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跟沈秋霞说好到货时间,安然让她开着货车直接去码头上卸,就这么几天的工夫,安然用五千块就净赚一万,你就说吧,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事儿?难怪这时候只要不懒的人,去了南方总能挣到钱。 不过,打火机时髦也就这一年半载的时髦,不用多长时间,国内产能跟上,那就不稀罕了,到时候价格“唰”一降,也就没啥赚头了……这种钱,就只能赚一次。 安然带着一点点遗憾和巨大的开心,把手里的两万块华国币放进存折,还留了整数一万的美元继续在手里,再加上京市的房租还有进项,现在的生活不说大富大贵,但也不差了。 既这样,安然就寻思着准备换个大件儿。因为文篮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去学车了,单位配车肯定是不能给他用的,还是得有自己的车才行,所以安然准备给儿子送个成年礼物。 当然,也还有一年半时间呢,慢慢来不着急。倒是张卫东给她带了两个好消息来。 这一天,安然下班回来,正在厨房做饭,忽然听见黑花呜呜两声就欢快地摇起尾巴,她估摸着怕不是明朝又来了,结果伸头一看是卫东。 “厂长,您看这是谁?” 他身后走上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雪白的皮肤,小巧的身材,不是邱雪梅是谁? “小安。”邱雪梅的眼眶一下就湿了,上次他们回去她正好回娘家了,分别这么多年后居然是第一次见面。 安然赶紧把菜刀放下,擦了擦手,一把搂着老友,“哎呀嫂子你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咱们多备几个菜。”忙叫正在电脑跟前瞎鼓捣的小野出去厂区买点卤味儿,再给打一斤酱油回来,走了两步想起来又把文篮也叫上,出去买几瓶啤酒。 邱雪梅不让她破费,可安然才不觉着是破费呢,“嫂子赶紧坐着,你来就来,干嘛还带这么多东西。” “咱们食品厂开起来了,银花几个都让我做代表,把产品给你送点来尝尝。”还是当年的梨膏糖,包装纸更好看了,块数也更小了,但味道还是那个老味道,名字也是叫阳二钢食品厂。 “生意怎么样?” “好,非常好,比以前还好!”邱雪梅被她按坐在沙发上,倒了一杯温开水,这才详细说起来。 原来,这两年她们的食品厂是真借了改开的春风,销量非常好,以前合作的百货商店和供销社,现在她们重新开起来也重新找上门了,银花甚至还当起了推销员,直接跑到临市去谈销售。别看银花年纪大了,但嘴巴很能说,这两年又练出了一股不同于其他女工的胆量和气质,去谈生意很有一手,现在食品厂好几个大单子都是她的功劳。 “银花胆子那是真大,上个月直接把工作给辞了,专心来食品厂上班,咱们都叫她‘赵厂长’呢!” 安然大惊:“真辞了?” “辞了,她男人一开始还不乐意呢,好容易才能有份工作,现在阳二钢效益也越来越好,多少人想进还进不来呢……就是胡厂长,也给她做过几次思想工作。”银花在厂里是第一批借调到废品站的,还是连续好几届的生产标兵,妇女代表。 安然大笑,当初把铁饭碗工作当命根子一样的赵银花,居然是第一个率先下海经商的,时代的春风率先吹到她脸上啊,“那你家小二和小三呢,上学还成吧?” “成着呐!老二今年高二,马上就参加高考了,考阳城师专应该没问题,但卫东想让他考省外的,最好是能去京市见见世面。” 安然笑着夸她把三个儿子教得很好,以后就要享福咯。 邱雪梅还夸她自个儿就把日子过起来了呢,“不用靠男人,更不用靠孩子,这才是最硬气的。”她打量着这宽敞的楼房,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小家,大彩电,电冰箱,电烤箱,空调,还有两台收录机,两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 还有一台电脑。 这时代最好的家电,都被她配齐了。 老友见面,说起现如今的好日子,再叙叙以前天不亮就跑向阳农场门口捡便宜菜的苦日子,真是感慨良多,情绪一来,俩人把房平西那瓶红酒喝了一半,眼圈都红了。 小野看着卫东哥哥把一瓶啤酒一饮而尽,“那年在咱们家,卫东哥哥刚学会喝啤酒呢。” “对,咱们还就着清水河里钓的鳌虾,还是你发现的呢。”卫东笑着说,像个大哥哥似的拍了拍她头顶。 是不是自己发现的鳌虾小野倒是记不清了,她现在想起鳌虾,那口水立马就来了,抱出虾酱罐子,把馒头一掰为二,吧唧吧唧就吃起来了。 众人更是大笑,这闺女,说她懂事吧,偶尔还会干出点孩子事来。 气氛正到最热烈的时候,忽然有人在楼底下喊:“安厂长!安厂长!” “妈,叫你的,是你们单位的。” 安然出去一看,还真是办公室的小何,今儿刚好轮着他值夜班,忙问:“咋啦?” “厂里出事了厂长!” 第116章 三更合一 “出啥事了你慢慢说。”安然说着, 已经披上小野递过来的军大衣准备出门。 张卫东也要去,安然拦住他,“你喝了酒待会儿就不要开车了, 宋叔叔送你们回去。” 这家里就只有宋致远没喝酒, 大概也没人见过他喝酒的模样。 “行, 嫂子你们先坐着,我送小安去单位。”老宋拎上车钥匙说。 邱雪梅一听出事了, 战战兢兢,想要让卫东赶紧有眼色点上去看看有没啥能帮上忙的吧,小安又已经下楼了,可就让儿子安安稳稳没事人似的坐家里等着, 又不像话。 