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盖世双谐 > 第109章

第109章

文成-都带兵围困,手中仅有五百兵,但是依旧活了下去,最后宇文成-都死了,本王还活着!” “而本王如今手里还有十万精兵,还有诸卿等众多良才,只要积蓄实力,日后定能再次马踏长安!” 李世民的一席话,令众人热血沸腾,就连长孙无忌也为之动容,仿佛在李世民身上看到了当年那个秦王的影子。 这才是他所追随的秦王! “誓死追随殿下!” 侯君集心潮澎湃,直接下跪道。 众人纷纷下跪,齐声说道:“誓死追随殿下!” …… 洛阳城落入李承道手里,柴绍投效的消息很快便以洛阳为中心辐射开了。 虽然李世民下令封锁消息,但是又怎么能封锁得住?很快整个长安都传得沸沸扬扬。 谁都不曾想到,李靖带着大军投效了李承道,将魏州城拱手相让后,柴绍也接着投效! 这两人都是极为知名的将领,为大唐立下了赫赫功劳,而他们在面对李承道的时候直接不战而降,选择投效,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李承道是真正的王者之师,连这两位名将都不想与之为敌! 紧接着,程咬金战死的消息也传开了。 对于程咬金之死,李承道并没有给他安什么叛臣污名,而是亲口给出了“忠勇无双”这含金量极高的四个字的评价。 为了偿还李世民的知遇之恩,宁死不降,最后与李承道堂堂正正一战而死,称得上是忠烈。 “这等忠臣良将之死,乃是我大唐的损失,孤诚心希望秦王能降,莫使大唐再损兵折将。” “若秦王能降,孤可向天下人保证绝不追究其麾下所有将士的责任。” 李承道亲口所说的这番话传得飞快,迅速传遍了整个朝野。 而他所亲口做出的这个承诺,也令很多人感到心动,尤其是朝中的官员。 李承道这是在向他们发一个信号,那就是只要助孤击败秦王,孤可以对你们所做的一切既往不咎。 这无疑是极其宽大的决定和承诺。 在如今这个注重信誉和品行的时代,李承道又是储君,说是金口玉言也不为过,公开做出这番承诺那就一定不会违背。 所以朝中官员们顿时蠢蠢欲动了起来。 谁都看得出如今李承道踏破长安是迟早的事情,他们这些曾经站到李世民阵营里的官员怎能不慌? 有李承道的这番承诺,他们就安心许多了。 此外百姓们也为之议论纷纷。 “太孙殿下仁德无双,令人敬佩!” “得道者多助,殿下的王者之师所至之处无不望风而降,这就是帝王之势!” “秦王若是真为大唐天下计,应当将天下还于殿下,也能体面地退场。” “殿下攻破长安之日,我定挑酒担食夹道欢迎!” “太孙殿下天命所归!” …… 如此这般的言论充斥了大街小巷,但不论是李世民还是天策府对此都不闻不顾,而是秘密着手撤离长安的事宜。 李承道已经发布通告宣布在十日之后攻城,让长安城百姓不要随意进出,安心呆在家中,以免遭受兵祸。 也就是说留给他们的时间,就只剩十日了。 .. 第一百三十章 李渊:要不要让承道饶那孽子一命 临湖殿。 李承道连取魏州城、洛阳城,得李靖和柴绍投靠一事如今传得沸沸扬扬,李渊即便是深处宫中,对此事也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除了那孽子之外,不追究所有人么?这份心胸气量,承道真是极具帝王风范啊。” 李渊感慨道。 李承道这么说虽然是为了便于攻下长安,但是这份心胸却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这就是身为帝王的气度。 “陛下,太孙殿下如今得了李元帅和柴将军的投效,可见是天命所归,相信不久之后就能攻下长安,将陛下解救出来了,恭喜陛下。” 大太监笑着说道,朝李渊行礼恭贺。 他这番话可以说是对李世民极为不敬,但是他是李渊的心腹太监,自然懂得什么话能讨李渊开心。 果不其然,听到大太监的这番话后李渊顿时满面笑意,摸着胡子得意地说道:“承道乃是我大唐储君,十七岁便覆灭突厥,立下封狼居胥的旷世奇功,比之霍去病的功绩更加不凡,此等英雄,自然令人心折。” “李靖朕了解,他定是为了大唐考虑选择投靠,那柴绍是个聪明人,非常识时务。” “只可惜知节了,他曾救朕性命,若是他能降了承道多好,非要求死,真是一根筋的莽汉,唉……” 李渊不由得摇头叹息,显然很可惜程咬金之死。 