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诗词无不是巅峰之作,所以她们很好奇李承道此番会作出什么诗词。 但见李承道手持酒杯,开口吟道:“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吟完之后,李承道将目光投向了众位后妃,笑道:“此词,便赠给爱妃们。” 随着李承道的话音落下落下,众女全部都屏住了呼吸,看向李承道的美眸之中异彩连连。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孙无垢和众妃子的反应 一首《水调歌头》,令在场的众后妃们全都被惊艳到了。 尤其是最后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称得上是千古绝句。 “陛下诗才真是非凡,这是臣妾收到的最好的中秋赏赐了。” 长孙云露说道,脸上满是盈盈笑意,显然对这首《水调歌头》喜爱极了。 其余众后妃也是差不多的神色,这一首饱含深情的词比任何珍宝都要来得更加珍贵。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众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而就在这时候,高怀忽然匆匆跑入了长安宫,脸上有难以掩饰的喜色。 “陛下,喜事,大喜事啊!” 进入宫中后,高怀当即朝李承道大拜行礼道。 “什么喜事?” 李承道眉头微微皱起,显然有些不喜高怀破坏了家宴气氛的举动。 高怀咽了下口水,又看了看在座的各位妃子后,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凑到李承道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这般神秘的样子,让一众后妃都是满头雾水。 “什么?!” 听到高怀说出的这个惊人的消息,李承道直接将手中的玉杯给捏碎了,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他抓住高怀的胳膊,语气急促地问道:“此事当真?” 心情激动之下,他手上的力道也不禁加大了些许,高怀被李承道拽得胳膊生疼,但是不敢表露出丝毫不满,而是重重点头道:“是真的陛下,新罗那边派人送来的消息,奴才第一时间便过来转达陛下了。” “哈哈哈哈——” 从高怀口中确认此事,李承道简直心花怒放,忍不住大声笑了起来,脸上满是喜色。 众后妃都很摸不到头脑,她们从未见到李承道如此高兴过,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他高兴成这样? “承道,有什么事你不妨说出来,让我们也高兴高兴,沾沾喜气。” 郑观音笑言道,以为是国务上的事情。 听到郑观音的话,李承道方才止住笑声,但脸上的笑意依旧不减,道:“母后,朕当父亲了,您有孙儿了!” 李承道的话音落下,众后妃全部都是目瞪口呆,而郑观音更是大吃一惊,声音颤抖地问道:“是谁的?!” “当然是朕的,还能是谁的。” 李承道有些不愉地说道。 “不是……娘是问是谁怀上的!” 郑观音都激动地语无伦次了,其他众后妃们也无比关心,到底是谁怀上了李承道的孩子? 李承道这才想起来,他和德善女王之间的事情不论是后妃还是郑观音都不曾知晓,不过这种事情说出来实在是有些…… “咳……是新罗德善女王的,她在来长安觐见时曾与朕度过几晚,未曾想回去后就发现怀上了。” 李承道咳嗽一声,略有些尴尬地说道。 他和德善女王何止度过几晚,那一个月里都夜夜春宵,加起来比他临幸后宫任何一个后妃的次数都多,所以怀上也并不是太意外。 “德善女王?” 郑观音脑海里顿时浮现了那一日在御花园中见到的那位气度不凡的女子君王。 这位来自新罗的女王,居然和李承道有私情,而且还怀上了孩子,这简直是…… 但是不管怎么样,德善女王怀上了孩子这是不争的事实,怀的是他们皇家的血脉! 李承道如今终于有了子嗣后代! “恭喜陛下喜得龙子!” 长孙无垢起身离席,朝李承道盈盈拜倒恭贺道。 虽然未能第一个替李承道生下子嗣,让她有些失落,但李承道终于有了后代,她依旧由衷地感到高兴! “恭喜陛下喜得龙子!” 众妃也纷纷行礼道。 