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盖世双谐 > 第214章

第214章

明白。 如有人知道李玉这么安全离开长安,只所又有多少人闹事,起码奏章又会是一大堆。 魏征更不会放过这次直言的机会。 到时会很头痛。 “乌云案和刺杀案可有什么进展!” “臣暂时不敢说,容臣三月内回复!” 狄仁杰退出,李承道开始查看影卫送来的密报。 凡是参与这次造反的人,影卫都有详细报告。 其中牵涉很多达人贵族,及商业巨头。 这原本就在李承道的意料之中,这些人也是最怕自己新政的人。 从这次事件事,这些人也暴露了出来,就是一群不觉悟者。 但牵涉得太多,全部处理显然不可能。 为了大唐日后的繁荣与现代化,李承道也不得不拿一些对李主影响大的人来开刀。 首先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自少就跟随李世民,是他的左膀右臂,心腹中的心腹,原以为他心变了,站到自己这边,没想到江山易改本性还是难移。 他多年在自己身边,说不定做了多少让人没有察觉的事,想到这,李承道都觉得有点心寒。 难道他的效忠、与长孙无垢、长孙去露的入宫都是他的算计,为的就是讨自己信任? .. 第四百三十六章 陛下仁慈 谋反案最重要,行刺陛下案是最急,谋反案复杂不可能一天两天告破,行刺案就可能简单点。 甚至先查这个案,可能对谋反案有意外收获。 狄仁杰一入宫,就收到李承道压力,决定马上破宫中行刺案。 铁木战被收押在锦衣卫,而长孙云露陛下已下旨,夺了她的所有,虽然如此,她也毕竟和陛下共过床,狄仁杰胆儿再肥,也不敢审得太难看,更不敢把她怎么样。 他看过一眼牢中的长孙云露后,就决定先审她,因为感觉她良心并没泯灭,而且狄仁杰对她的犯事,一直都想不通。 无论从哪方面想,她都不可能做这种事,对她百害而无一利。 命人把长孙云露请到锦衣的密室,命锦衣卫督察使下面的记事主事官范东来在门外守候,任何人不得靠近。 “见过娘娘!” 狄仁杰躬身行礼。 长孙云露拢了拢长发,从容道:“罪人不再有任何名份,更不是宫中贵妃,狄大人此言差了!” “在狄某眼里,娘娘始终是娘娘!陛下将娘娘交给微臣时,曾表露出对娘娘的不舍,心中实在伤痛,陛下是爱娘娘的,或者娘娘没察觉到,但臣知道陛下的心!” 长孙云露怔怔地出神,眼圈红润。 狄仁杰继续道:“虽然陛下后宫三千,但娘娘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却不是别人能代替得了,陛下日理万机,或许娘娘没有感觉到陛下而已!” “不不不……” 长孙云露双眼发呆,口中说不,狄仁杰不知道她到底想说不什么! “陛下夺娘娘位,这也是许多大臣的直谏,陛下也是不得已!” 密室摆设非常简单,仅一桌两椅,狄仁杰将椅推过去,请长孙云露坐下。 “陛下让微臣今日只问娘娘一件事,这件事陛下也想知道!” 长孙云露长袖贴着脸颊,始终低着头,又不时地微微摇头。 从这些细微表象里,狄仁杰感觉有点心痛,她在矛盾她也在痛苦。 “长孙无忌与你父亲是兄弟,在长孙无忌飞黄腾达时,不见帮衬你父,狄某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长孙云露终于看了一眼狄仁杰,可以看出她对这个问题很奇怪,这应该与他要问的事牛头不对马嘴。 “这也是陛下想知道的?” 狄仁杰躬躬身道:“正是!” “太子在时,家父只忠于太子,长孙无忌忠于秦王,他们之间有隔阂,这大人也不明白吗?” 她所说太子,当今太子还没立,在大唐能称得上太子的只有李建成。 狄仁杰点点头,道:“那为何长孙无忌极力要让娘娘入宫,这对他有什么好处,而且据狄某所知,娘娘进宫后,在长孙府走得勤快,这又为何?” “你终于问到这里了!恕罪人不能回答,如果陛下想知道,让陛下来问好了!” “娘娘进宫后,是不是害怕长孙府?” 