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能大大降低朝廷的负担。” 听到李承道的话,岳飞和杜如晦都震惊了,世间竟有这样神奇的作物? 岳飞回过神来后,语气坚定地道:“末将定不负皇命,必将把这三种作物给带回大唐,请陛下放心!” 李承道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正色道:“此事,朕就托付给鹏举了。” .. 第二百二十九章 20万重装铁骑统领——兵神韩信 岳飞接受了李承道的托付之后,当即带着一份图纸、一份地图以及一份国书便出发了。 李承道会素描,土豆、番薯和玉米的样子他都按照记忆中画了出来,让岳飞带着前去寻找。 此番岳飞需要从倭国借道前往吕宋,因为路途遥远,所以还需要在倭国进行补给,若不带着一份国书过去的话,倭国见到大唐浩浩荡荡的水师开过来,非得吓破胆子不可。 而就在岳飞出发后没几日,系统所奖励的大军也随之到来了,让李承道再一次见识到了系统那足以篡改现实的力量。 系统所奖励的二十万重装铁骑,居然被安上了镇边大军的身份,一直在极西之地镇守,此番完成了镇守任务得以返回中原。 不论是兵部批文还是军队编制等等,全都有着完整的记录。 这二十万大军短短半月时间便快要抵达渭水,行军速度之快令李承道很是吃惊。 不过吃惊归吃惊,收到兵部传来的消息后,他便马上下令准备仪仗,率文武百官前去迎接。 毕竟这支大军的身份设定乃是镇守边疆多年的军队,称得上是劳苦功高,必须要给予足够的礼遇才可以。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二十万大军的领兵大将,居然是韩信! 没错,就是汉朝开国大将,被尊为兵神的淮阴侯韩信! “系统这次可真是大方,选了二十万大军居然还附赠了一个韩信,堂堂淮阴侯也太不值钱了。” 长安城外,李承道坐在玉辇之上,想到此事便忍不住想要笑出声。 这次的选择真是太赚了,不说其他的,光是韩信一人便抵得上这二十万大军! 要知道如果论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军事家,韩信绝对能排入前三,这是毫无争议的事情。 而就在李承道思索之际,站在玉辇旁的太监高怀轻声提醒道:“陛下,大军来了。” “嗯?” 李承道回过神来,眯起眼睛看向了前方。 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有一线黑色的浪潮朝着长安城推进而来,而随着这一线浪潮的接近,地面逐渐传来了强烈的震动感,那一线黑色浪潮的真容也完全暴露在了所有人的眼中。 一支无可比拟的军队! 这是所有人对于这支铁骑的第一印象。 二十万大军奔袭而来,卷起漫天黄沙,携山崩地裂之势,令人毫不怀疑任何敢于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都会被他们踏作粉末! 大军未到气势先到,光是着一股冲阵之势,便令在场的大多数官员都脸色发白,两股战战,几欲转身逃跑。 武将们倒是还好,但冯立、薛万彻这种大将脸上亦有凝重之色。 唯有李承道高坐于玉辇之上,单手撑着头看着这一幕,神色丝毫未变。 而一旁陪她一同出行的郑苒则是小嘴微张,脸上满是震惊之色,她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惊人的军队! “轰——!” 二十万大军临近渭水之后,前面的士兵居然齐齐勒马而停,然后后面的队伍跟着勒马,整支军队就这样于奔袭之中生生停了下来! 看见这样一幕,武将们亦为之色变,脸上渐渐浮现震惊之意,就连李承道眼里亦闪过一丝惊色。 “二十万大军令行禁止,这便是淮阴侯韩信麾下的兵吗?” 李承道心中暗暗想到。 单单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眼前这支军队有多么强大,一般骑兵敢在奔袭之中勒马,别说二十万,就算是几万兵马,也极容易造成前后相撞、相互踩踏。 而这支军队却生生做到了令行禁止这一步,军队的强大纪律性和协调性可见一斑。 在大军停下之后,军队中间分开一条道路,一名将领独骑策马而出,来到迎接队伍的十步外便翻身下马,然后一路走到李承道的玉辇前,拄剑下跪道:“镇西大将军韩信,参见陛下!” 