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李承道最终只能无奈地说道:“朕知道了,回头朕就去与太后说一下便是。” “谢陛下。” 长孙无忌这才心满意足,笑着行礼道。 李承道看着他就来气,不耐烦地挥手道:“走走走,本来还想留你们用膳,现在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去吧。” “臣遵命。” 长孙无忌乐呵呵地应了下来,然后拉上魏征房玄龄等人一起离开太极殿,估计是要找个酒楼饮酒庆祝去了。 而贾诩并没有跟着离开,望着长孙无忌的背影消失在太极殿之后,才摇头笑道:“没想到长孙大人现在就开始为长孙家族谋后路了,看来还是有些担心陛下啊。” 李承道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人之常情罢了,想要让长孙家族地位彻底稳固下来,成为国戚自然是最好的办法,若朕站在他那个位置,也会与他做一样的选择。” 他虽然表面上生气,但实际上长孙无忌的想法他其实一清二楚。 所以装作不好毁诺的样子,也就应下来了,也算是让这名贤臣彻底安心下来,免得日日担忧长孙家族的地位不稳。 “听母后说现在五姓七望各大家族都送女儿来宫里了,你说朕到底该立谁为皇后?” 李承道漫不经心地询问贾诩。 为皇帝挑选后妃,有所动作的可不只是兰陵萧氏一族,其他各大望族基本上都带着各自族内的子女入宫见郑观音了。 现在至少有五六个已经在郑观音选入后宫的名单里面,昨晚她还让李承道看看哪个比较中意,然后立为皇后,但李承道则有些犹豫不决。 毕竟五姓七望都是世家大族,他将任何一方册立为皇后,都难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贾诩心中一惊,苦笑道:“陛下折煞微臣了,此事臣怎能妄言。” 李承道瞪了他一眼,说道:“还有你不敢说的事儿?朕恕你无罪,说吧。” 贾诩满脸为难之色,斟酌许久之后,方才说道:“臣以为……陛下立后应该唯贤德而举,可保后宫安定,而不该应家世而立。” 他这话说得模棱两可,让李承道颇为不满。 不过他知道贾诩的身份地位确实不好妄谈这些,所以也就没逼他继续说,转身离开了太极殿,打算再去与郑观音商量商量。 立皇后一事不比发兵远征一事要小,会影响到士族势力之间的平衡,因此此事必须要慎重,所以他才感到头疼。 李承道来到长安宫后,却在长安宫里见到了令他感到意外的一个人。 “舅舅?” 李承道看着殿内那道熟悉的身影,不由得吃惊地说道,语气里满是诧异。 和郑观音坐而饮茶的,不是他舅舅郑元洲又是何人? “参见陛下。” 见到走入殿内的李承道,郑元洲连忙起身相迎,下拜行礼。 李承道快步上前扶住了想要下拜的郑元洲,责怪道:“舅舅何须如此多礼,怎么来了也不知会朕一声?” 郑元洲回答道:“陛下政事繁忙,臣怎敢劳烦陛下。” 郑元洲也是有官位在身的,所以在李承道面前可自称为臣,虽然现在品级不高,但是凭着荥阳郑氏和李承道之间的关系,未来平步青云可以预知。 见到郑元洲,李承道的心情好了很多,笑着说道:“舅舅既然来了长安,不妨就在长安多待一些时日,外祖父还有太公的身体现在可好?” 听到李承道如此真挚和熟悉的话语,郑元洲心里的紧张感也小了很多,回答道:“父亲的身体尚康健,只是祖父年纪大了,现在老眼昏花许多,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了。” “上次陛下登基大典,祖父听闻后因为心绪激动而病倒,臣需要床前侍奉,因此没有来长安恭贺陛下登基,陛下恕罪。” “此等小事,何足挂齿。” 李承道闻言心下感叹,然后接着说道:“朕无暇分身去探望太公,等舅舅离长安时带上几名太医一起回去,专门为太公诊疗。” “谢陛下隆恩!” 郑元洲感动非常,当即又要行礼,只是被李承道给阻止了。 “舅舅此番来长安,是为了探望母后么?” 李承道好奇问道。 郑元洲闻言脸上浮现一抹尴尬之色,不知如何作答。 郑观音见状笑道:“探望本宫是一方面,其实更多的还是为了承道你而来的。” 说罢她朝偏殿喊道:“苒儿还不快出来见见你表兄。” 随着郑观音的话音落下,一名大约十三四岁的萝莉少女从偏殿探出了身子,有些磨蹭地走了进来,然后来到李承道面前对他福了一礼,脆生生地喊道:“陛、陛下……” “苒儿?” 