长孙云露身子一抖,站起身道:“让罪人出去!” 狄仁杰命人打开密门,送长孙云露回房,长孙云露走时,回头对狄仁杰道:“罪人对不起陛下,罪人再不能在陛下身边,请陛下自己好好照顾自己!罪人死后,对陛下决无半点怨言。” 狄仁杰回到公室,将这次对话字字写到奏章上,派人立即递入宫中。 而在另一边,屠木森瞪着死神眼,看着躺在铁栅栏板上的铁木战。 此人刺杀皇帝,屠木森感觉大事严重,下手更不想留情。 “在本官这里,没有不开口的……” 一套老说词说完,屠木森亲自拿起一根粗铁丝,道:“说吧!受谁的指使,指使你的人是谁,说清楚本大人为你讨功,还有命活着出去!” “本大人对你没丝毫兴趣,只对你背后有人兴趣!我看你最好老实点,进到这里的人都会变得老实!” 铁木战始终淡定,眼望着屋顶,似乎没听到人说话。 屠木森表情镇定,心里其实很紧张,他害怕又遇到一个硬角色,而这个人看上去就硬得特别厉害。 所以,他将铁丝伸到铁木战的鼻子里,一顿乱搅…… 血从铁木战鼻孔里流了出来,混着一些白浆。 铁丝继续深入…… 铁木战始终不哼一声,甚至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甚至表情还是那样淡定。 “上火!” 屠木森更紧张了。 两大汉将捆着铁木战的铁栅板驾到火炉上,炉里放进烧红的木炭。 “烤!烤到他说话为止!” 木炭越来越多…… 刑室内全是烤焦的皮肉腥味,青色油烟弥漫,铁木战闭上眼,五官有点扭曲,但始终不说话。 甚至连骂人的话都没有。 再烤下去反而不好,两大汉移开铁栅,屠木森拿起铁夹子,在铁木战身上撕下一块皮肤,还是热气腾腾的。 “说不说?” 屠木森听不到自己想听的,有点气急败坏,手一招,两大汉取来一个笼子,里面是老鼠,会吃肉的老鼠。 把老鼠放在铁木战身上。 连屠木森和行刑大汉都不敢看。 铁木战终于哼出声,是痛苦的哼声。 根着一口血喷了出来。 屠木森吓了一跳,急叫道:“不要让他死了!” 大汉撬开他的嘴巴,果然舌头断了一截,急用夹子把断舌夹了出来,这样就死不了,只是小伤。 夹时不忘用夹子桶一下他的喉咙。 折腾了一个时辰,屠木森始终没得到想要的,只有胆颤心惊地去见狄仁杰。 对付这种死士,狄仁杰也没办法,只有让屠木森去审程通。 这次屠木森没让他失望,或者是程通关得久了,心理的坚强早消磨得差不多了。 一纸供状递到狄仁杰案前。 供状越看越心惊,额头汗水流下把视线都档住了。 看完供养,狄仁杰紧急进宫。 李承道正与朝廷大臣在紫宸殿议事,听说狄仁杰有急事要见,对各大臣道:“今天至此为止吧!所有牵连者不再扩大,庐野王府所有官员一律流放,永不录用,所有下人一律遣散。” “对于李玉监国时,所提拨官员一律暂时不动!” “陛下仁慈!” .. 第四百三十七章 血洗长安 众大臣退出殿外,心中纳闷,李玉提的官员都是他的亲信,应该都算是造反罪,为什么陛下却不处理他们,反而留用? 百官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是往常,这些人只怕全部会处死。 也有人猜可能是陛下还念着儿子,希望他能东山再起,这些人留下给李玉做基础。 很多猜想,却没一个敢说出来。 李承道知道会有人瞎猜,也不理会。 狄仁杰进入紫宸殿跪下见驾。 李承道放下手中册子,道:“朕给你的名单怎么样了?” 狄仁杰想起冉闵带来的陛下名单,只是一直忙着还没处理,道:“臣回去就开始查这事!只是臣这里有一份供状,请陛下现在过目!” 冯立从狄仁杰手中接过供状递到御案上。 李承道看了一遍,道:“你有什么疑问吗?” “陛下!微臣是查还是不查?!” “大胆!” 李承道一怒,狄仁杰吓得以头撞地,咚咚有声,后悔自己多此一问。 “朕一直以为你是大唐最懂唐法之人,今日竟然问如此荒唐事,是朕看你看走眼了,还是你本就是一个碌碌无能之辈,也是个做事畏首畏尾的人!” 李承道这次是真生气,狄仁杰他以为一直是一个只讲法的人,没想到他竟然问一个犯法的人要不要去查的事。 