听到韩信的话,李承道好好打量了他一番。 不过中等身材,样貌普通而且胡子拉碴的,脸上满是边塞烈风吹出来的粗粝,看起来既不英武也不出众,就像是路边随处可见的一普通人,丝毫让人不敢相信这便是传说中的兵神韩信。 但是他一双眸子却如鹰一般锐利,炯炯有神。 “韩将军请起。” 李承道走下玉辇,亲手将韩信从地上扶起,然后感慨道:“韩将军为华夏镇守安西都护府长达十年之久,实在是辛苦了。” 韩信闻言神色微动,他是第一次见到李承道这位新的大唐天子,李承道的年轻令他很是吃惊,但是气度威仪却与他的年龄完全不符。 他刻意带二十万大军奔袭而来,眼前这位年轻天子居然没有丝毫惧色,这般气度非寻常人能有。 “不愧是十七岁便有封狼居胥、灭一国战绩的天子,果真不凡。” 韩信恭敬地说道:“陛下言重了,镇守边关、包围华夏安危乃我辈将人之职责,此番返回长安,但听陛下差遣吩咐!” 李承道闻言笑了笑,说道:“韩将军与诸将士皆劳苦功高,朕早就命礼部在城内准备好了宴席为韩将军接风洗尘,三军也尽要犒赏!” 说罢,李承道上前几步,面向了渭水之畔黑压压的二十万大军,正色道:“诸位将士,朕代表大唐子民向汝等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皆是我大唐的英雄!” “尔等现在,回家了!朕以尔等为荣!” 李承道清朗的声音传得极远,在军中引发了一阵骚动。 在短暂地沉寂后,最前面一排的士兵们翻身下马而跪,就像是起了连锁反应一般,如同波浪一样,后面的士兵也纷纷下马,很快二十万大军便全部跪下了。 “西北铁骑!参见陛下!” 声音响彻天际,震散了明朗晴空之中的流云,传得极远。 .. 第二百三十章 以战养战 接收了系统所奖励的这二十万大军后,李承道将其分别驻扎在了洛阳、长安、襄州等三个地方,以减少粮草负担的压力。 不过供养这二十万大军也并不需要朝廷出粮草,三地的各个世家为了讨好朝廷,或者说讨好李承道,主动将供养大军的任务给包揽了下来。 毕竟七大世家覆灭的事情还就在不久之前,李承道突然在三个地方部署军队着实让他们有些心惊胆战。 因此出钱出粮算是花钱保平安,也向朝廷展示自己是老实的。 李承道虽然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他们既然主动揽下了供养大军的任务,他自然乐见其成,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之法。 “明年开春之际必需要对高句丽发起征讨,如今是时候开始以战养战了。” 御书房内,李承道看着大唐的堪舆版图,喃喃自语道。 他此番获得二十万大军,这既是一股庞大的助力,也是一份压力,迫使他需要尽快展开战争。 目前大唐的国力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想要打破这个瓶颈迈入真正的繁华盛世,就必须要发动战争。 因为唯有战争,才是国家发展最快的途径,掠夺来的粮食、财富、人口、皆是一国崛起的最大资本。 今年是不可能发动战争的,旱灾若处理不好会引发国家稳定,在旱灾之后发起战争,既能转移国内矛盾,进一步削弱世家的力量,同时可以用掠夺来的物资财富填补旱灾造成的损耗。 这才是他选择二十万大军的真正原因,若是选择那几样作物的种子,固然可以解决大旱危机,但是对外扩张又将遥遥无期了。 以战养战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途径,也是最迅速的途径,唯一的缺点便是不能战败,不过以大唐目前的军事实力再加上二十万铁骑,根本没有战败的可能性。 一旁的贾诩、长孙无忌等人见李承道看着堪舆图出神,眉头时紧时舒,根本不敢出声打扰。 李承道的计划他们都是知情者,对于李承道对明年做出的战略决策,他们只能感到敬畏和赞叹。 放弃休养生息,以战养战来发展提升国力,这是需要极大魄力才能做出的决策。 大唐要么因此一扫周遭全部国家,完成彻底统一,要么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当然后者的可能性很渺茫就是了。 在堪舆图上看了许久之后,李承道方才收回目光看向了长孙无忌和贾诩两人,道:“辅机,文和,你们有何事要报?” 