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盖世双谐 > 第199章

第199章

习名家的思想。 倘若在精通名家学术的基础上,又掌握了纵横家的学术,就会成为能让天子重视的人物。 第五个入选的学派,则是阴阳家。 阴阳家,亦是道家的分支,在当前仍然只是小学派,但这门学术事实上却不可小觑。 阴阳家的门徒,并非是提倡鬼神之说,而是道家的「阴阳说」与「五行说」。 其中「阴阳说」是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 而五行说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不断循环变化的理论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 在这两者的基础上,阴阳家研究天体(星象)运行来制定历法。 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这也是利在千秋的学术。 而除此之外,农家、杂家这几个被儒家子弟、法家子弟喷地体无完肤的小派学术,李承道将它们拾了起来。 不可否认农家那「提倡君主与民同耕」的思想的确很可笑。 但农家也有它好的思想。 比如说「顺民心、钟爱民」、「修饥谨,救灾荒」等等。 更重要的是,农家还有教人如何更好地辨认优质的土地,如何改善土地如何辨认作物生长,如何除虫。 甚至于还有百草图谱,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宝物。 因此,只要农家收起他们「提倡君主与民同耕」那一套可笑的政治向思想,其他的东西,都是利国利民的。 是故李承道并不介意给农家一个辅修的名额,带动这个学派的发展。 ......... 十二个大唐皇家学院的修习名额确定下来后,代表着这一场百家争鸣盛世的落幕。 通过这一次盛会,朝廷或者说李承道笼络了一大批的人才。 许多在朝在野的名士大儒都被搜罗入朝。 不是入朝为官,而是进入大唐皇家学院担任老师,负责教学。 毕竟十二门修习名额是一种全新的统筹创新,缺少专业性的教导人才。 而各学派名士们也不愿见到自家的学术思想被曲解或者误导,因此自发担任起教学责任。 而这也正是李承道想要看见的。 十二大修习名额确定后,大唐皇家学院的新学府也开始修建了,依旧是由工部和冶造局负责。 这座新学府的建筑分布很有讲究。 其正中央的大殿阁,是用于「十二门」学子相互探讨用的。 以这座殿阁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四角,坐落有四座稍微小一些的殿阁。 分别属「儒、法、兵、墨」四家所有。 而在这四座殿阁的每两座之间,又分别设有两座再稍微小殿的殿阁,分别属于纵横家、道家黄老派、医家、名家、农家等等。 除了主殿阁可以随意由学派弟子进出外,其余十二座子殿阁,非所属的学派子弟不得入内。 这也是为了避免彼此间不必要的矛盾与争执。 要闹要吵,就到主殿阁去闹去吵,吵个痛快。 当然,由于工期太短,很快就要步入冬季,所以没办法彻底完工。 冶造局与工部的官员,向各派名士们解释:暂时就建成这样,待等明年开春之后,再完善主殿与子殿。 包括围起城墙、铺设青砖雕刻塑像,以及在各殿阁铭刻花纹图案等等。 面对着这些解释,各派学士们都面面相觑。 其实他们认为,就目前这座新立的学宫,其实已经非常让他们满意了。 可似乎朝廷对此并不满意,还要力求完善。 对此,代表天子李承道出现在各派学子面前的礼部尚书李纲微笑着做出了解释。 “毕竟此乃大唐皇家高等学院,是我大唐最高的学府。 而诸位皆是我大唐的名士人才,我朝廷岂可怠慢?” 不管这番话是真是假,都令那些各派名士们很是受用。 毕竟谁不喜欢被捧呢? 一边火热进行着新学府的建造,各派名士们也开始了全新教材的编纂。 “十二门”教育方式的开启,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体系,主动是和以往完全不同的。 而各派名士们也对编纂教材十分上心。 毕竟这可是著书立言,只有圣人才能做的事情! 