她们心中也是各有不同的滋味,她们都想先一步替李承道诞下子嗣,谁知道到头来却被一外邦女王给抢先了,要说甘心那是不可能的。 可无论如何这都是李承道第一个子嗣,她们只能祝贺。 其中只有郑苒和呼延热娜两人的心思最为单纯,仅仅是因为李承道有了血脉子嗣而感到高兴。 “我皇家一脉终于有后了。” 郑观音喜极而泣,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心情十分激动。 她盼一个孙儿盼了太久了,不管德善女王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都没有关系。 “朕马上让人传消息给德善,让她来长安养胎。” 李承道当即说道。 德善女王原本的名字就叫做金德善,这不仅仅是她的王号。 然而郑观音闻言却瞪眼斥责道:“胡闹!长安距离新罗路远,而她如今有孕在身,岂能受得了这般长途舟车劳顿?” “那、那该如何?” 李承道不知所措地说道。 面对千军万马、繁重复杂的国内政事他都可以面不改色,冷静处理。 而就是这样的他,现在却有些乱了阵脚。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这一世他才十九岁,但是加上前世的心理年龄,他已经是接近三十岁的人了。 他为人皇、为人子、为人夫,如今又多了一层身份,那便是为人父。 初为人父,很难保持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身上背着的责任也更重了。 对于李承道的反应,郑观音无奈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你且派人带着赏赐和一些得力的侍卫、可靠的婢女还有医术高超的太医前往新罗,让她安心在新罗国内养胎。” “等她诞下子嗣后,你再将她们母子给接到长安来。” 这是李承道的第一个子嗣,郑观音自然是无比重视,派侍卫、太医和婢女过去,就是一定要保证安全,不然她难以放心。 新罗不比国内,说不定就有人敢对这龙子心怀不轨,暗下毒手。 “朕明白了。” 李承道点点头,将郑观音的话给记在了心里。 …… 等到午宴结束之后,他便马上去着手安排此事,挑选了三百名宫中禁卫、三十名宫女以及五名太医,带着多达十车的各种赏赐一同前往新罗,并且还附上了一封给德善女王的亲笔信。 他甚至连暗影卫这种精锐中的精锐都派出了二十名,足见他有多么重视。 .. 第二百五十五章 朝堂之上,储君之争 中秋晚宴,百官齐聚。 一般一年之中,天子大宴百官只有三次,分别是元旦宴,中秋宴以及天子诞辰。 因为要去着手安排派往新罗的队伍以及给予德善女王的赏赐一事,李承道在中秋宴开开后的半个时辰方才过来。 不过由于他提前下过令了,所以宴会并没有专门等他,在他没来之前便由郑观音主持开席了。 李承道步入大殿后直接走向了正席,满面笑容的样子让人一眼便能看出他现在极好的心情。 “各位爱卿,宴席先停一下,朕要宣布一件事情。” 李承道走上台阶之后,拍了拍手说道,整个保和殿所有官员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都很好奇李承道要宣布十么事情。 当着所有文臣武将的面,李承道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激动,用尽量平缓的声音说道:“朕……有龙嗣了。” 李承道的话音落下后,整个大殿都为之安静了下来,静得落针可闻。 文武百官们一个个都被李承道所宣布的这个消息给震惊了,陛下有龙嗣了?! 长孙无忌第一个回过神来,脸上登时浮现喜色,离席大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其余大臣们也都如梦方醒,纷纷离席下拜恭贺,各种贺喜的声音充斥了整个保和殿,一下子便喧闹了起来。 “陛下于中秋佳节喜得龙嗣,此乃祥瑞之兆!” “天家血脉终于有继矣!臣等亦可以放下心了!” “臣恭贺陛下喜得龙嗣,祝陛下春秋鼎盛,兴旺皇室!” “国有龙嗣,国体可安!” …… 李承道宣布有了龙嗣这个消息,不可谓不惊人。 要知道身为一国之君,最重要的事情那便是需要立储君,稳国体。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 打个比方,讲一句不好听的,万一李承道因为什么意外龙驭宾天了,那么储君便可直接上位,国家政权可以平稳交替。 