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生。 这一次,一共有三百多人,是上次的四倍。 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才子被选中,朝中也会有更多的人被淘汰。 ……………… 当甲乙榜公布出来的时候,整个长安都沸腾了。 其中,乙榜排名尤为显眼,结果还没出来,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揣测。 这一次的乙卷,由李承道负责,难度极高,所以引起了极大的注意。 但当甲乙两个榜单公布出来的时候,所有的考生都被吓了一跳。 “这个……这个乐徐,还有那个王学林,到底是什么来头?两个榜单都是第一和第二?” “我怎么没听说过?” “这次皇帝重新整理科举,还那些被贵族大族垄断的科举,想必也会涌现出不少厉害的人物。” “不错,这一次的名单上,不也有不少出身贫寒的人吗?现在终于出来了。” “这都是殿下的功劳,只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进入乙榜,否则的话,进入甲榜也不是什么难事。” “怎么回事?你一个无名小卒,怎么可能拿到甲榜前十?你也太小看我这个甲榜考生了吧!” “兄弟,你这话就不对了,这乙榜可比甲榜难多了!” “放肆!” ……………… 龙门外,考生们正在争论着甲乙二品的名次。 争论迅速升级,理由很简单,乙榜考子们都觉得,甲榜比不上乙榜,所以才会如此。 可是,甲榜的考生们却有些不满,明明都是科举,为何甲榜就比乙榜差?这甲榜,考验的是真正的政治和儒家!乙榜只是个小角色! 考生们很快分成了两拨,吵得不可开交。 乐徐和王学林正好也在看榜单,当他们发现对方竟然霸占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时,皆是微微一愣。 “看样子是我赢了。” 王学林嘿嘿一笑,为自己成为了乙榜的冠军而沾沾自喜。 乐徐却是呆呆的望着那张纸,眼睛里忍不住泛起了泪水,声音有些发颤的说道:“我乐徐苦读十年,总算没有白费一身功夫!” 旁边的考官听到这话,惊讶的问道:“你就是乐徐,甲榜第一乙榜第二?” 紧接着,一位认识王学林的考子惊道:“没想到王兄也来了,这可是乙榜第一啊!” 甲乙二品的第一和第二的到来,立刻引起了正在争论的两位考生的注意。 “甲榜榜首,当之无愧!乙榜算个屁!” “放屁!乙卷是皇帝出的,你怎么能说皇帝出的题很简单?王兄之才学,当之无愧!” “哦?不就是拿到了甲榜的第二吗?而我们甲榜榜首轻松拿下乙榜第2!” ……………… 两个读书人再次吵了一架,都是让乐徐和王学林代表甲、乙考生。 不过乐学和王学林对视一眼,都是微微一笑,转身就走。 这让所有人都是一愣,第一和第二,竟然是熟人?* .. 第1550章:这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 甲乙之争还只是一件小事,接下来,便是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只有进入朝堂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朝堂,参加朝堂的比武。 可以面见皇帝陛下!这可是很多穷苦学子做梦都想得到的机会啊! 而且,还是状元,榜眼,探花! 御前夸街,那是一种无上的光荣! 所以在会试结束之后,前二十的人便都在为进宫而做着准备。 ……………… 十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便到了殿试之期。 四十个书生分成两列,由一位小公公引着,出了皇宫,去太极殿面圣。 今日,便是朝堂之上,朝臣面前! 乐徐和王学林两人都是两个榜单的榜首,自然是在一众书生的簇拥下,在一位太监的引领下,穿过了一条道路,进入了太极殿内。 当乐徐、王学林等人进入太极堂时,心中都是一惊。 太极大殿极为空旷,地上铺着金色的石板,四周盘龙绕柱,两边是大臣,还有金瓜战士,各执法杖,威风凛凛。 九级大理石阶梯上,一位身穿黄色皇袍,面容俊朗,威仪肃穆的少年,正高坐在宝座上。 “这就是大唐的皇帝陛下!” 乐徐悚然一惊,不禁对杨开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意。 