此外,就在百家争鸣盛事结束不久,冶造局也终于传出了将“鸡精”制作出来的消息。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参观冶造城 冶造局,如今早已是大唐先进科技的尖端研究部门。 在化学也就是炼金术上面,那些炼金术士们更是展现出了结伦的水平。 炼金术就是最早的化学,而道家炼金术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李承道命那些炼金术士们研究鸡精,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制作了出来。 李承道对于鸡精还是很感兴趣的。 听闻鸡精制作完成之后,他便亲自去了一趟冶造局。 ......... 长安城的西南方向,坐落着如今大名鼎鼎的冶造局。 但说是冶造局,实际上却是一座小型城池。 没错,就是城池。 随着这些年来冶造局的发展和壮大,冶造局专门在长安城郊外建造了一座小型城池,作为冶造局的总部所在。 这座城池,被称之为“冶城”。 它可以视为是隶属于冶造局的一座工艺城池。 近几年来,他国都或多或少派遣过的密探、奸细们,不知多么想潜入这座城池,盗取大唐的种种先进的工艺技术。 但很可惜,冶城的防守太过于森严,没有任何被渗透的可能。 再加上冶城周边还有白袍军布防,更是基本上是杜绝了奸细混入的可能性。 而这座冶城,即是李承道今日的目的地。 带着大太监高怀,李承道在城外上了王撵,在禁卫军的护送下前往冶城。 李承道从未来过冶造局的总署所在,因此他在见到冶造局总署那庞大的规模后,很是吃了一惊。 “那是......火炮?” 坐在王撵上,李承道远远地便看见了冶城城墙上那整齐排放的一口口火炮。 这样的大杀器,居然被部署在城墙上! 在冶造局外,许墨早已带着许多冶造局的高级工匠出城很远相迎接了。 见到了李承道,他们纷纷躬身行礼。 “参见陛下——” 李承道走下王撵,淡淡笑道:“平身吧,朕今日心血来潮来冶造局总署查看,没有打搅到工匠们的工作吧?” 听到李承道的话,许墨连忙道:“陛下哪里的话,陛下亲自来我冶造局视察,是我冶造局上下全体匠人的荣幸!” 对于冶造局的所有人来说,李承道的地位是无比崇高的。 因为正是有了李承道,才有了现在的冶造局。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君主如李承道这般注重技艺发展,更何况大力支持。 原本工艺被视为奇淫巧技,现在却和儒法兵并列,成为大唐根基! “那就好。” 李承道点了点头。 这时候他注意到在一旁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还刻着字。 第一行刻着:冶造局重地,无关人等免进! 第二行刻着:凡越线者,一律射杀! 这些刻字,还特地用墨汁与朱砂描绘,显得十分严厉。 看来这是对‘不速之客的警告。 李承道一看就懂了,这座冶城城墙上那整整齐齐的火炮和连弩,看来并非是只用于震慑宵小的摆设。 只不过,线在哪? 李承道向周围看了看,却发现地上埋着一根大概高出地面一指左右的木头,整整齐齐地连成一线,两端不知通往何处。 而要命的是,这会儿他的双脚,正一边一只,踩在这木头的两侧。 李承道不禁后退了一步。 许墨见状连忙解释道:“陛下不用担心,臣听闻陛下今日到来,早就令人撤了城外的机关了。 外面风大,陛下还是先随臣入城视察吧。” 话音刚落,就听冶城的城那边,传来轰隆隆的响声。 众人转头一瞧,这才发现是城门徐徐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冶造局的城门,并非是左右开启的木门,而是上下开启的铁闸门。 其作用在于,倘若有敌军强行攻打城门,冶城内部只需斩断绞索,放下闸门,纵使城外敌军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攻破城门。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防卫能力。 虽然说基本上是用不到吧,不可能有敌军能打到长安。 