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小说

星尘小说> 盖世双谐 > 第127章

第127章

头,事到如今,抱怨还有什么用?想办法解决才对,着实是让他感到失望。 而就在这时,一直皱眉沉思的大儿子崔峰忽然上前一步,开口道:“父亲,我有一办法,可让过儿和从儿皆考中,但是……有些风险。” “哦?什么办法,说。” 崔巍眼睛一亮,直接问道,崔虎和崔知文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 崔峰淡淡一笑,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说了一遍,然而听他说完后,崔知文忍不住说道:“这、这不就是舞弊吗?这风险也太大了,一旦被发现,我崔氏清誉尽毁啊。” “闭嘴!听你大哥继续说!” 崔巍严厉地瞪了崔知文一眼,然后看向了崔峰。 “没错,风险是很大,所以我们需要联合其他望族一起承担风险,而且单凭我崔氏的人脉也做不到这件事。” “不过是做还是不做,还是由父亲您来定夺。” 崔峰点头说道,朝崔巍深深一礼。 崔巍闻言不由得陷入了犹豫之中,此事风险是很大,但如今朝中已经没有他们崔氏族人身居高位了,若是再等两年,他们真的等不起。 沉思良久后,崔巍方才抬起头,沉声道:“我来联系其他家族。” 他决定,赌一把!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科考舞弊,挑战皇权! 长安,周府。 历年的会试主考,都是由礼部侍郎来负责主持和主办,因此礼部侍郎这个职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比礼部尚书还要吃香。 因为凡是参加考试的士子,只要过了便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见面需要称一声老师。 可想而知礼部侍郎这个职位有多么了不得,堪称门生遍布朝廷也不为过。 如今的礼部侍郎姓周名深,已经担任侍郎一职多年,在朝中的势力与根系很深。 每年快到会试的时节,周府之外总是车水马龙,来往之人络绎不绝,全部都是各大世家大族派过来拜访的人。 不过自从李承道宣布今年会试实行糊名制之后,周府之外便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再不复之前繁盛的景象。 不过今日,却有一辆黑色的低调马车停在了周府门口。 周府内,书房。 “周大人,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一名相貌温和,衣着华贵的中年男人笑眯眯地走入了书房,熟稔地跟正在书房里练字的周深打招呼道。 周深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吴先生来我周府倒真是稀客,不过我这小小宅邸可容不下吴先生这尊神,还请回吧。” 周深的语气里,满是嘲讽之意。 眼前这个被他称作吴先生的人名叫吴翰林,虽然名字文绉绉的,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任何功名在身,而是一名职业掮客。 掮客,简单来说就是拥有庞大的人脉资源,来帮买卖双方互相介绍达成交易,然后从中赚取佣金的职业。 在任何时代,都不会缺这样的人。 而周深之所以对吴翰林没有好脸色,是因为这家伙之前时常登门,代表一个个世家过来,让他在会试中帮那些世家士子行方便。 但是自从李承道下令糊名制后,这家伙就再也没登门一次了。 这还是周深多年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冷落,心情自然不会好。 吴翰林闻言哈哈一笑,道:“这段时间着实太忙了,实在没空来拜访周大人,恕罪恕罪。” “此次前来,在下还是因为会试而来的,想让周大人帮忙行个方便……” 他还没说完,周深便冷冷打断了他:“请回吧,陛下如今让会试采取糊名制,而且试卷糊名全部由陛下的亲信暗影卫接手,你烧我这座冷灶已经没用了。” 暗影卫的存在并不是秘密,李承道将其拿了出来并且赋予了极大的权力,只听从他和贾诩的命令。 这次考卷糊名一事,为了以防有人从中做手脚,贾诩干脆就让暗影卫来统一操办了。 “不不不,周大人怎么回事冷灶呢,您可是此次会试的主考官,各位士子还需要仰仗周大人您呢。” 