王学林虽然见多识广,但此时也有些忐忑,比起乐徐等人,他更清楚殿上的唐皇有多大的权力。 短短半个月不到,七大家族就被屠了个干净,这也太恐怖了吧! 其他读书人也都是面色惨白,满头大汗,他们大多都是出身贫寒之辈,面对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心惊肉跳。 “拜见殿下。” 文士们纷纷躬身。 坐在御案之后的李承道,似乎也感觉到了下面诸生的不安,忍不住莞尔一笑,柔声道:“都平身。”李承道的声音里似乎有一种莫名的魔力,让所有的读书人都放松了下来,躬身行礼,站了起来。 李承道微笑着看着这些读书人,继续说道:“你们都是大唐的中流砥柱,能够在亿万读书人中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特别是那些出身贫寒的人,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希望大家不要浪费了一身本事,将来为国效力。” 这些读书人之中,有一大半都是出身贫寒之人,此时听着李承道的声音,不由吃了一惊。 乐徐想起自己科举的艰辛,想起十年的艰辛,不由得悲从中来,立刻跪倒在地:“陛下破釜沉舟,为百姓谋福利,臣感激不尽!”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大声喊道:“多谢皇上!我们愿意为了大唐赴汤蹈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一幕,让大殿中的众多大臣,都是心中一动。 魏征双手抱拳,肃然说道:“皇恩深重,大唐亿万子民,当真是一片祥和!” “皇上英明……”文武百官齐呼道。 即便明知道这些话都是在拍马屁,李承道也觉得很爽,没人不喜欢被人拍马屁。 “现在,可以开始了。” 李承道对着自己的左右吩咐道,他的目光落在了两名侍卫的身上。 贾诩点了点头,吩咐护卫将书桌和笔墨纸砚都拿了出来,同时将试卷分发下去。 这一次的考试,并不是像第一次考试一样,只是一道文采斐然的题目,更多的是一道关于国家的题目。 简而言之,就是任凭你随心所欲,根据目前大唐的情况,给你一些今后的发展规划,还有一些意见之类的。 这样的选拔,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三府、六府都是国家的核心,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到整个帝国,所以这也是对一个人的一种考验。 考场只有两个时辰,所有的才子都在文武百官和李承道的目光中进行着考核。 这种压迫感虽然会对他们在考核中的表现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如果连这种压迫感都承受不了,那么以后就可以回家种田了。 ……………… 一个时辰的时间一晃而过,在李承道的执笔公公叫住了文武百官之后,又有一名御林军将文武官员的文武官员递到了李承道的面前,等待着他的批改。 这一次的朝试,所有的试卷都会有圣上亲笔批阅,而且,圣上还会对前五的考生进行评价。 这些读书人很是担心,但他们也只是低头,不敢与李承道对视,毕竟这是一种极大的失礼。 李承道翻开了自己的第一张试卷,这张试卷是按照试卷上的名次来排列的,他正在看王学林的试卷。 “……民间多年来,多受重罚,应立一条鞭,整顿官吏,整顿赋税,安定人心,才能安定人心……” 李承道在看完王学林的试卷后,眼中也是微微一愣。 王学林在其答卷中所呈之策,主要是就国家赋税问题而提出的方针。 赋税之重,是任何王朝都无法回避的一种弊端。其实这和朝廷没有太大的关系,都是当地的小吏,为了赚取更多的赋税,才会将赋税送到朝廷手中,然后由当地的各级官员来中饱私囊,所以吃亏的都是普通百姓。 这些都是贵族们的拿手好戏,没有税收,就不会发财,出身贵族的王学林,从小就知道这些东西的威力。* .. 第1551章:一代雄主 王学林从李承道在位之前的所作所为来看,他认为李承道是一个关心百姓生活的好皇帝,所以他才会将百姓们的赋税降到最低,然后想办法缓解百姓们的饥荒。 一条鞭子,规定了每一个人在这个季节应该缴纳的赋税,取消了所有的赋税,这样才能肃清官场,减轻民不聊生的负担,不失为一条好政策。 “善。”叶伏天点头。 