李承道将大多禁卫留在外面,只带着高怀和贾诩,以及冯立等少许几名禁卫,一起在许墨的陪同下进入冶城。 在走入城门道的时候,许墨对冯立等人提醒道:“各位将军,冶城乃是工业重地。 为了防止有人潜入窃取技术,所以城中各处都布置的有机关。 还请各位不要随便乱碰东西,以免误伤。” 冯立向来是混不吝的,闻言不禁笑道:“什么机关,有多危险?” 在他看来所谓的机关不过是些小把戏罢了。 听闻此言,许墨也没有过多解释,挥手砸向一旁城门门洞砖壁上的一块方砖。 顿时间,一堵井网状的铁栏门从城门洞的顶部落下,其下端的尖锐处,深深扎入了地面。 随即,城门洞两侧的砖壁,在那些不起眼的密密麻麻的小孔中,激射出无数筷头粗细、一指长短的小矢。 在一阵令人头皮发麻的叮叮叮叮的密集声里,深深钉入了对面的砖石中。 这一幕,让众人悚然一惊。 冯立也被吓到了,他干笑两声,勉强笑道:“呵......还、还真是相当危险的机关呢....” 说着,他咽了咽唾沫,忍不住朝着城门洞上方与两侧的砖壁多看了几眼。 李承道见了他的反应不禁哑然失笑。 以他对冯立的了解,这家伙八成是在想万一机关失灵了怎么办。 不过冶城里的防御工事,也确实强的夸张了。 恐怕上万大军攻城都不一定拿得下。 .. 第三百九十六章 计划销售鸡精! 许墨把冯立吓老实后,便继续领着李承道进入冶城。 在前往城内深处的途中,许墨大致向李承道介绍冶城内部的构造。 “......这里是门,一般情况下,只进不出,唯有当户部送来我署所需的矿石时,东门才会开启。 因此靠近东门的库房,大多数都堆放着各类矿....” 耳中听着许墨的介绍,贾诩亦自顾自打量着城内。 他发现,冶城内的防卫果真是森严,堪称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非但到处都是手持兵器的卫士,甚至于遍地鹿角、拒马等障碍物,简直比战场前线还要森严。 在最近的一处岗哨处停了下来,许墨解释道:“但凡有人进城之后,首先会在这里搜查。 若来人仿冒令牌、文书企图混入城内....呵呵,他们会自食恶果。”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岗亭那边,那里摆放着许多火枪和强弩。 不过今日是李承道亲自过来参观,自然是不必检查的。 又继续走了一阵子,渐渐深入冶城的腹地。 许墨介绍道:“城北乃是卫士与其家眷居住的地方,我冶造局的官员、工匠与其家眷,亦居住在城北...... 就不带陛下前往参观了。” 顿了顿,他又说道:“城中心,乃是我冶造局的库房。 但凡出自我冶造局之手的各种武器、甲胄、弓弩甚至是战争兵器,在那里都保存有最初的样品,以及相关设计图纸.....” 说到这里时,冯立忍不住问道:“都放在一出,万一被全部盗走了,那岂不是天大的损失?” 他这顾虑是没错的。 然而他这话出口后,许墨和众冶造局官员,却朝他投去了看傻子一般的目光。 许墨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那片库房,集中了我冶城最起码七成的机关。 若不知底细的人闯入其中,甚至无需城内的卫士出动,只需次日派人前去收尸即可.....” “七成的机关......” 听到的话,又想到刚刚城门道里的那一幕,冯立决定闭上嘴,并且离那片库房远一点。 此外还有一片实验稻田,就是研究在“咸土”上种植作物的技术。 而所谓的咸土其实就是指盐碱地。 因土壤中蕴含盐分过高而不适合作物生长,堪称是劣田中的劣田。 似这种劣田,在大唐国内其实都并不少见,有的是天然形成,因地形与地下水的关系而使盐分在土壤中大量堆集。 不明究竟的农民花费巨大力气开垦了田地,最终却得到了一块几乎不能生长作物的田地。 而有的则人为造成,由于不当的灌溉,使得原本的优质田地,逐渐劣化为盐碱地。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冶造局也有专人在研究。 毕竟杂交水稻虽好,但也不能因此而不去解决问题。 在城内大概地游览了一圈后,李承道才在许墨的带领下前往了炼金部门。 炼金部门是一栋九层高楼。 根据炼金术士们不同的等级,处于不同的楼层,楼层越高拥有的实验环境和资源也就越好。 此举是为了激发这些研究员们的动力。 