贾诩上前一步,拱手道:“禀陛下,各省府调粮备旱一事已经完成了,户部从江南一道预备了大量粮食,若关中发生大旱,可立即调运过去平衡粮价。” “此外臣也已经散出暗影卫,严防有商人、世家囤粮破坏粮价的行为。” 历史上的每次天灾,粮食价格就会迅速飙升,百姓们在旱灾中死伤无数,而黑心商人、世家则是趁这个机会赚的盆满钵满,灾患中根本不乏这样丧尽天良的人存在。 所以为了预备大旱,自然要提前做好准备。 “做的很好,任何人敢有囤积粮食的行为,一旦发现,不必手软,杀无赦。” 李承道点了点头,淡淡说道。 现在旱情虽然还没到来,但是提前做好准备是没错的。 贾诩躬身应下,然后长孙无忌接着上前,稍作迟疑后,轻轻咳嗽一声,道:“陛下,臣想问的是……家妹册封入宫一事何时举行?” “……” 贾诩闻言看向了长孙无忌,又看了看李承道,眼里满是吃惊。 纳长孙无垢……也就是秦王妃入后宫?! 此事他怎么不知道? 李承道闻言神色微微一僵,长孙无忌看似是在问册封一事,实际上是在问他打算什么时候把这件事公布出去,并且给长孙无垢什么名分。 现在的确是不好再拖了。 思索片刻后,李承道说道:“朕已经命内务府去办了,母后也在关注此事,再过几日便能进行册封。” “不过朕只能给嫔位。” 李承道跟长孙无忌坦白了他对长孙无垢的册封打算。 长孙无忌闻言惶恐道:“能得妃位便已经是家妹之幸,我长孙氏一家两女都入陛下后宫为妃为嫔,此乃我长孙氏的殊荣,岂敢再有奢求。” 这说的确实是真心话,长孙无忌心里明白长孙无垢是不可能封妃的。 一番攀谈之后,贾诩和长孙无忌便退下了,离开了御书房。 ..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临幸长孙无垢 碧霞宫。 今日便是将长孙无垢入宫的日子了,而此时长孙无垢正在碧霞宫内更换华服,梳妆打扮。 长孙无垢的名分以及要入主的后宫虽然已经由内务府确定了下来,但是毕竟尚未正式入宫,所以暂时不能去自己的宫中,只能暂借长孙云露的碧霞宫。 今天一早,内务府便将相应的华服、首饰给送了过来,其中有不少都是郑观音特意奖赏的珍品。 这样的待遇其他后妃都没有拥有过,而郑观音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长孙无垢此番入宫只能得一个嫔位。 郑观音这种举动就是在告诉其他妃子,不要因为长孙无垢的身份而对她不逊,这是本宫挑中的人。 碧霞宫里面,长孙云露正在亲自为长孙无垢梳理秀发,盘起发鬓,然后将一样样首饰戴上去。 这种事情本来是由内务府专门派老嬷嬷过来负责的,不过长孙云露坚持要她来帮长孙无垢梳妆打扮。 “姑姑你可真美。” 长孙云露将最后一支金色凤钗插入长孙无垢的发鬓之中后,望着铜镜中长孙无垢的美丽容貌,忍不住说道。 认真梳妆打扮之后的长孙无垢,身上的魅力全部展现了出来。 长孙无垢本就美艳无双,如今还不到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尽显成熟的风韵,一颦一笑都带着惊人的风采。 国色天香,不外如是。 和呼延热娜的那种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精致美丽不同,长孙无垢的美丽是属于中原汉家女子的那种柔和之美,标准的古典美人。 长孙云露虽然与长孙无垢的容貌相像,但是她现在还是太年轻了,不过双十年华,没有长孙无垢的那种特别的风韵。 “我都快三十的人了,还美什么啊,陛下不嫌弃我老我就满足了。” 长孙无垢摸了摸自己白皙的脸颊,幽幽一叹道。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女子向来成婚极早,十四五岁成婚的都大有人在,不到三十就当奶奶的都有。 若是女子过了二十还嫁不出去,那是十分丢人的事情。 所以长孙无垢才会说自己老。 “姑姑你哪里老了,我敢说陛下后宫所有妃子里面啊,出了呼延修仪能和姑姑你相比之外,谁都没有你美。” 长孙云露笑着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感慨之色,“没想到姑姑你居然也入陛下后宫了,到现在我都还有有些不敢相信。” “是啊,我也不敢相信。” 长孙无垢雍容一笑,伸手放在了自己的心口处,她也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会爱上李承道,爱上这个比她要小十岁的男人。 “圣旨到——” 就在两人说话之际,一道尖利的声音传来,秉笔太监高怀走入了碧霞宫,在他身后跟着两名太监,分别端着两个托盘。 其中一个托盘里放着一份明黄色的圣旨,而另外一个托盘放着一些赏赐之物。 听到这道声音后,长孙无垢和长孙云露皆起身下跪。 因为长孙无垢只是入宫为嫔,而不是为妃,因此没有册封典礼,只有仪式。 高怀从托盘中拿起圣旨,展开后尖着嗓子念道:“门下,诏曰: 朕闻王者始风,本乎妃德,天下内治,模厥人伦。咨择邦媛之良,懋敷嫔壸之懿,爰推异数,诞布公言。 有女长孙氏,陶翕辟之和,生庆善之族。玉粹其度,渊靓而衷,可特进封为才人,入主清礼宫。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封,荣膺显命,永荷嘉祥。钦此——” “谢陛下。” 长孙无垢盈盈叩首行礼,然后双手从高怀手中接过圣旨以及种种赏赐。 而从此刻开始,她便正式入了李承道后宫了。 …… 清礼宫。 夜色降临,长孙无垢独自一人呆在宫中,心中有些忐忑与羞赫。 今夜是她入宫的第一晚,按理说李承道会来她宫中临幸的。 然而一直等到夜幕深了,长孙无垢依旧没有等到李承道的到来,她的心也从一开始的期待,慢慢变得失落。 “或许陛下根本就不喜欢我吧?只是因为救我和我有了肌肤之亲,而不得不纳我入宫。” “长孙无垢啊长孙无垢,你又有什么资格被那样的男人喜爱呢?” 长孙无垢苦笑着自言自语道,神色黯淡,但是泪水却怎么也止不住地从眼角滑落。 长孙无垢哀叹一声,伸手将自己发鬓上那支最喜爱的凤钗给拔了下来,然后准备去更衣休息。 但这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李承道步入了清礼宫中。 “陛、陛下?” 看着走入宫中的李承道,长孙无垢俏脸上满是愕然之色。 李承道看见长孙无垢披落的秀发以及她脸上的泪痕,心下顿时了然,笑了笑后说道:“今天的政务有些繁多,朕刚刚处理完,观音婢等了许久吧?” “没、没有……” 长孙无垢回过神来,有些手足无措,她刚刚摘下发钗首饰,将头发放了下来,这幅模样实在是失仪。 就在长孙无垢打算重新梳妆打扮时,李承道抬手制止了她,淡淡笑道:“不必了,你现在这幅样子就很好看。” 平时没有认真注意,李承道现在才发现长孙无垢的容貌确实极为动人,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成熟的风韵,令人心动。 听到李承道的夸赞,长孙无垢才放弃了重新梳妆的打算,理了理额角的发丝后,红着脸福了一礼道:“臣妾……多谢陛下夸奖。” .. 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德不配位,强行登基招来天罚 长孙无垢入宫,李承道也是要给出赏赐的,只不过他给出的赏赐并不是什么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而是一份裱糊精致的素描画。 “母后给了许多赏赐,朕便不赏那些俗物了,这幅画便赠予你吧。” 李承道淡淡笑道,从身后的太监手中拿过那副素描画,交给了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接过画,看了一眼后微微一呆,因为这幅素描上面所画之人正是她。 不只是如此,在这幅画的空白处,还有一首诗。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看见这首清平调后,长孙无垢俏脸顿时便红了,美眸之中秋波盈盈,抬头看向了李承道,眼有疑问之色,道:“陛下,这首诗……” “朕听闻你喜爱朕的那首青玉案,因此便单独写了一首清平调给你,你喜欢就好。” 李承道回答道。 长孙无垢芳心猛地一颤,李承道这首清平调,在她看来胜过任何
相关推荐: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小公子(H)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人妻卖春物语
寡妇门前桃花多
宣言(肉)
《腹黑哥哥。霸道爱》
小怂包重生记(1v2)
缠绵星洲(1v1虐爱)
生存文男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