李承道点点头,拿起朱笔,对着王学林那张试卷,轻轻一划,就划出了一个圆圈。 所谓“可评可评”,就是指在古代,没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都是以圆点和竖线来评定的。 圆是最好的,横是最好的,但竖是最差的。 李承道对王学林所写的那份策略很是欣赏,心想果然是贾诩看重之人,果然有其过人之处。 李承道将王学林的试卷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又看向了另一张试卷,那是乐徐的试卷。 “……皇帝的这场考试,本是为了大唐的未来着想,但是这场考试还远远没有结束。 草民观王爷设置了乙级试卷,分为刑法、数术、工冶、兵法等几个科目,足见皇帝有收罗天下英才,不让其流芳百世。 我敢向皇上进贡,建议皇上开科,扩大科举范围,将科举体系完善起来,让天下英才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李承道看着这张试卷,眼神微凝,忍不住望了一眼殿中的乐徐一眼,神情微动。 乐徐所作的那些文章,都来自于科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作的文章,竟然和李承道的计划不谋而合! 这还不算完,王冲又增加了一次考试,成立了大唐帝国的书院,这是一种类似于后世的中小学大学的书院! 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所以乐徐说的话,并不完整,也不精确,但大体的意思却差不多! 很难相信,一个古代人会有如此先进的思维方式。 “怪不得,他说此人高瞻远瞩,胸怀宽广,当真是一代雄主。” 李承道看了一眼,没有任何迟疑,直接在乐徐的试卷上画了一个圆环,极佳。 接下来,他便继续看起了其他人的卷子。殿试足足进行了一天一夜,正如李承道所预料的那样,在所有学子中,乐徐和王学林的表现都是出类拔萃的。 而其他读书人中,也有一些天赋异禀之辈,但却没有一个能与这两人相提并论,所以,李承道便将这两人定为第一和第二。 接下来便是一系列的典礼,各种表彰,各种奖励,足足进行了一日,弄得李承都有些心力交瘁。 晚餐时间到了,郑苒再次让人送来。 “皇上,王妃邀请你进宫共进晚餐,你要不要……” 一个侍女站在李承的面前,恭敬地说道。 李承道闻言,嘴唇动了动,委婉说道:“这个,我已经说好了,我要在长孙昭仪的寝宫里吃晚饭,所以我就不在这里了,还是换个日子吧。” 那名侍女见李承道如此说,只能乖乖地离开。 “皇上,你怎么不来华清宫?” 他一直跟随在李承道身边,所以很清楚,李承道从来没有提什么萧兰宫之类的事情。 李承道叹息一声,无可奈何道:“每日都要在华清宫中进餐,如此下去,我可要发福了。” 每次他来的时候,郑苒都是一顿丰盛的饭菜,然后借着这个借口,将他留在了这里。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最近郑苒格外的积极,每天晚上都在讨要,一副很想要一个孩子的样子。 虽然每天晚上都会被郑苒打败,但他每天都会迟到,根本睡不着觉,而且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实在是太累了,这也是他刚才拒绝郑苒的原因。 “你先走一步,走一步,去一趟青云殿,我不能只疼你一个人,也不能怠慢了别的女人。” 李承道略一思忖,便下了这样的命令。 这一年多来,他最常去的就是华清,其次就是呼延热娜,至于其他的妃子,他倒是很少去。 其他的嫔妃虽然也有结亲的意思,但毕竟都是嫔妃,应该一视同仁,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嫔妃因为嫉妒而闹得天翻地覆。 ……………… 与此同时,碧霞宫殿中,一片寂静。 碧霞宫,是秀怡长孙云露居住的宫殿,此地景色秀丽,日落时分,正是欣赏夕阳余晖的最佳地点,故而得名。 “云露,你们青霞殿的夕阳好美啊。” 长孙无垢正靠在窗前,双手撑着下巴,欣赏着天空中的夕阳,一脸的陶醉。 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地平线,这一幕实在是太美了。 “因为伯母您没有看到清晨的朝阳,它比夕阳还要壮观。” 长孙云露微微一笑,“依我之见,落日之光虽然美丽,但却是暗淡无光,远没有朝阳之光那么鲜活。” 