不过总的来说,炼金部门的学术氛围还是极好的。 这里无有先后大小之分,开始相互聚在一起自由地讨论学术。 炼金部门的众术师们得知李承道今日到来,也早早地在等候了。 炼金部门的负责人是一名叫做宋和的年轻人。 这人确实年轻,看着不过二十五六的模样,身穿炼金术师独有的白衣,身形瘦削。 或许因为苦心钻研研究的关系,他看起来有些憔悴,黑眼圈也很重。 “参见陛下——” 见到李承道后,宋和与众炼金术士们行礼道。 李承道不是第一次见到宋和了,上次他在御书房召见的就是他。 因此他笑问道:“朕听闻让你们研究的鸡精已经做出成品了?” 这是他此行的目的。 宋和眼中闪过一分兴奋之色,点头说道:“回禀陛下,已经研究完成了!” 说着,他匆匆返回工作台,然后取出了一个小陶罐。 “陛下请看,这便是提纯后晶化后的鸡精!” 宋和高兴地说道,似邀功一般呈了上去。 李承道接过罐子,打开嗅了嗅,眼睛顿时一亮他闻到了有些刺鼻的鲜味。 而罐子里装着的,正是真正的鸡精! “......我们炼金部门的研究员们花了几十个日夜,不眠不休才找到了晶化提纯的办法。 这鸡精用于做菜的话能让菜品味道提升几个档次,这是我们现在库存的所有鸡精了。” 宋和说着,还眼巴巴地看着李承道。 言下之意,就是希望李承道能给他们留下一些鸡精。 李承道当然会意,让高怀取出一个瓷瓶,然后递给宋和。 宋和大喜,小心从倒了一瓷瓶的鸡精后,把瓷瓶递还给了李承道。 然而李承道却摇了摇头,说道:“瓶子里是留给你们的,罐子里的朕要带走。” 宋和:“.........” 但皇命不可违,宋和以及一众炼金术士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高怀把那一罐鸡精收走,然后心如刀绞。 没了鸡精,他们恐怕吃饭都吃不香了。 见到他们这般模样,李承道失笑道:“鸡精可以再制作,而且还可以对外售卖。 朕会让专人负责此事,之后制作出的鸡精销售利润的四成,都归你们。” 听到李承道的话,众炼金术师们顿时大喜,跪地谢恩。 .. 第三百九十七章 鸡精成了香饽饽 李承道又察看了一下冶造局其余各部,在许墨的管理下,各方面都还称心,效益蒸蒸日上这才满意回到宫内。 坐到御书房,拿出那一罐鸡精,民以食为天,这东西无疑又能为大唐带来一笔大的收入。 琢磨一下,决定将鸡精生产从冶造局分离出来,以免那些人拿了利润见钱眼开,忘了冶造局的主要任务。 “来人!” 听到召唤,大太监高怀赶紧躬身入内。 “陛下!” 李承道指着鸡精道:“告诉御厨,这是朕新创的一种调味料,命御厨今天就用这个为朕母后做膳。” “是!” 高怀捧着宝一样捧着鸡精赶紧去御膳房,他知道这可是太后专用。 李承道想了一下,自己身边虽然猛将如云,治国之才更如麻,却想不出一个合适人选来专门生产鸡精。 那些良臣要么不是手头有事,要么就是根本不会工厂式管理。 毕竟,这经营鸡精只是一个开头,将来还得大量倍养生产管理人才,将大唐改造成一个制造大国。 酉时。 李承道正在批阅奏章,日理万机时,高怀匆匆入内,一脸惊慌。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李承道抬了下眼眸,沉声道:“你也跟随朕这么久了,遇事还是这么惊慌成何体统!” “陛陛陛下……都乱了……” “有朕坐在这,难道天还能踏下来了不成!” “不不是!后宫全乱了!” 李承道一脸惊奇,自己治老婆有方,后宫从未出现过什么宫斗,怎么就乱了。 如果天下乱,那好说,可这后宫一乱,就不大好说了,后果相当严重。 李承道放下奏章,带着高怀直奔后宫。 太后宫内,老远就听到吵闹,尖叫连连,宫门口站着几个不知所措的御厨和太监,不停伸手抹汗。 见李承道

相关推荐: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小公子(H)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人妻卖春物语   寡妇门前桃花多   宣言(肉)   《腹黑哥哥。霸道爱》   小怂包重生记(1v2)   缠绵星洲(1v1虐爱)   生存文男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