而提到程咬金,李渊神色微动,问道:“承道真的将知节给杀了?” 大太监点了点头,敬佩地说道:“是的陛下,太孙给了程将军一个挑战他的机会,堂堂正正将他给击败了,并且感其忠义,厚葬了尸身。” “听说太孙账下有人提议将程将军头颅送到长安打击长安守军的士气,但是被殿下严词拒绝了。” 李渊闻言不由得动容,唏嘘道:“朕本来还担心承道刚过易折,现在看来是朕多虑了,他有着不亚于建成的仁厚之心,这一点我们三人都颇为相像。” 大太监顿时跪拜恭声道:“有太孙殿下乃大唐之幸!陛下圣明!” 李渊没有在意大太监的吹捧,随意问道:“再过些日子,承道就要攻长安了?” “约莫在过段时间,殿下大军便兵临长安。” 大太监如实回答。 “这样啊……” 李渊若有所思地低下头,忽然问道:“等承道攻下长安后,你说朕要不要为那孽子求情,让承道留他一命?” 大太监神色一变,慌忙重新跪下,埋低了头说道:“奴才、奴才不敢妄言!” 开玩笑!秦王是生是死岂是他一个太监可以随意讨论的? “你不用慌,朕只是随口问问而已。” 李渊摆手道,“罢了,不论承道到时如何处置那孽子,朕都不管了,他不管得到下场都是他咎由自取。” “等此番事后,朕就传位承道,颐养天年吧。” “朕累了。” 湖心亭里,李渊的叹息声缓缓在湖面上飘散。 大太监久久跪在地上,不敢言语。 …… 天策府。 书房里,李世民大病初愈,看起来身体还有些差,但是他依旧坚持处理各种事务。 不过此时他看着桌案上一封封前线斥候送来的线报,脸色极为难看。 “这群小人!本王早就该杀了他们!” 李世民将这些线报用力摔在了桌子上,脸上满是怒色。 自从决定从长安撤离后,他便开始着手规划撤退路线,同时派出斥候去查探打通沿路关节。 谁知道长安城周边的城县居然全部拥县兵守城,一个个都声称响应太孙起兵,清君侧,除奸王。 若是一处两处还好,但是所有的城县皆是如此,他现在仿佛举世皆敌,所有人都在针对他! 这些城县这般举措,彻底断了他的后路,让他无法逃出长安。 因为他要撤退必须要从这些城县中借道,若是他们闭城不开,他就得把这些城县打下来。 是,他手里的确有十万精兵,但是他能一路打过去?只要对方阻挡他一日两日,李承道马上就能带兵追过来! “真是该死!” 李世民用力一拍桌子,显然极为恼怒。 书房里的众人闻言也是一阵沉默,现在难道撤退也撤退不了吗? “取舆图来!” 良久之后,李世民压下心中怒气,开口说道。 侯君集马上替他将地图取了过来,放在桌子上摊开了。 李世民的目光在地图上来回游荡,最终停在了益州的位置上。 “若本王没记错的话,定方如今领兵十万镇守益州?” 李世民看向了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无忌刚想点头,然后便想到了什么,神色顿变,吃惊道:“殿下!那十万益州军是为了防备吐蕃而坐镇的,不能轻动!” “但如今只有定方的益州军能救本王出长安!” 李世民沉声说道,眼中光芒闪烁。 “益州距离长安城只有五日路程,只有让定方带兵驰援长安,与本王里应外合,我等方可逃出生天,否则必将被困死在长安!” 现在长安周遭尽皆心向李承道,李世民若想从中杀出去简直难于登天。 李世民的想法就是让苏定方打着勤王的名义驰援长安,控制沿途县城,与他里应外合逃出去。 “可是益州军一旦调动,若是吐蕃有所异动,那么江南道和剑南道一带可就……” 房玄龄也面露忧心之色。 “现在本王已经别无选择了,只能做此下策。” “益州军驰援至少需要十日时间,这十日,请诸卿……” 李世民沉声说道,将目光从书房里每一个人身上扫过。 “准备殊死一搏吧!”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长安,孤回来了! 益州距离长安不算太远,但一来一回依旧有十日的路程。 李世民决定让苏定方来驰援长安后,便立刻派出斥候离开长安,前往益州求援,而在益州军援军到来之前,他们需要在李承道大军的手里撑下去。 话分两头,李承道在洛阳整顿兵力后,将那八万残军也一并让李靖给收编了,兵力再次暴涨。 