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虽是暮春,早上还是有些凉,杨思焕穿了件长衫,外面披了件披风。 不到卯时门就开了,士子们依次排好队,由专人搜检一番才放行,快到杨思焕时,她自觉地脱下披风。那日司仪交待过,面圣要穿得正式,况且披风容易藏夹带,也是不允许带的。 经过检查之后,鸿胪寺的人过来将她们领走。 朱红的宫墙像盘龙向前延绵,氤氲的晨雾中,一眼望不到头。 殿试考时务策,策问由内阁大臣们拟好题目,交给皇帝钦定,一般涉及吏治政风、民生仓储等,二三百字。饶是如此,策问几乎无关国是,考察的都是士子治国理政的能力,不会涉及重大决策。 士子收到策问之后写对策,格式固定,不许涂改,且不得少于一千字。杨思焕这些天看了不少状元的对策,很少有状元写的对策少于两千字的,总得来说,尽量写多一点。 杨思焕走在路上,双手不停地抓握,现在她的双手冰凉,甚至有些僵,怕只怕到时候连笔都拿不稳。 鸿胪寺的人将士子们带到太和殿,两廊已经整齐地排好了二尺高的书案,旁边铺着明黄的蒲团,杨思焕见状不由地蹙眉。 果然没猜错,要跪着答题。考试要考一天,她就得跪一整天。 士子跪好,片刻后出来一个宦官,朗声道:“皇上驾到。” 众人闻声纷纷低下头,周遭一片死寂,余光中,皇上身着明黄的衮冕朝服,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向龙椅。 士子们行了三叩礼,礼部侍郎就带人过来散题。 散题时,太阳已经升起,阳光泄入殿中,也没那么冷了。 题目装在牛皮纸袋里,开口处盖了衿章,杨思焕轻呼一口气,拆开信封,当题目在她手中展开时,她怔了怔,随之皱了眉。 第40章 殿试 策问是内阁大臣出, 之后交给皇帝钦选的,能进内阁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她们出题自然是讲究的。 往年的策问内容, 无非是安民、兴贤、吏治, 这是倒好办。 有时也会出抽象的, 抽象的分为两大类, 其一守成, 其二开拓。 杨思焕看过无数状元对策,总结出模版,前者的对策套路, 就是夸颂扬当今圣上英明的同时,顺带在原有制度上提一点小建议, 要想出彩,关键就在这小建议上,既不能戳了圣上的心, 又不能言之无物。 而后者的套路也差不多。总之就是, 边夸边提意见,重要的是知进退, 懂方寸。 但今天的题似乎和以前不一样, 题目开篇就是:暴雪连天, 累及南北, 饿殍遍野, 房屋倾颓… 开篇描述得很是惨烈,简单来说, 就是连日大雪, 压倒房屋、冻死百姓,其中还有不少是被饿死的。 最后连发三问, 首先问如何赈灾,又问如何治理,最后一问很奇怪,问的是:谁应该为此事负责? 整题以雪灾为载体,看起来考治灾,但再看最后那句:卿以为,孰当担此责? 这种问法杨思焕倒是头一回见,她将题目反反复复读过一遍,先不急着打草稿,而是揣测皇上的意图,以及那位出题的内阁大臣的意图。 当朝内阁六大辅臣,她虽然不知道是哪六位,但按理来说,能入内阁的,至少是四十多岁,甚至七八十也有可能,她们那些老家伙浸淫宦海多年,心思太难猜了。 她就从皇帝那边考虑。皇帝当然希望安定民心,灾难来临之际,很多百姓会把原因归结于神明,君权神授,据说十
相关推荐:
角色扮演家(高H)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心情小雨(1v1强制)
寡妇门前桃花多
赘婿
小怂包重生记(1v2)
军师威武
媚姑
我以力服仙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