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谁知三两年 > 第102章

第102章

有官员将您的旧事和身世牵扯出来,弹劾您是罪臣之子,对大魏积怨已久,逼着陛下对您严惩降罪!” 陆乩野闻言这才抬起眸,往榻上慵懒的一靠,抚一抚眉骨,“那本将便成全他们,去将这件事散播出去,明日我要整个都城都知晓此事。” 傅谨大为不解,“可是……” “不必多问,这件事做完后你再去军营同那几个大营的将领见一面,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傅谨只得俯首听命,又听他吩咐:“此事过后你便待在府上照顾你兄长,往后不必再出门。” 陆乩野侧目望向湖面,见几朵芙蕖开的娇艳欲滴,兴致盎然地道:“我就在府中候着,看是我先死,还是她先熬不住。” 魏宣帝在贵妃殿中宿了一夜,翌日那身份微妙的亡晋公主就被赐了一座单独的宫殿,随宫殿所配的宫婢太监人数也依照了公主的分位。魏宣帝虽未下旨给亡晋公主赐予封号,但此举便已算是默认下了这位亡晋的公主。 那座殿名为绛清殿,因许久未住人,贵妃让宫婢太监们花了三日打扫,又将自己殿中的玉器摆设匀了许多到殷乐漪的殿中,直到第四日时又派了进宫后一直侍奉的自己宫婢,领着殷乐漪一同搬过去。 “公主,这绛清殿虽不大,但离贵妃娘娘却是极近的。往后您与娘娘走动也是极方便的……” 宫婢名唤木槿,一边为殷乐漪引着路,一边为殷乐漪介绍殿中情况。 正走到殿门口时,忽然听到里面几个洒扫的宫婢太监在哀声抱怨。 “被派到这座殿里伺候一个拖油瓶公主,往后我们必是出头无望了……” “低声些,贵妃正得恩宠,往后说不定这公主就能托她贵妃母亲的福,在朝中觅得佳婿高嫁了去。” “高嫁?”宫婢偷笑,“朝堂上现今被百官弹劾的陆少将军就是因将她私藏在府中,我大魏虽民风开放,可女子在一男子府邸里被藏了近半年,会作出何等逾矩事大家难道不都心知肚明?” “她名节受损,任凭她美若天仙又如何?哪家高官显贵愿意娶她这样的女子为正妻,莫说是高嫁了,有人愿意娶她便该感恩戴德了!” 木槿在外听得皱眉,“这些乱嚼舌根的东西……公主,奴婢去为您教训他们。” “不必。” 殷乐拦下木槿,抬脚走进殿内,殿中的几个宫婢太监立刻噤声,朝她俯身行礼,“参见公主。” 殷乐漪淡扫他们一眼,“往后你们都听木槿调遣,若无要事不必来向我禀报。” “是。” 殷乐漪掠过他们,径直走进内殿,一个人静坐。 她还没修炼成一幅刀枪不入的身,被人在背后嚼舌根她心内又怎会没有波动,尤其是事关她最在意的声名二字,那些奴才们的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戳她的脊梁骨。 只是她如今真真是寄人篱下,举步维艰,她若真拎不清的将自己当做公主,在奴才面前们耍一通公主的威风,罚了魏宣帝送来的这些人,传到魏宣帝耳朵里,不定会被个不敬之罪。 这些太监宫婢殷乐漪打不得也骂不得更送不走,最明哲保身的办法便是当做什么也没听见,由着他们去。 毕竟对现在的殷乐漪而言,性命比声名重要。 这让她不由得想起了在魏军里故去的晋国女子岑柔,那时岑柔即便丢弃所有都想要活下去,她彼时费解,但现在却能理解她为何要如此了。 “公主,襄王殿下来了。” 木槿站在屏风后禀告,打断了殷乐漪的思绪。 她警惕道:“襄王,他来干什么?” 她那夜偶然撞破了赫连殊与人谈话,起初她还忧心赫连殊会在暗地里将她灭口,可几日过去她都安然无恙,她便不再像之前一样提心吊胆。 可赫连殊今日突然来访,不得不让殷乐漪提防。 “襄王备了厚礼,说是来庆贺公主迁殿之喜。” 避之不见便失了礼数,殷乐漪不愿落人口实,随木槿走出去,在前殿见到了襄王。 “襄王殿下。” 赫连殊回首,婀娜少女着绿衫粉裙,妆容清淡,鬓间只插两支素雅的步摇,却难掩天姿国色,行走之间更是步履轻易,仪态万千,宛若天上仙。 这还是赫连殊第一回将她容貌身姿看的如此清楚,不由得竟看的有些出神。 殷乐漪避开赫连殊的目光,向赫连殊施了一礼,“多谢襄王殿下为芙蕊送来厚礼,芙蕊谢过襄王殿下。” 