倒是小野和文篮安慰她:“雪梅姨你别担心, 我妈能搞定, 肯定的。” “就是,厂里还没厂长搞不定的事儿, 妈你就放放心心吃吧。”卫东话是这么说, 可没坐一会儿也坐不住, 说是出去看看,其实是偷偷骑了文篮的自行车上厂里去了。 安然把小何叫上车, 外头冰天雪地,车里也没暖和多少,因为没空调, 把个小伙子冷得直搓手。 “出啥事了?”安然看他嘴唇不哆嗦了才问。 她这么能沉住气的厂长不多。 “精梳车间出问题了, 机器坏了,机械厂的工程师让我赶紧来找您,王主任是小刘去通知的。” 精梳机,也就是她搞产研结合的试点车间, 出问题的就是试点设备,王主任就是车间主任。 这要是出问题了那可真是临头棒喝,就跟一盆冷水泼到正在势头上的安然和王主任头上一样。 安然心头大惊,但她面上没有焦躁,而是十分冷静地问:“人没事吧?” “没事,幸好工人离得远。” 安然舒口气,只要是人没事,那就都不是真正的大事儿,在她心里再金贵再进口的机器那也没有人命重要,车间里任何一个工人都不止是工人,还是顶梁柱,以及顶梁柱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 路上雪不厚,保险起见宋致远开得不快,但很稳,十五分钟才到厂里,安然只留下一句“老宋你先回去待会儿送送他们”,人就已经进了厂里。 宋致远看着妻子的背影,有点恍惚,在白晃晃的雪地里慢慢变成一个黑点,他忽然很能体会姚老说的,他不能光把这个安然同志当作贤内助,还要当成他的战友,当成这个家庭的火车头。 精梳车间里,一群值夜班的工人正围在一台精梳机旁,七嘴八舌讨论着。 “这咋就不动了呢?”有人想摸一下,被其他人一把打手上。 “不会是保险丝烧了吧?” “烧了那咋车间灯还亮着?” 听见那节奏均匀的,不急不缓的脚步声,大家都知道是强人安厂长来了,人群自动往两边分开,让出一条通道。 “厂长来了。” “怎么回事?” “我按照操作流程,正常使用着,它忽然就‘卡擦’一声不动了,我赶紧让工程师来看……”说话的是操作工人,他挺着急的,生怕这事会算他头上,毕竟好几万的机器呢,少颗螺丝钉他大半年就白干了。 搞不好,甚至有可能丢工作。市一纺有个车间工人就是因为发生安全事故,烧坏了一台苏联设备,没有工程师给他们维修,设备最终只能报废,直接造成几万块的损失,厂里把工人给开除了。 安然点点头,“你别急,把当时的情形跟工程师说清楚了吗?” 只要是安厂长这把平稳沉静的声音,他们就有找到主心骨的感觉,忙点头说:“已经说清楚了,三位工程师都来了,在里头修理着呢。” 安然看看时间,赶紧进去问工程师,“有头绪没?” “暂时还没有,估摸着今晚怕是修不好了。”工程师叹口气,现在还没把问题出在哪儿排查出来,不知道要耽搁多久,最怕的是到时候他们也解决不了那就麻烦了,因为这是不能再请日本工程师来维修,更不可能返厂的了,原因嘛……大家都知道。 所以,不仅工程师着急,安然也很着急,这可是大几万的设备,搞不好就得砸手里了。这也是当初她提出产研结合思路时厂里反对声音最多的一个点,怕搞成“四不像”,到时候设备修修不了,拆拆不开,退退不回去。 当初,安然就是力排众议做的决定,如果真被众人“料对”了,那可不止是丢份的事儿,还得受处分,毕竟这是决策失误造成资产重大损失,要是再有人搞点小动作的话,那…… 当然,这是最坏的结局,安然本人还是比较乐观的,自己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心里还是期盼着能修好。不知道为什么,她有直觉,如果能迈过这道坎,他们的工作就会有突破性进展。 这种感觉她一直都有,就像当年宋致远打捞沉船时一样,没人敢想象,也没人敢相信他能做到,但安然就是能。 她又看了看手表,“这样吧,既然机器坏了,大家这个夜班就不用上了,都回家休息去,考勤给你们打满勤,雪天路滑,注意安全,啊。” 这才上了两个小时的夜班就能休息,还是满勤?工人哪个不高兴呢?虽然机器坏了,但心里都像小孩子似的希望这样的“好事儿”多来几次才好。 不过,下一秒,安然就打破了他们的幻想,“事关每一个人的利益,这事先不要说出去,明天你们照常来上行政班就行。” 工人们刚走,张卫东也骑着自行车赶到,“厂长怎么样?” 安然把事情说了,责怪道:“你这人怎么不听话呢,都说了别来,骑车冻坏了吧?” 今儿外头气温零下三四度,冷是真的冷,她坐汽车里还冻得发抖呢。 “没事。”卫东站在那儿看了会儿,又进后头机修房里看了看情况,“估摸着得通宵,厂长先回去休息吧,这里我看着,有情况我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你。” 上个月,安然家装了一部电话机,终于不用再跑到603厂办接打电话了,只是厂办值班的人情急之下没想起这事才亲自跑了一趟厂长家。 安然也不逞强,反正自己在这儿啥也干不了,又是天寒地冻,“好,你妈你别担心,
相关推荐:
宣言(肉)
左拥右抱_御书屋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腹黑哥哥。霸道爱》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赘婿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偏执狂
缠绵星洲(1v1虐爱)