看着眼前的这个面带羞涩的萝莉少女,李承道又看了看满脸笑意的郑观音,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 他心里忽然有种非常不妙的感觉。 果不其然,他马上便听到郑观音笑着说道:“承道,本宫打算将苒儿纳入你的后宫,并且册立为皇后,你觉得如何?”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大世家争夺皇后位 这个叫苒儿的萝莉少女,是他舅舅郑元洲的女儿,名叫郑苒。 而李承道之所以会认识她,因为之前他刚刚被逼出长安,去荥阳投靠郑氏时两人刚好认识了,当时小丫头颇为崇拜他,还叫嚷着要与他一起去幽州打仗。 只不过与那时相比郑苒长大了不少,也文静了很多,令他差点没认出来。 李承道原以为郑元洲此次入宫是为了探望郑观音,亦或者是为了郑氏谋求什么利益来的,却怎么也没想到,郑元洲是打算将自己女儿送入宫里,而且是冲着皇后之位去的! “母后,苒儿现在才十四岁,年纪太小了,怎能入宫为后?此事还是从长计议……” 李承道一身冷汗,委婉地拒绝道。 听到他的话,郑苒看向李承道的大眼睛里顿时便蒙上了一层雾气,可怜兮兮的样子让人看起来极为心疼。 她低声委屈地说道:“承道哥哥是不是不喜欢苒儿……” 连称呼都从陛下换成了承道哥哥,这明显不合礼制,但是李承道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事而斥责她,反而好声安慰道:“不是,苒儿你现在太小了……” 只是他越劝郑苒越委屈,眼看泪水就要掉下来。 “十四岁为后有何不可,苒儿哪里小了,你莫忘了你带兵和突厥厮杀的时候才十六岁,如今也才十七岁而已,不也成了大唐的皇帝吗?” “苒儿是自家人,彼此知根知底的,后位给她不比给外人好么?而且苒儿这丫头是真的喜欢你,你们也早就熟悉,这正是天作之合!” 郑观音将苒儿拉入怀里,一边心疼地帮她擦拭泪水,一双凤目瞪着李承道斥道。 “朕……” 李承道只觉得头疼无比,他和郑苒能一样么?他穿越过来的,心理年龄都有二十四五岁了,让他怎么对一个十四岁的小萝莉下手? 太罪恶了。 虽然在古代十四岁成婚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他确实接受不了。 “若是陛下不愿的话,太后你不必勉强的,只能说苒儿没这个福分。” 见到李承道纠结的模样,郑元洲叹息一声,对郑观音说道。 “舅舅,朕不是这个意思。” 李承道无奈地说道。 说实话荥阳郑氏对他击败李世民、登基称帝有着难以磨灭的功劳,他当初第一批兵力、第一批粮草全部都是荥阳郑氏所提供的。 后来被突厥围城,郑氏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荥阳郑氏要一个皇后之位,其实并不过分,郑苒的身份也毫无问题。 虽说是表兄妹,但是古代表兄妹结婚是很常有的事情,符合礼制,不会有什么非议。 郑观音是荥阳郑氏出身,自然会心向娘家,想挑选娘家的女子来做李承道的妻子。 但郑苒的年龄确实让李承道十分难以接受。 听到郑观音还在哪里絮叨,李承道心里也很是烦闷,沉声喝道:“母后!” 他一开口,属于大唐帝王的威严顿时震慑全场,郑观音的声音戛然而止,就连苒儿也吓得哭不出来了,泪珠挂在长长的睫毛上面。 李承道神色平静,对郑观音说道:“母后,皇后之位需母仪天下,统领六宫,苒儿年龄太小,不能胜任。” “至于皇后的人选,暂时先不设立,待日后再定夺。” 李承道的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味,展现出了身为帝王的强势。 说完之后,他的神色又柔和了下来,抬手替郑苒将脸上的泪珠拭去,柔声说道:“给你贵妃的位置,苒儿你可愿意?” 看着李承道英武俊逸的脸庞和柔和的眼神,苒儿什么委屈都忘了,俏脸通红地点头道:“苒儿、苒儿愿意。” 李承道脸上这才露出了笑意。 紧接着他看向了有些慌乱的郑元洲,说道:“舅舅,郑氏的功劳朕不会忘的,即使苒儿不为皇后,只要朕在一日,便无人能动郑氏的地位。” “而且朕日后若是有了子嗣,传位只会传贤而不是传嫡,舅舅你明白朕的意思么。” 李承道说得如此坦白透彻,郑元洲心里那一点小小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了,恭声应道:“多谢陛下。” 