吴翰林笑眯眯地说道,然后压低了声音,“此次在下是受到了十多家的托付过来的,而且……那几家也在里面,周大人可懂在下的意思?” 周深闻言神色微变,心中有些震惊,十多家门阀托付吴翰林来找他,甚至包括了数家顶尖门阀? 心中震惊过后,吴翰林屏退左右,然后皱眉问道:“打算让我做什么?糊名制一事我可无力更改。” 吴翰林微微一笑,然后凑到周深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而周深听完后,脸上已经满是惊疑不定之色。 “这可是舞弊之举!万一要是被发现了……” “没有糊名制之前,世家大族子弟科考又和舞弊有何区别?周大人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在下已经说服了其他主审官,他们均已经同意,这份是需要被选上的士子名单,寒门子弟可以适当放宽选上几个进士,但是这些士子的名字一定要出现在金榜之上。” 吴翰林将一张叠好的信纸放在了桌子上,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此事若成,那边定不会忘了周大人的功劳,必有厚报。” 听完吴翰林的话,周深看着桌子上的那张信纸,脸上有犹豫之色。 心里挣扎踟躇许久后,周深方才重重地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我知道了。” 吴翰林这才重新露出笑容,又客套了一番后,便起身告辞离开了周府。 …… 各大家族为应对糊名制已经暗中采取措施一事,广大寒门子弟并不知晓。 他们仍然沉浸在糊名制带来的喜悦之中,一个个兴奋备考,准备借这个唐皇李承道给予的一个难得公平的机会,一鼓作气夺取功名。 会试的日子很快便到了,贡院之前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的士子,等待着进入考场。 贡院之前,王学林正在给乐徐加油打气。 “宏远,祝你此番文运昌隆,金榜题名!” 王学林伸手在乐徐的胸口上重重擂了一圈,笑着说道。 乐徐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学林你也要努力,你的才华并不差。” 王学林闻言翻了个白眼,说道:“得了吧,此番糊名制一实行,便是你们寒门士子崭露头角的时候了,我来参加会考纯粹只是体验一下。” 乐徐笑了笑,眼里闪过一丝坚定之色,他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次来之不易的出头机会,成为新科进士! 不仅仅是乐徐,众多寒门士子也都抱着和他一样的想法,全都想要凭借这次会试来改变命运! 他们绝不甘心十年寒窗而最终归为平庸。 在众多士子的期盼之下,贡院的大门终于开了,士子们排好队,依次拜过孔圣文像,然后抬头挺胸地踏入了贡院。 如同进入战场。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简在帝心 会试的考试时间要一连持续三天。 三天之中,所有考生都必须呆在各自分配的考间里,吃喝拉撒睡全部都要在小小的考间中进行,这对于考生的肉体以及精神都是巨大的考验。 但是没有人会因此抱怨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若没有经历这等煎熬,怎能堪当大任! 在这样的煎熬之中,三天的考试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贡院。 考试结束的时刻一到,一队队身着黑色劲装,腰别横刀的暗影卫闯入了考场。 “收卷!” 率先走入考场的暗影卫统领一声令下,众多暗影卫顿时四散分开。 然后在众多考生们惊愕的目光之中,暗影卫不管是不是还有考生没写完考卷,直接将每一名考生面前的考卷都给收了起来。 由于暗影卫身上隐隐散发的可怕气势,即便一些考生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依旧不敢有丝毫阻拦。 将所有考卷搜集完毕,那名统领和现场监考官交接了一下手续,便带队离开了。 “这些人是谁?为何气势如此之可怕。” 出了考场后,乐徐便与王学林汇合了,他看着暗影卫离去的背影,神色敬畏地问道。 