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李承道方才正式对长安城发起了进攻! 长安城,乃是古往今来少有的雄城之一,易守难攻,被历来许多王朝选定为国都。 经过数个王朝的扩建发展之后,如今的长安城已经形成了极大的规模,远远望去有若巨兽蛰伏。 李承道身处军阵之中,远远望着长安城,眼底有一片复杂之色,扶着腰间横刀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 “长安……孤回来了!” 李承道喃喃自语道。 当初被逼离长安,时隔一年的时光,他带着三十万大军重新回来,而这一次他要马踏长安,让长安城悬满白袍军的横刀! “攻城!” 李承道拔出腰间横刀,厉声喝道。 而随着李承道的一声令下,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在李靖、罗艺、岳飞三人的指挥下,攻打长安城三面城墙! “轰轰——” 初次攻城,三方就投入了总计超过十万的兵力,战马的奔腾令大地都为之颤抖,十万大军卷起的漫天尘沙更是遮云蔽日! 长安城上,李世民亦换上了一身战甲,亲临一线进行指挥。 “出城迎敌!” 望着敌军磅礴的攻势,李世民面沉如水,一面有条不紊地指挥三面城墙的士兵们进行防御,同时下令打开南城门,迎战敌军! 围三厥一战术,是攻城战中最尝采用的。 攻方攻打三面城墙,留下一面城墙是两军交战的地点。 若守方率先抵抗不住攻势或者城墙失守,那么就会直接溃败。 若出城迎击的军队取得优势,则能减少其余城墙的压力,一举改变整个战场的局势! 只见城门洞开后,侯君集、段志玄以及屈突通三人带着大队兵马杀出,与敌军轰然相撞,瞬间便陷入了胶着的战斗之中! 本来秦琼也是要出战的,但是秦琼如今的身体状况实在不行,自玄武门之变后便每况愈下,早年间的旧伤复发,再加上听到程咬金之死的打击,李世民最终没有答应他的出站请求,只是安排他负责统筹调兵。 但是屈突通的勇猛亦不逊色秦琼太多,完全可以顶替他。 他们三人皆是久经战场厮杀的猛将,一加入战场后,便立刻开始大杀四方,在军阵之中来回冲杀,无人能挡! 李承道正欲出手,柴绍就已经跪地道:“殿下,您贵为万金之躯,怎能轻涉战场,请让末将出击!” 紧跟着阿利丹、冯立两名将领也出列跪地道:“末将亦愿往!” 李承道的一向喜欢身先士卒,直接入阵与敌将厮杀,压垮敌军。 但是他今时不同往日,他统帅三军,自然不能轻易进入战阵,否则定然会遭到无数士卒的围攻。 因此他没有拒绝柴绍三人的请求,点头道:“孤准你们出击。” “末将领命!” 柴绍三人齐声答道,然后纷纷策马出阵,带兵分别朝着段志玄等三名将领杀了过去! 冯立挑的对手是段志玄,阿利丹挑的对手是屈突通,而柴绍挑的对手,则是三人之中战力最强的侯君集! 三人带兵杀来,侯君集等人也纷纷察觉了。 “柴绍!!!” 可谓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见到柴绍之后,侯君集双目充血,一股滔天的怒意在他心头激荡,他毫不犹豫的地就策马朝着柴绍杀了过去! 侯君集并不是多恨李承道,因为李承道是堂堂正正击杀的程咬金,而且还给予了程咬金足够的尊重。 但是对于柴绍,侯君集是万分憎恨! 若非柴绍叛变投靠李承道,程咬金岂会落入李承道的手里! “……” 看着满脸狰狞之色的侯君集,柴绍默然无语,只是沉默着和他展开了一轮激烈的厮杀! 另一面,阿利丹也和屈突通战至一处。 屈突通无疑是百战猛将,一身武艺非凡,而阿利丹是突厥王庭统领,一身本事也是极为惊人! 如今配上了精锐装备,战斗力更是飙升,竟然凭借一身蛮力和强横的力量,与屈突通打得不分上下! “突厥人!李承道居然收突厥人为将!” 几回合下来后,屈突通便从阿利丹的战斗方法上识破了他的身份,顿时面带怒色。 “这等丧家之犬!也配与我为敌?!给我死!” 说罢,手中关刀狠狠斩向了阿利丹! 而阿利丹也被屈突通的话给激怒了,突厥人骨子里就是桀骜不驯,他们只对自己所臣服的对象低头。 除了李承道这个覆灭了整个突厥的杀神,没人能让突厥人真正畏惧! 阿利丹凭借着娴熟的马术,直接下腰躲开这一刀,接着从马腹处绕了一圈,然后从下方暴起一刀狠狠劈向了屈突通! 