把那供状一丢,李承道转身就走,回到里面,狠狠道:“朕真是瞎了眼!” 狄仁杰抖着手,捡起供状,退着出了紫宸殿,回到锦衣卫。 写了一张名单,喝道:“叫武道青!” 武道青是锦衣卫四大捕头之一,外号青龙! 冉闵亲自护送李玉去承德不在锦衣卫,这事就只有他了。 冉闵虽然是锦衣卫二把手,但他喜欢做这种下边人的事,这次却不在场。 武道青接了名单,二话不问,他在外面看到过狄仁杰铁着脸从宫内回来,早猜到境况,所以自己最好别问,闷头做事就行。 …… 徐青山!鸡精专卖部执事,陛下亲封。 姜太伯!皇宫内务大臣!专掌皇宫一应供应,及陛下钱财,简直就是皇帝的管家。 长孙无忌,就不说了! 户部郎中刘长伯,禁军教头王三刀、执金吾卢林、羽林卫黄将军、左右卫领军常将军、中书侍郎崔恭…… 在列的达三十人之多…… 无一不是朝中高品大员,哪一个都不是皇帝想撤可以随便撤的大官。 锦衣卫几乎是倾巢出动,将一座座府弟包围,冲进去就拿人! 没有圣旨降罪,全部是先拿了再说。 锦衣卫气势凶悍…… 长安百姓全部围观,知道终于大事发生。 “徐青山,你可知罪!” 武道青下令围了徐府,率众而入。 徐青山大声道:“碧霞宫娘娘是倒下了,本官没罪也有罪!” 这是不服! “拿下,锦衣卫刑室去对屠木森说吧!” …… “姜太伯,可知罪!” “王爷去了,我们这些人陛下自然会秋后算帐,本官在等着!” “拿下!全府上下一个不放过!” 锦衣卫冲进府内,鸡飞狗跳,碰到人就抓,再封了府弟。 一时长安街道上犯人一窜一窜被押往锦衣卫。 犯人实在太多,囚室容不下,就只有暂时让犯人在锦衣后的演武坪上伏着,五心朝地。 四周围着刀手,满目寒光。 …… “什么!?陛下不是亲口说不追究,不扩大吗?” 魏征府上,魏征一脸迷惘。 陛下食而无言,终于大开杀戒了。 “如果说犯案,李玉首犯,陛下都可以宽容,这些人只是从犯,却由锦衣卫出手,陛下说话不算话,我这就进宫面圣!” 魏征进宫,被冯立拦住。 “陛下!你不见微臣,臣就跪死在这里,陛下金口银牙,说的话总不能不算数吧!” 魏征大声吼叫,冯立吓得急上去捂嘴。 “哎呀,你小声点,这可是皇宫内院!” “陛下也要讲道理,这样诛边下去,连老臣当初都有罪,是不是把我也杀了!” 不知道魏征跪了多久,反正李承道始终没出来见他。 这事也传到了狄仁杰耳中。 狄仁杰才知道陛下曾经说过不扩大,不追究,李玉任的官继续留用的事。 但为什么忽然变脸,这事只有狄仁杰明白,魏征误会了。 但他不也去说明,因为这事是绝密,他解释不了。 陛下再仁慈,对这些人也决不会放过,因为这次谋反,这些人才是罪魁祸首,并早于李玉之前图谋。 “长孙无忌呢?” 狄仁杰看了被抓名单,其中却没有长孙无忌,很是不解。 武道青回道:“回大人,此人在与前庐野王密会后,就再也没回过府,没人知道他的去向,有传言说他进山修道去了!” “一派胡言,一定要找到此人!” “是!” “大人!囚室人满为患,这些人怎么处理?” 狄仁杰不答,这要等陛下的意思。 这么多犯人,几乎都要审问,狄仁杰为了加快进度,多派人手过审。 第二日,狄仁杰接到冯立送来的密旨。 狄仁杰看完密旨后,只留下主犯,其余的命武道青去处理。 武道青不解意思,追问让自己处理是个怎么处理法。 狄仁杰叹口气道:“本官也不知道!” 因为李承道密旨说得明白,让他看着办。 这话其实谁都明白,但狄仁杰不想明白,于是把这难题交给武道青。 武道青追问下没有结果,他就猜出是什么回事。 这些都是钦犯,总不能放是吧! 上面不想做的事,自然是自己这些小人物来干。 武道青找来两个心腹,如此密附一番,两心腹听得满脸是汗,但也只有先喝几桶洒壮胆,然后闷头去砍人。 一干犯人,达百十人之多,全部被秘密处决。 传说砍刀都砍卷了口子,换了十多把新的,这是锦衣卫的铁匠透露出去的风声。但摄于锦衣卫的淫威,也没人敢多说多传。 只成了长安一个传说。 只有主犯被留着。 这里处置干净,屠木森也相当卖力,对那些主犯录下的口供就达数十页之多。 