王学林身为世家大族子弟,自然见多识广,闻言低声回答道:“这些都是陛下的亲信内侍,名为暗影卫,听说有监察百官、甚至先斩后奏的权利,不属于任何官员管辖,直属于陛下和门下侍中大人。” “没想到陛下此番居然将暗影卫给派出来收卷糊名,看来这次会试的公平可以保证了。” 听王学林说完,乐徐方才了然,同时心里对于那位未曾谋面过的大唐新帝更为感激。 此等君王,方才是真正的明君! …… 皇宫,太极殿。 “陛下,今日会试便结束了,再过五日左右榜单便出来了,臣先在此恭喜陛下。” 贾诩面带笑容,朝李承道拱手一拜道。 李承道闻言不由得挑眉道:“你这话倒是有趣,为什么要恭喜朕?” 长孙无忌闻言接过话口笑道:“自然是恭喜陛下收获一批真正的贤才!” 李承道稍愣,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心情很是舒畅。 此番糊名制若是实行成功,卓有成效的话,他还会循序渐进推进更多措施,慢慢提高天下寒门士子晋升之路,将被世家大族所把持的科考,从他们手里夺回来! “文和、辅机你们可有看中的士子?不妨大胆推测一下有几人会上榜,若是猜对了朕有赏。” 李承道笑着朝贾诩等人问道。 朝廷选拔人才都是从新科进士里挑选的,但是一些真正的人才,早就在科举之前就被朝中一些高官给相中了。 被他们所相中的人才,基本上都是有很大希望能够通过科考的,而且通过后马上就会进行招揽。 “臣比较中意一位叫王学林的士子,来自琅琊王氏,虽是一流门阀子弟,但是自身才华极高,他的文章虽有些华丽虚浮,但乡试时的策论臣看过,很符合臣的理念。” 贾诩最先说道。 长孙无忌也跟着道:“臣看好的士子名为乐徐,乃淮州人士,此人少时便聪慧非凡,文章朴素但胜在平实稳重,策论则十分有见地,而且目光极长远。” “陛下尚在幽州时,他便出过惊人之言说陛下定会在争位之中胜出。” 李承道闻言不由得对这个乐徐来了些兴致,笑道:“那等他成了新科进士,在殿试时朕可要好好考考他,看看卿所看重的这位贤才如何。” 听到李承道的话,房玄龄等人不禁有些感叹这名士子的好运气。 简在帝心,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接着李承道又问了问魏征房玄龄三人,他们各自看好的士子有寒门子弟也有门阀世家的士子。 李承道将这些名字一一记在心里,若真有本事,日后就多加重用。 如今大唐武将不缺,但是很缺乏能臣。 武将平江山,文臣治天下,哪一边的比重少了都会影响国家安稳,后世明、宋两朝就是两个极端的例子。 …… 在太极殿将政事处理完毕后,时辰已经到了中午了,长安宫派来了人。 “陛下,太后娘娘请您去长安宫用膳,她做了您喜欢喝的莲子羹。” 侍女小桃对李承道躬身行礼道。 李承道想了想,自己最近似乎确实没怎么去长安宫见郑观音了,未免有失孝道。 “嗯,朕这就去。” 李承道点点头,然后让太监摆驾长安宫。 …… 长安宫内。 李承道来到长安宫后,发现宫里不只是有郑观音,郑苒也在这里。 “臣妾参见表……陛下。” 郑苒红着脸朝李承道行礼道,虽然已经成为李承道的贵妃将近一个月了,但是她还是有些改不过口。 郑观音则是有些嗔怪地对李承道道:“陛下你怎么来的这么慢,莲子羹都要凉了。” 不过他虽然嘴上责怪,但是却帮李承道盛了满满一碗莲子羹。 李承道坐下后,从郑观音手里接过碗筷,然后对郑苒笑道:“苒儿你在宫里住的可还习惯?若没事的话可以多来陪陪母后,朕政务繁忙,也没有太多时间能闲下来。” 而没等郑苒回答,郑观音便叹了口气,说道:“苒儿天天来陪本宫,本宫倒是没觉得寂寞,倒是承道你都已经将苒儿纳入后宫一个多月了,为何晚上一次都不曾去过苒儿的华清宫?” “噗——” 李承道正在喝莲子羹,闻言差点呛到。 “陛下……” 郑苒吓了一跳,连忙深处小手轻轻拍着李承道的背,然后细心地帮他擦拭嘴边的痕迹。 接着她有些幽怨地看向了郑观音,说道:“母后您就别在陛下用膳的时候说这些了。” 言语之中隐隐有抱怨之意。 郑观音见到郑苒如此心疼李承道的模样,不禁有些无奈地说道:“本宫只是觉得你这丫头被冷落了,帮你出头你反倒怪本宫不是。” “陛下对臣妾很好啊,臣妾没觉得被冷落,陛下前日还来宫里和臣妾一起用膳呢。” 郑苒摇了摇头,真挚地说道。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王一怒 距离后宫纳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月里,李承道除了没有临幸郑苒以外,其他几位妃子都临幸了一遍,而他去的最多的还是呼延热娜的听雨宫。 