可若是没有储君,那一国就要因为争皇权而陷入动荡之中了,各方势力都开始蠢蠢欲动。 但李承道不仅没有立储君,而且连血脉后代都没有,整个皇室嫡系一脉就只剩下了他一人! 若是他真的出了什么意外突然暴毙,国家将立刻陷入混乱,这根本不是在开玩笑。 所以自李承道登基后,满朝官员没少上书让他多多“耕耘”,尽早诞下子嗣稳定国体,甚至还有官员献上种种房中秘术甚至是自家女儿。 为了李承道能有后代,不可谓不殚精竭虑。 所以可想而知,苦等了快三年的时光后,李承道突然宣布有了龙嗣,他们会是多么激动。 “陛下,是哪位娘娘怀了龙胎?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魏征笑容满面地问道,同时看向了在上席上坐着的众多后妃,猜测是哪位后妃怀了龙胎。 然而众多后妃的神色多少都有些尴尬,李承道倒是已经看开了,直接坦白道:“这就是朕今天为何要当众宣布的原因……怀上龙胎的,是新罗的德善女王。” “朕今日就是想问一问诸位爱卿,这龙嗣出生后,朕该如何册封,给他什么名分?” 这,才是李承道今天当众宣布此事的目的。 德善女王的身份是有些尴尬的,她是新罗的君主,却怀上了李承道这位大唐天子的孩子。 那么孩子出生之后该给什么名分?以后是继承新罗的君王之位,还是继承大唐的皇位? 之前李承道并没有想过这些,直到德善女王怀上孩子后他才想到这个问题。 如同和德善女王约定的那样,出生的孩子去继承新罗王位?恐怕满朝文武会有不少站出来不答应。 因此他干脆直接提出来,把这个问题抛给这些大臣们去争论算了。 “德善女王怀了龙嗣?!” 众多大臣们都是目瞪口呆,一个个都朝着李承道投去了佩服万分的目光。 德善女王在长安才不到两个月,居然就被陛下您给征服了?不愧是陛下啊! 被这么多目光注视,李承道脸皮再厚也不禁觉得有些脸面发烫,咳嗽一声后转移话题道:“各位爱卿还是讨论一下朕刚刚的问题吧……” 众臣收回目光,然后纷纷开始思量李承道的那个问题。 不得不说,给德善女王腹中龙嗣一个什么名分,这确实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若是李承道后宫里除了呼延热娜以外的任何一个妃子怀上了龙嗣,只要生下来的是个皇子,那么不说全部大臣,至少会有三分之二都支持将其册立为太子。 但德善女王如果生下了皇子,那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因为德善女王是外邦人,并非中原汉人,汉家的皇帝怎么能由一个有外邦血统的皇子去当? 但是若不立为太子吧,目前李承道又没有其他子嗣,根本没得选择好吧。 众臣叽叽喳喳讨论了许久后,礼部尚书李纲率先起身出列,拱手道:“陛下,若德善女王生下的是皇子,那么臣私以为,当册立为太子,以安国体。” “德善女王虽是外邦人,但亦为一国君主,血脉高贵,与我天家血统结合,诞生的子嗣完全有资格成为太子。” 古代是很注重血脉的,德善女王是外邦人没错,但她是新罗君主,血脉可比呼延热娜要高贵的多。 礼部尚书李纲开口后,顿时赢得了不少大臣们的支持。 “没错,臣以为李大人所言极是。” “同为两国君主、王室血脉,子嗣是有资格成为太子的。” “臣附议。” …… 不少大臣都开口支持道。 坐在席上的郑观音闻言却不禁皱了皱眉头,而此时房玄龄起身离席道:“臣不同意李大人的意见。” 房玄龄说话,众人顿时看向了他。 房玄龄为天子近前当红大臣之一,又贵为尚书侍郎,分量可是很重的。 “房大人有何高见?” 李纲微微拱手,然后问道。 房玄龄正色道:“我天朝乃中原汉家,新罗不过是边域小国,怎可让这等出身的皇子成为我大唐储君?就算他的母系是新罗君主,但依旧不改这个事实。” “若是真让德善女王和陛下的后代继承大统,那么日后这天下,究竟是大唐天下,还是新罗天下?”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色变。 .. 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孙无垢也想怀龙子 房玄龄的一番话,点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因为单从身份来论的话,生出来的皇子既可以是大唐的皇子,也可以是新罗的皇子。 