青石的声音不绝于耳,足足响了一分钟,几千人的叛军,蹲在地上抱头的,足有九成。甚至还有二百多人是几名将军的亲卫、心腹。 气得李孝常等人脸色铁青,脾气暴躁的长孙安业,直接抽刀砍死了身边两个投降的心腹。但有什么用?显然大势已去,人家有防备的。 太极宫承天门缓缓打开,一身金甲、腰悬天子剑的李二,龙行虎步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好几员看好戏的大将。 刘德裕的外甥,统军元弘善吓得,一个不慎,跌落马下,瘫软在地上如同一摊烂泥。 两军对垒,胜负已分,李孝常不甘的朝皇帝李二问道:“胜者为王败者寇,陛下,能告诉臣,我们什么地方出的纰漏吗?” 李二哈哈大笑道:“就凭你们几个废物?也敢野心问鼎?半个月前就知道你们的计划,知道为什么等到现在吗?”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全都充斥着不信任,你们特娘的谁办事不牢被发现了? 第六十章 宫中夜宴 李孝常一帮叛军相互攀咬之时,皇帝李二开口了,“果然是一群蠢货。之所以等到今日让你们自投罗网,不过是为了永除后患罢了。现如今,大将军程知节、尉迟敬德,已经分别赶到了利州和滑州,你们的退路已断,投降或者自裁,选一条吧。” 众人心如死灰,没想到,后路也被堵死了。特别是义安郡王李孝常,他任职利州都督,在利州经营多年,本想着若是此次不敌,或者出了岔子,自己可以逃往利州老巢,或许可以苟延残喘活下来。 又或者就算被下狱,可以用利州威胁朝廷释放自己等等。 他想到的计划都很合理,偏偏没想到,他的退路也早就被洞悉,只剩下死路一条。 宿卫统军元弘善伏地哭求道:“圣人,末将一时糊涂,受了刘德裕的蛊惑,求圣人免我一死,我愿战死北境沙场……” “我呸!元弘善,你好不要脸,你可是刘德裕的亲外甥,关键时候却如此这般?北境沙场若是有你这种东西,怕是第一个带头反水投了颉利。”张士贵破口大骂。 刘德裕脸色黢黑,真想吐血,自己的亲外甥,素来对他最为器重,没想到却是个软骨头?如果不是时机不对,刘德裕绝对会一剑斩杀了元弘善。 李孝常也算硬气,朗声说道:“胜者为王败者寇,要杀便杀,敢做下今日之事,就没想过害怕。” 皇帝李二冷笑道:“好,好气魄。倒是小瞧了你李孝常。来人,将他们全都押进天牢候审,张士贵,派人连夜抄家。一个别放过。” 刘德裕看着围上来的兵士,不堪受辱,抽出腰间宝剑,大笑三声,横剑自刎。哭求的元弘善神色略显悲痛。 李孝常、杜干才等人,一副兔死狐悲的戚戚感。 太极殿小书房内,长孙安业被绑着跪在地上,皇帝李二眼神阴鸷,为自己的发妻感觉到不值。 “当年你将年幼的辅机和观音婢赶出家门,独霸家产。按理说现如今他们二人富贵了,应该跟你记仇才对。可二人心胸宽广,念在同胞手足之情,不跟你计较,甚至观音婢亲自劝我帮帮你,所以才让你身居高位,得到重用。可你是如何做的?” 长孙安业深埋着脑袋,似乎是怕死,可其实他心里依旧不服气,心说你们这叫重用?让我给你们看大门,这叫重用?我呸!长孙无忌都能入住朝堂当宰相,我长孙安业就配看门? 看到对方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李二也不想多说,挥了挥手,示意内侍老高带下去吧,该怎么审就怎么审。 李二以为,这次仁至义尽,杀了这个白眼狼长孙安业,也是替发妻长孙皇后出出气。 就连长孙安业自己都知道死定了,李孝常可是皇帝的四服族兄,
相关推荐: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狂野总统
宣言(肉)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阴影帝国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归宿(H)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