赫连殊回神,对她和蔼笑道:“公主客气,往后我们都长住宫中抬头不见低头见,公主初来乍到,本王自然是要多多照拂一些。” 殷乐漪和赫连殊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他一个魏国皇嗣却上赶着来向她这个亡晋的公主示好献礼,殷乐漪能想到的原因便只有那夜她偶然听得赫连殊辛秘之事。 她朝赫连殊走近几分,压低声气与他摊牌:“若襄王殿下知晓芙蕊是如何从将军府上逃出来的,便不会再担忧芙蕊将襄王殿下的行事传出去。” 少女吐气幽兰,嗓音更是清丽如珠翠般悦耳,赫连殊听着嗅着便不自觉地有些心神荡漾。 如此美人,难怪那一向眼高于顶的陆乩野都栽在了她身上。 赫连殊低头不动声色地凑近殷乐漪,“公主之心本王一早便知晓,公主更不必因那夜之事忧心忡忡,只需在这绛清殿再耐心等上数日,一定能等到陆少将军的死讯……” 赫连殊的声气近到落在殷乐漪的颊边,殷乐漪忙不迭往后退了一大步,戒备的和赫连殊拉开距离,“……多谢襄王殿下告知。” 赫连殊见她明明惊慌面上却做镇定模样,展露出几分小女儿的娇怯,让赫连殊更是心生怜爱,强忍下想要和她亲近之心,想着日久天长,不必急在一时唐突佳人。 “本王还有公务,便先行告辞,不留下来叨扰公主了。” 殷乐漪相送到殿外,待重新回到内殿整个人如释重负。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这赫连殊看上去进退有度,文质彬彬,她却总觉得此人对她有几分别有所图。她如今正是寸步难行之时,不想再招惹麻烦上身,只希望这是她的错觉。 只是陆乩野,连赫连殊都说他快死了,他这回大约是真的活不成了。 翌日一则有关当今骠骑大将军陆乩野身世的消息,在都城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 世人皆以为这陆少将军出身越国公陆府,身世显赫,却原来只是因七岁时生父兵部侍郎萧闰获罪被满门抄斩,这才转投在外祖父越国公府门下改名换姓躲过一劫。 他不姓陆,更不是勋爵公子,他原名叫萧圻,乃是苟且偷生的罪臣之子。 传闻在都城里一经传开,便吵闹的沸沸扬扬。 一说罪臣之子萧圻私藏亡晋公主,违背圣意,蒙蔽圣听,必是因自小抄家灭门之仇对朝堂心存怨恨,包藏祸心,若不将萧圻诛杀,往后他必成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 二说父母之罪祸不及子女,陆少将军陆欺为魏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有目共睹,若这样忠心耿耿的忠臣都要被处死,那这大魏朝堂往后还焉能有忠君爱国的贤臣。 陆乩野在大魏百姓心中是将星一般的战神人物,十分得民心,也是因此拥护陆乩野的百姓要比赞成严惩他的多出不知多少倍。 但朝堂上的声音却是一边倒的弹劾陆乩野,要魏宣帝下令赐他死罪。 “陛下,罪臣之子萧圻在民间颇得民心,若不尽早将此子赐死,他往后恐会煽动民心做出更加胆大妄为之事!” “萧圻生父前兵部侍郎萧闰,便是因勾结晋臣才被判抄家灭门之罪,他的儿子萧圻如今又走了他父亲的前路私藏亡晋公主!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陛下不可因着罪臣之子萧圻的一点功劳,便轻易放过他!” 陆长廷站在百官之中听着这些言论,气到面色发青,几次都想走出去为陆乩野辩驳。但他与陆乩野乃是表亲兄弟,此刻为陆乩野辩论不仅毫无用处,更会让这些官员抓住他表亲的身份在陆乩野的身世上大做文章。 陆长廷咬咬牙,只得按兵不动。 一白发苍苍的言官见魏宣帝到了今时今日

相关推荐: 角色扮演家(高H)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将军宠夫   大唐绿帽王   宣言(肉)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祸国妖姬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