至于冷落郑苒……天可怜见他真的没有冷落,时常会去郑苒的华清宫用膳,陪她一起吃饭,毕竟华清宫距离太极殿最近,而且郑苒也有一手好厨艺,喜欢亲自给李承道准备膳食。 若有时候李承道处理政事太晚了,她还会带上夜宵过去,称得上是极为贴心,而李承道对她也很满意。 但是他依旧没有夜宿过华清宫,原因还是因为他现代人的观念无法接受这么小的郑苒。 可郑观音是不理解他这种想法的,十四岁成婚甚至生子在这个时代都大有人在,所以她才觉得李承道冷落了郑苒。 这并不是多管闲事,李承道是她儿子,而古代女人最看重的就是子嗣与传宗接代的问题,李承道放着郑苒不碰,她做母亲的自然要替儿子操心。 “承道啊,那修仪虽然容貌美艳,但毕竟是吐蕃公主,你不可如此宠溺她,若是她先生出子嗣,你让其他妃子如何自处?她的子嗣是没可能继承皇位的。” 郑观音语重心长地说道。 虽说李承道之前曾说过立贤不立长,但毫无疑问的是呼延热娜的子嗣哪怕才德超群,也是不能继承皇位的。 因为呼延热娜只是一名吐蕃公主,她的子嗣若想当皇帝,朝中大臣第一个就会反对。 所以郑观音很担心在李承道的多次临幸下,呼延热娜先生出子嗣。 在她看来最好是郑苒先生皇子,然后借此一举成为皇后才好。 “苒儿太小了,房事……会伤她身子的。” 李承道颇为尴尬地解释道。 郑苒闻言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抓着李承道的手说道:“陛下,臣妾、臣妾不怕的……能为陛下诞下子嗣为重。” 说完这句话,她已经是玉面通红了。 这世间的情话本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便胜过千般告白。 看着郑苒楚楚可爱的脸庞,李承道伸手捏了捏她白皙的鼻子,无奈道:“朕知道了,用膳吧,待会莲子羹都要凉了。” 他这句话便已经算是应承下来了。 郑观音顿时放心下来,而郑苒心中颇为羞涩,但也有隐藏不住的欣喜。 …… 在长安宫吃完那顿饭后,李承道当夜便夜宿华清宫,总算是让郑苒了了一桩心愿。 只是苦了李承道,因为要顾忌郑苒的身体,不得不小心又小心地动作。 但是即便如此,郑苒还是几天没有下床,晚上也不能服侍李承道,为此还泪眼婆娑地着朝李承道请罪,很是自责。 而李承道又能说些什么呢?只能好生安慰,然后让宫女们细心照顾郑苒。 …… 五天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在无数士子们的期待下,会试的榜单终于出来了, 成绩出来的当天一大早,贡院外就聚集了许多考生,等待着考试成绩的公布。 无数考生心里都紧张无比,尤其是寒门士子,一个个万分紧张,同时隐隐十分期待。 因为今天公布的榜单,就是他们十年寒窗苦读的结果! 在观看成绩的人群之中,乐徐和王学林也赫然在列。 其实王学林没想着来的,是乐徐一大早就将他从被窝里给拉了出来,赶过来等着出结果。 “有什么看的必要啊,宏远你肯定榜上有名的,等着报信官来驿馆找你不就行了。” 王学林睡眼惺忪地说道。 “我一定要亲眼见证我上榜的那一刻!” 乐徐眼里有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之意,语气坚定地说道。 王学林闻言便只好陪他一起等。 差不多等了半个时辰,一队劲装横刀的暗影卫才来到了贡院外,将榜单张贴了出来。 所有的士子们按捺着紧张的心情,开始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乐徐手心里满是汗水,死死盯着榜单,在上面来回扫视,搜寻自己的名字。 他在上面看见了王学林的名字,然而不论他怎么找,无论是明经科的榜单还是进士科的榜单,都没有他的名字! “我……落榜了。” 乐徐只觉得脑海里一片空白,周围的全部声音都在

相关推荐: 大唐绿帽王   将军宠夫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将军夫夫闹离婚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祸国妖姬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倒刺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归宿(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