以大唐的皇子身份去当新罗的君主可以,但是要以新罗皇子的身份来当大唐帝王…… 这可不不仅仅是血统的问题了,这是关系到以后这天下到底归哪个国家的问题! 因此房玄龄说完后,就连之前支持李纲的那些大臣们也都动摇了,神色变幻不定。 贾诩沉思许久后,才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房大人所言不错,德善女王子嗣可为皇子、可为亲王,但不可为储君。” “新罗可以女子当政,臣认为若陛下龙嗣出生,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可继承新罗王权大统,此举可加强我大唐对辽东半岛的掌控,从此以后不可再分割。” 贾诩也选择了站在房玄龄这边。 连贾诩这名李承道的心腹重臣都如此表态,其余大臣们也不再犹豫了,纷纷开口支持房玄龄和贾诩的意见。 听到众多大臣的话,李承道思忖片刻之后,便点头同意了。 …… 中秋宴之后,李承道派出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新罗。 这一次队伍走的是水路,乘坐的是汴州水师的龙级战船,速度会快上很多,不过依旧是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新罗,金城。 “唐使乐徐,参见德善女王。” 王宫内,乐徐躬身行礼道,并没有下跪参拜。 身为大唐使者,只跪大唐天子,而不跪他国君王,这是属于使者的特权。 “唐使免礼。” 珠帘之后,传出了德善女王那悦耳的声音,“乐大人一路辛苦了,孤有孕在身,不能亲自接待,孤令宰父准备了宴席来款待诸位来使。” 乐徐微微低头道:“女王陛下言重了,外臣此番乃是奉天子之命而来。” “天子得知陛下身孕后大感高兴,令臣携蜀锦千匹、东珠百颗,以及禁卫三百名、侍女三十名、太医五名赴新罗。” “此外,太后娘娘和诸位后妃娘娘也皆有贺礼,恭贺陛下怀上龙嗣,礼单在此,请陛下过目。” 乐徐将礼单呈了上去,由站在外面的宰相代为收下。 然后他又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道:“这是天子令外臣带给陛下的一封书信。” 听到李承道来信,德善女王的美眸顿时一亮,然后一旁的宫女走出珠帘,从乐徐手里接过那份书信。 撕开封蜡,德善女王打开这封信看了起来。 “德善吾妻……” 信上第一句,便是这般直白的话语,让德善女王顿时俏脸一红。 这句开场白可以看出这是李承道给她的私信,而不是以那种外交辞令。 “……朕听闻汝身怀龙嗣,夙夜难寐,夜起致信一封,了慰喜意。 朕本欲让汝赶赴长安养胎,却担心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因此只能作罢,待汝产子之后,再随着使臣团一起赶回长安。 有孕在身,不比以往,需处处小心,朕所派三百名禁卫,皆精锐之士,三百人可当千人,三十名侍女亦是母后亲自挑选,可以信赖。” “此外朕令二十名暗影卫藏于禁卫之中,会在会见之后私下向你报道,他们乃朕之心腹,大唐最顶尖的刺客以及谍报人员,隐藏宫中可护你周全。 如今新罗百费待兴,政务繁忙,朕所派之唐使乐徐乃不可多得之人才,可助你处理国内政事,你怀有身孕,应当多做休息……” 这封信写了很长,但都是一些叮嘱和安排,字里行间都满是温柔。 看着这封信,德善女王仿佛能看见李承道那张带着温暖笑意的柔和脸庞,也不禁笑了出来。 在信的结尾,李承道也坦白了朝中对于她腹中子嗣的身份的安排,若是男丁的话,可以选择成为大唐亲王或者成为新罗君主,但是成为大唐储君的话并不可能。 女儿的话也是差不多的安排,李承道已经提前将蒲州这块少有富庶之地留给她作为封地了,若
相关推荐:
下弦美人(H)
心情小雨(1v1强制)
沦陷的蓝调[SP 1V1]
姑母撩人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修仙有劫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人妻卖春物语
虫族之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