这般马术着实令人眼花缭乱,即便是屈突通也是一惊,下意识地抬手一荡,手中关刀差点被阿利丹刀上蕴含的巨力给震得脱手而出。 他不敢再轻视阿利丹,与他瞅准机会一刀将阿利丹座下的战马给生生劈死! “嘶——!” 战马悲鸣一声,顿时丧命,阿利丹从马上摔落在地,眼看就要被屈突通一刀斩中时,冯立及时摆脱了段志玄,策马赶来一枪击中了屈突通的关刀,救下了阿利丹。 “撤退!” 冯立伸手将阿利丹拉上马,然后毫不犹豫地选择撤离战场。 柴绍正与侯君集战得胶着,听到冯立的话后也不恋战,虚晃一枪逼退侯君集,跟着冯立一起从场中撤退。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快请苏定方! “殿下……” 冯立三人回到军阵里之后,面有愧色地在李承道面前跪下了。 主动请战却无功而归,实在是极为丢脸。 “无妨,起来吧。” 李承道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因此责怪他们的意思,安抚了几句后,便将目光投入到了战场之中。 这场攻城战已经开始了两个多时辰了,他们这边的进展却是非常缓慢。 长安城守军的抵抗超乎寻常的顽强,而且李世民的统兵之能也绝非一般人可比,将三面城墙守得滴水不漏,即便是岳飞、李靖、罗艺三人分别指挥攻打,也难以有所寸进。 奠定了大唐根基的秦王,又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而且这场战争长安城方面是背水一战,因此士兵们用出了十二分的力气拼死战斗,论士气他们这边是输了一筹的。 隔着遥远的战场,李承道和李世民的目光似乎在空中碰撞在了一起,摩擦产生了一道又一道火花。 “鸣金,收兵。” 李承道收回目光,头也不回地直接调马转身,朝着军阵内走去。 今天这场攻城战算是失败了,他有些低估了李世民和他麾下士兵的顽强。 只不过明知必败,你又在坚持着什么呢? 伴随着一阵尖锐的鸣金声传遍整个战场,大军停止了攻城,李靖三人并不意外,纷纷下令撤军,撤回长安城十里地外进行驻扎。 攻下长安本就非一日之功,没人会轻视李世民,今天首日攻城是为了试探对方的力量而已,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了。 而城墙上面,李世民看见李承道撤军之后,不由得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水。 站在他身后的负责保护他安全的长孙顺德注意到,他后背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打湿了,甚至连身形都有些晃动。 李世民大病初愈,临阵指挥守军同时和李靖、罗艺、岳飞三名统帅进行攻防战,对心力和体力是极大的消耗。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对长孙顺德摇了摇头,然后勉强笑了笑,高呼道:“我们胜利了!!”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城墙上顿时爆发了士兵们热烈的欢呼声。 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还是有的,由此便可见一斑。 勉励了士兵们几句之后,李世民便在长孙顺德的护送下返回了天策府,府内长孙无忌等人早已等候了。 见到李世民回来,他们方才松了口气。 “殿下,你身体本就虚弱,又亲临战场,这……” 长孙无忌将准备好的汤药递上,然后

相关推荐: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倒刺   将军宠夫   军师威武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腹黑哥哥。霸道爱》   小公子(H)   下弦美人(H)   宣言(肉)   缠绵星洲(1v1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