这些官员面对屠木森根本没有抵抗力。 叫说什么都说什么。 果然应了屠木森那句口头惮:“在老子这里,就没有不老实招待的!”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大唐日报 次日,狄仁杰将所有供词整理成册,亲自见宫见李承道,将供词递到御案前。 李承道捧着供词越看越怒,正和自己预料的八九不离十。 徐青山专营鸡精,他是长孙云露推荐,据他招待,长孙云露所以推荐他是因为长孙无忌的缘故。 至于长孙云露为什么会受长孙无忌指使,狄仁杰与李承道始终不明白。 这要等长孙无忌归案才可能有结果。 徐青山在职期间,经营鸡精所得多半被暗中流入程通名下,被程通用来支助一个叫联盟会的组织。 程通是这个联盟的一个后勤。 所抓之人,除了姜太伯,其余多是联盟组织的人,这些人是依靠一个叫乾的人推荐到庐野王府的。 因此可以断定,李玉与这个乾有紧密联系。 从这些人身上可以看出联盟已经渗透到朝廷,并且掌握了朝廷一部分资源。 而李玉谋反就是这个联盟的最大手笔。 再根据影卫的小量情报,这个组织成员广泛,核心是李世民留下的余毒,其中一些干将就是李世民的心腹将军。 李世民死后,这些人对朝廷始终有对抗心理。 除了天策将军余孽,更让人气愤的是,联盟结纳了外番成员,如身毒国人、倭人、突厥人等。 这些人中有些是不甘被灭,有些是害怕被灭,于是结合起来从内部攻击大唐王朝。 因为从外部想对大唐有打击,已经变得不可能。 而他们的方式是行走江湖,拉帮结派,勾结朝廷官员,甚至天策将军余孽就有很多在朝中为官。 这样方便他们在朝中安插人手,甚至禁军。 这是禁军哗变的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是李承道欲起新政,很多人不满被这些人利用。 “树欲静而风不止,朕不想杀人,但就是有那么些人在逼朕杀人!” 李承道正式联盟会定义为邪恶组织。 由于联盟分散在江湖中,李承道准备等岳飞回来,就在锦衣卫之下安排成立一个专门用来铲除联盟的分部。 让狄仁杰先开始准备。 狄仁杰领命退下。 李承道眼神回到案上,一叠叠奏章都是参奏李玉,李承道看着心烦,但又不得不面对。 他们的道理都是一个,谋反都不杀,前无古例更有违大唐陛下主张的法治。 道理很充分,李承道几乎无话以对,所以几天了,他直没上朝,也没朝会。 三思之下,决定又建一个大唐日报,来引导渔轮。 只有渔轮能压制这些大臣的直谏。 经慎重考虑,决定见一见由尚书省从大唐学院推荐的一名年青学子。 议政殿! “见过陛下!” 李承道瞟了一眼那个年青人,此人国字脸,身穿T恤,穿着打扮都是自己提倡的风格,到像一个现代青年。 看了一下推荐贴,此人名陆落,太原人,思想新潮,喜欢鼓吹八股无用论,主张革新学术,放弃老八派,是诸子百家的典型反对派。 “朕欲起报,你有什么看法?” 起报的事,陆落在受尚书推荐时,就听过介绍,对办报心里早有数。 “君为轻,民为重,民生意向从来没哪个君主可以忽视,但真理常在少数人手中,如果民意被人挟持,则有可能左右朝廷。陛下办报,小民以为,这是控制渔轮,引导渔轮,让百姓明白大道,此为治国之精要!” “然!如今思想交流日趋密集,控无可控,如果朝廷不加引导,则可能被人利用,挟民以制天子,这是动乱的根源,历史上所有动乱都是以民意为教,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倒刺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虫族之先婚后爱   将军夫夫闹离婚   小怂包重生记(1v2)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姑母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