李承道的意思很明显,即便郑苒没有成为皇后,只要她日后所出的子嗣足够有才能超出其他皇子,便依旧可以成为大唐的皇帝! 而且有了李承道的那句保证,不管郑苒是不是皇后,郑氏也依旧能兴旺腾飞! 再者说李承道现在虽然不设立皇后,等以后郑苒再长大一些,未必没有机会! 李承道强势的一番话,直接为这个话题填上了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 结束了这个话题后,气氛便轻松融洽了许多,李承道又与郑元洲相互谈笑着询问了一下荥阳郑氏的近况,然后许了他一些权力和利益,又留下他一起用膳。 直到傍晚时分,郑元洲才醉醺醺地乘兴而归,郑苒则是留在了长安宫,和郑观音住在一起。 用完晚膳后李承道也离开了,郑观音一直送他到宫门口。 “承道,今日是本宫做的不对,让你为难了。” 郑观音歉然地对李承道说道。 她没有通知李承道,甚至没有商量就贸然让他立郑苒为后,确实有欠思量。 李承道身为皇帝,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比她多很多,言行不能轻率。 李承道笑了笑,然后有些孩子气地抱怨道:“母后虽是为孩儿好,但是毕竟是人生大事,也要问问孩儿的意见啊。” 这样的一面在李承道身上出现,着实很是难得,就连周围的太监宫女们都十分傻眼。 这是平时那个威严无限的陛下吗? 郑观音不由得噗嗤一笑,好生安抚了李承道一阵后,送他离开长安宫。 …… 在返回太极殿的路上,李承道抬头看着高高宫墙外的火红夕阳,淡淡开口道:“传朕口谕,宣长孙氏女,长孙云露入宫觐见。” “是,陛下。” 秉笔太监躬身应下,然后转身离去。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和长孙无垢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长孙府。 “陛下召云露入宫觐见?”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长孙无垢不由得吃惊地说道。 长孙无忌也是刚刚从外面回来,点头道:“嗯,是陛下身边的秉笔太监亲自来传的口谕,要召云露入宫觐见。” “我今日跟陛下提了将云露送入后宫一事,陛下也应允了,现在召云露进宫觐见,估计是想见一见云露是个怎样的女子吧。” 长孙无忌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长孙无垢想了想后觉得也有道理,于是说道:“那我陪云露一起入宫觐见吧,她虽然聪慧,但毕竟年轻还小,不知晓宫中的种种规矩,我担心她会冒犯到陛下。” “嗯,那你就陪她去吧。” 长孙无忌没有拒绝,答应了长孙无垢的请求。 于是长孙无垢去马上便去找到长孙云露,与她匆匆更衣整理了一番仪容后,便登上马车,跟着秉笔太监一起前往皇宫。 …… 等到长孙无垢带着长孙云露进入皇宫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天色虽晚,但是御书房里依旧灯光如昼,李承道在桌案前处理白天尚未处理完的政务。 当皇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在掌握无上的权利的同时,也背负着无比沉重的责任,整个大唐的兴盛都系于一身。 想成为一名明君,那便丝毫不能懈怠。 “陛下,长孙氏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秉笔太监走入御书房,小声对李承道提醒道,“秦王妃也一起来了,陛下您是一起召见还是……” “长孙无垢?” 李承道闻言有些抬头看向了秉笔太监,眼里有讶异之色。 他只是召见长孙云露,为何长孙无垢也跟着来了? “让她们一起进来吧。” “是,陛下。” 秉笔太监退下了,然后没一会儿,长孙云露和长孙无垢两人便被引进了御书房。 “妾身(民女)长孙无垢(长孙云露),参见陛下。” 走进御书房后,长孙无垢与长孙云露齐齐朝李承道行礼道。 在行礼的同时,长孙云露忍不住偷偷打量龙案后的李承道,看看这位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也是功绩最大的皇帝到底是什么模样。 “果然如传闻一般年轻……” 在看见李承道年轻至极的样貌后,长孙云露心中忍不住暗暗想到。 李承道这时刚好处理完手上的奏折,将目光投向龙案前跪下的两女时,刚好与长孙云露的视线撞上了。 长孙云露回过神来,慌忙低下了头。 但是李承道已经注意到了她,挑眉道:“怎么,朕长的有那么吓人么?” 听到李承道的话,向来处变不惊的长孙云露心里莫名有些紧张,低头回答道: “陛下天威浩荡,民女初见便被震撼,因此有所失神,失礼之处万望陛下恕罪。” 她平时面对任何人都可以保持镇静,但是她现在面对的是如今天下身份最尊贵之人,身上那股无形气势,令她觉得有些窒息。 那是只有掌握至高无上的生杀大权、经历过无数尸山血海才能拥有的上位者的气势。 李承道闻言不由得失笑道:“天威浩瀚让你震撼失神?朕倒是不知道自己还有这等手段,那若是两军开战,朕只需往阵前一站,那岂不是能不战而胜?” 长孙云露抬起头,微微一笑后说道:“若是陛下的话,民女相信陛下可以做得到,陛下当初兵临洛阳之际,洛阳大军不就是开门而投吗?” “可见陛下却有此能。” 长孙云露眼神明亮地看着李承道,不卑不亢地说道。 李承道不由得哑然,然后饶有趣味地看着长孙云露,道:“果真如辅机说的那般伶牙俐齿,朕算是见识到了。” 不知是褒是贬的一句话后,李承道接着说道:“你不必紧张,朕召你来只是心血来潮,想看看你的模样而已,倒是没有让朕失望。” 紧接着,李承道又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垢,挑眉道:“朕召长孙氏进宫,王妃为何也跟着来了?” 本来长孙无垢还在为长孙云露取得了李承道的赞许而暗自高兴,此时听到李承道问她,心下微慌,有些紧张地答道: “云露是第一次入宫,妾身担心她不懂规矩而冒犯陛下,因此陪同前来。” “原来如此。” 李承道点了点头,说道:“刚好朕也有事想要问你,你先退下吧。” 他后半句话,是对长孙云露说的。 长孙云露闻言有些犹豫地看向了长孙无垢,后者对她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她才放下心来,行礼之后离开了御书房。 等到长孙云露离开后,御书房里便只剩下了李承道和长孙无垢两人。 但是令长孙无垢没有想到的是,长孙云露走后,李承道只是重新拿起紫毫笔在龙案后专心处理政务,仿佛将她给遗忘了一样。 长孙无垢就这样站在那里,外面天色已黑,屋内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这令她心中微微有些慌乱。 “他留我下来到底有什么事?” 长孙无垢心里忍不住想到,小心看向了李承道。 李承道正在奏折上挥笔疾书,一双剑眉随着奏折的内容时而皱起时而舒展,但手下的动作却未停,效率极快。 都说男人在认真的时候最有魅力,看着李承道年轻俊朗的面容,长孙无垢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入迷。 而这时李承道冷不丁地开口说道:“听说让长孙云露入朕的后宫,是你提议的?” .. 第一百七十八章 长孙无垢心跳加速 李承道手中掌握着一支监察天下的暗影卫,虽然现在暗影卫还只是初成规模,但是在这长安城内,他想知道什么事情,暗影卫都能帮他查的清清楚楚。 长孙无垢没想到李承道忽然会问她这件事,虽心有不解,但她并没有否认,点头道:“确实是妾身提议的。” 虽然是杨妃主动找上门与她商议,但是她并不想将杨妃给牵扯进来。 稍作犹豫后,长孙无垢问道:“陛下可是对云露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若她有无礼于陛下的地方,妾身替她告罪……” “不满意的地方确实是有,但并不是对于她,而是对你们长孙氏。” 李承道打断了长孙无垢,手中批改
相关推荐: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宣言(肉)
寡妇门前桃花多
虫族之先婚后爱
姑母撩人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我以力服仙
老师,喘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