长孙无垢听了长孙云露的话,愣了一下,眼中露出一抹落寞,他说道:“是的,夕阳虽然美丽,但却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我和这夕阳有什么区别?” 她竟然被这一幕勾起了回忆。* .. 第1552章:你跟谁学的? “伯母,您说什么呢?” 长孙云露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一说,竟然会让长孙无垢如此难过,连忙出言安抚。 “姑姑,你容貌倾国倾城,今年也不过二十七,怎么可能会老去?你和我一起出门,人家还当你和我是亲妹妹了。” 长孙无垢的容貌和长孙云露有几分相似,只是长孙无垢比起长孙云露来,多了几分成熟,多了几分韵味。 “你跟谁学的?” 长孙无垢听到这话,俏脸一红,不由得埋怨了一句,不过柳眉却是松开了一些。 “我说的都是实话,要是有一句假话,我就把银针给吞了。” 长孙云露一本正经的说着,她突然在长孙无垢的耳朵旁轻声道:“婶婶,你可有意中人?你跟我说说。” 女孩子本来就喜欢多管闲事,而长孙云露本来就是个多管闲事的,此时更是把话题转到了长孙无垢的头上。 长孙无垢大感尴尬,瞪眼道:“你在说些什么,人家是……是个寡妇,是要守身如玉的,怎么会有这种不要脸的念头?” 但长孙云露并没有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她继续道:“我看未必,男人死了可以重新找一个妻子,但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女子,为什么要说她失去了贞操?真是冤枉啊。” “平阳大公主说,女人并不一定就比男人差,我觉得,姑姑还是找个好人家,找个好人家,也不至于一个人孤独终老。” 若是换做旁人,长孙无垢肯定会勃然大怒,但是她知道这个外甥女的性子,再加上对平阳李秀宁的爱慕,经常会说出一些石破天惊的话,故而,她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要是让其他人听到了,肯定会说你没节操!” 长孙无垢抬起修长的手指狠狠地点了点长孙云露那洁白如玉的脑门,一脸的无语。 “伯母是谁?” 长孙云露一头扎进了长孙无垢怀中,两个女人你来我往,你来我往,十分的和谐。 “对了,这次皇上整顿科考,连屠七大家族,你听说了么?” 想到这里,长孙云露突然问了一句。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我当然听说过,而且,我们长孙一脉,也出了很大的力,七大世家,就这样被灭了。” 七大世家,其中四大顶级世家,三大五大家族,尽数覆灭。 这样的一幕,让长孙无垢吓得魂飞魄散,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就变得惨白。 “圣上英明,重振文试,这是必须的,如果不能将七大家族连根拔起,大唐就真的要完蛋了!” “还好,我们长孙一脉,都是皇帝的人。” 长孙云露一本正经地说道,连长孙无忌都夸她聪明绝顶,眼力和长孙无尘不可同日而语。 长孙无垢闻言,却是没有说话。说到七大家族,众人都是一怔。 如果不是长孙一家站在了李承道这边,他们的命运,也会和其他三家一模一样。 “算了,不说也罢。” 长孙无垢话锋一转,看着长孙云露,微笑着说道:“这几个月来,你在皇宫里过得怎么样?云露,你如此聪明,想必是得到了陛下的宠爱。” 长孙云露叹息一声,道:“皇上最喜欢的就是郑皇后,还有呼延秀怡,很少会进别的妃嫔的寝宫,就连我的寝宫,他也不过来了三次。” “但也无妨,我一向喜欢安静,这座宫殿,正是我学习的好地方。” 不过她的声音中却带着一股淡淡的伤感,作为一个有夫之妇,她当然希望夫君多关心一下自己,可是现在,她已经是一个有夫之妇了,她又何尝不希望夫君多关心一下自己。 长孙无垢听了这话,却是一脸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大唐绿帽王
狂野总统
将军夫夫闹离婚
魔界受欢之叔诱(H)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军师威武
生存文男配[快穿]
赘婿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